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撰鼎记 > 第27章 进子对弈(四)

撰鼎记 第27章 进子对弈(四)

作者:鸣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17:43:52

广袤的乌兰察布草原上,八月的风带着血腥与胜利的气息。皇太极驻马高坡,俯瞰着察哈尔部溃逃留下的满地狼藉——丢弃的辎重、倒毙的牛羊、以及零星倒毙的尸体。他的八旗铁骑如同狩猎后的群狼,虽略显疲惫,眼中却燃烧着征服的兴奋。林丹汗,这个曾经名义上的蒙古共主,在他面前不堪一击,仓皇西遁。皇太极胸中豪情万丈,正准备下令全军轻装,不惜一切代价追击,务必将林丹汗及其象征正统的八大斡耳朵和传国玉玺一举擒获,彻底断绝蒙古复起的希望。

然而,就在这志得意满的时刻,两匹来自东方的快马,带着一身尘土和惊惶,冲到了他的马前。

“大汗!紧急军情!”信使滚鞍下马,声音嘶哑,“明军……明军在我后方大肆动作!”

第一份急报来自辽西:济尔哈朗泣血陈情,袁崇焕趁虚而入,于大凌河畔强行筑城,关宁军抵抗顽强,八旗勇士轮番强攻,死伤惨重,尸积如山,然城墙仍在一寸寸增高!大凌河已成血肉磨坊!

第二份急报更如晴天霹雳,来自辽南:东江镇黄龙、毛承禄,率主力舰队自海上而来,突入辽河口,连克海州、牛庄!焚我粮仓,毁我田庄,释我包衣,辽南腹地烽烟四起,汉民人心浮动!

“袁崇焕!黄龙!毛承禄!好!好得很!”皇太极脸上的得意瞬间冻结,化为铁青,额角青筋暴起,握着马鞭的手指因用力而咯咯作响。他猛地一鞭抽在身旁的枯树上,树皮飞溅。“趁本汗西征,竟敢如此猖狂!”

盛怒之后,是冰冷的理智迅速回归。皇太极深知,林丹汗已是丧家之犬,即便拿到玉玺‘制诰之宝’,也只是锦上添花。但辽沈腹地乃大金根本,绝不容有失!大凌河城若成,则锦州、广宁危矣,整个辽西战略将陷入被动。

他强行压下立刻回师找袁崇焕算账的冲动,目光扫过麾下诸将,迅速做出决断。

“阿巴泰!”他点名自己的七哥,饶余贝勒,“你素来勇猛,熟悉草原。本汗予你正蓝旗一部,再统辖所有参战的科尔沁、扎鲁特、巴林等蒙古各部骑兵,继续追击林丹汗!务必夺回其斡耳朵和玉玺!若事不可为,亦要将其残部彻底打散,赶得越远越好!”

“嗻”阿巴泰右手抚胸慨然应诺。

“岳托、萨哈璘、德格类、豪格!随本汗亲率八旗主力,即刻东返!”皇太极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回援辽沈,会一会袁崇焕,再找东江镇的麻烦!”

兴和阻敌·归化稳局

阿巴泰率领着以蒙古兵为主的追击部队,一路向西,紧紧咬住林丹汗的尾巴。然而,当他们追至宣府边外的兴和旧城(今河北张北)时,却一头撞上了铁板。

张之极与贺人龙率领的明军,早已依托残垣断壁和紧急构筑的壕沟、矮墙、炮兵阵地,建立了坚固的防线。当阿巴泰的蒙古骑兵呼啸而来,试图凭借机动性冲垮明军时,迎接他们的是排列整齐的改进型秘鲁铳和虎蹲炮的怒吼!

“砰!砰!砰!”

“轰!轰!”

铳弹如雨,炮火轰鸣。冲在前面的蒙古骑兵人仰马翻,他们惯用的骑射在明军严密的火器防线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贺人龙甚至亲自率骑兵出垒反冲击,将试图绕行的蒙古游骑杀退。阿巴泰组织了几次冲锋,皆在明军顽强的抵抗和炽烈的火网下损兵折将,无功而返。

兴和城下的阻击战,成功地迟滞了追兵,为林丹汗残部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林丹汗得以率领着最后的部众和那象征性的宫帐、玉玺,狼狈却安全地退入了大明宣大防线的庇护所——归化城(今呼和浩特)。

大明方面,接到林丹汗入塞的消息后,朱由检立刻下令,由山西巡抚负责,紧急增调大批民夫、物料,加快修复归化城残破的城墙,并将其作为安置、安抚林丹汗部众,以及经营漠南的前沿基地。宣大防线以北,暂时稳定了下来。

就在阿巴泰受阻于兴和的同时,皇太极派出的轻骑回援部队,由年轻悍将鳌拜率领,日夜兼程,狂奔千里,终于赶到了辽河口。然而,他们看到的,只是东江军撤退后的一片狼藉,以及海天之际,那些已经成为小黑点的明军战舰帆影。

海岸边,被焚毁的粮仓仍在冒着一缕缕青烟,被捣毁的田庄一片焦黑,原本被掳的汉人已被解救登船离去,只留下一些带不走的杂物。鳌拜气得暴跳如雷,却只能对着浩瀚大海徒呼奈何。没有战舰,八旗铁骑再悍勇,也只能望洋兴叹。东江军的这次突袭,时间拿捏得恰到好处,一击即走,给后金造成了巨大的物质损失和心理震撼。

大凌河前·枭雄转身

当皇太极亲率主力,风尘仆仆地赶回辽西,抵达大凌河前线时,映入他眼帘的,是一座已然初具规模、旌旗招展的坚城。城墙之下,堆积如山的,是他麾下八旗勇士的尸体,在夏日的酷热中已经开始散发出异味。济尔哈朗、阿济格、多尔衮等跪地请罪。

皇太极沉默地凝视着那座用他子民鲜血浇灌起来的城池,久久不语。脸上的暴怒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致的冷静,甚至带着一丝欣赏。

“好一座大凌河城……袁崇焕,是个人物。”他喃喃道。没有责怪诸将,他知道在那种情况下,强攻这样的筑城工地,损失不可避免。

“传令,留镶蓝旗一部并蒙古兵监视大凌河,深沟高垒,困住他们。其余人马,撤回盛京休整。”他果断地放弃了继续强攻的念头。此战,明朝在战略上得分不少,他需要消化,需要改变。

回到沈阳的皇太极,没有沉浸在失败的懊恼中,反而以更快的速度,推动着一系列的变革。

蒙古会盟·自称可汗: 利用击溃林丹汗的余威,皇太极在沈阳大会归附的蒙古诸部首领,以丰厚的赏赐(金银、布匹、人口)和将原察哈尔部的部分草场分封给科尔沁、内喀尔喀等出力部落为‘赏赐’,迫使诸部承认他为新的蒙古大汗(“博格达·彻辰汗”,意为“宽温仁圣汗”),初步整合了漠南蒙古的力量。

辽西筑垒·以守代攻: 认识到明军火器与城防的厉害,皇太极不再单纯依赖野战突袭。他命令在大凌河对面及锦州城外围、广宁区域,仿照明军,大规模修筑坚固的堡垒群(如义州、大凌河对岸的营盘),挖掘深壕,设置障碍,试图将明军的推进据点也包围起来,并以己方骑兵的机动优势,骚扰明军粮道和城外活动区域。

巩固权威·创建汉旗

借此战功,皇太极进一步削弱了其他贝勒的权势,强化了汗权。

更重要的是,他从东江军偷袭成功和辽东汉民的反应中,深刻认识到统治区域内汉人的重要性以及火器的巨大威力。

他任命早已归顺的汉官佟养性总管汉民事务,并正式下令,大力扩建“汉军旗”,选拔精壮汉人,配备火器,进行严格训练。

命佟养性“督造仿制红夷大炮,监督朝鲜工匠加快新式鸟铳的生产及一切火器的研发”,对明朝区域的投诚汉人进行重金封赏(汉人)分配土地、给予牲畜、纳入民户,分屯居住。

工匠等手工艺人员还会赏赐金钱。

原辽地汉人采取‘听民乐迁’解除奴籍,分配土地,减免税赋可入汉军旗等措施。

试图通过这一系列的动作加强辽地汉民的归属感,也能够从大明区域吸引到更多的人员,在辽地以最快的速度建立起一支属于后金的,能够拿起武器坚决对抗明军的汉人军队。

崇祯三年的这场多线博弈,表面上明军略占上风,稳住了北线,打击了后金腹地。但皇太极这个枭雄,在挫折中迅速转身,以更深的城府和更务实的态度,开始了后金政权新一轮的整合与蜕变。

战争的形态,正在悄然改变,在这场智谋与实力的比拼中,双方都有得有失去,崇祯帝朱由检通过这一系列的组合拳,到达削弱后金势力的目的,但同时也丢失了扶持林丹汗最好的窗口期。

皇太极不愧是枭雄,转化所有危机变成了自己的动力,不但巩固了自己的汗权还笼络了蒙古各部。但也留下了军事科技方面落后于大明的隐患。

这场棋局双方进子对弈,胜负未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