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撰鼎记 > 第16章 登州之行

撰鼎记 第16章 登州之行

作者:鸣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17:43:52

崇祯二年八月廿一,一队约二十余骑的“商旅”风尘仆仆,悄然抵达登州府西门外。这些人虽作行商打扮,但鞍马齐整,举止干练,眼神锐利,为首一名青年公子,身着寻常青衫,腰束革带,唯有一双眸子开阖间精光闪动,不怒自威,正是微服私访的当今天子朱由检。登莱巡抚孙元化早已得悉密报,改换了一身深蓝色直缀,只带着两名心腹长随,在城外一处隶属巡抚衙门的僻静别院迎驾。见天子入门,孙元化正要撩衣下拜,朱由检已抢先一步托住他的手臂,眼神微示意:“孙先生,不必多礼,此行不便声张。”

众人入内坐定,王承恩与曹变蛟亲自于门外警戒。朱由检也不寒暄,径直问道:“孙先生,关起门来说话,登莱如今真实境况如何?”

孙元化收敛心神,低声禀报,言语清晰而务实:“陛下,托陛下洪福,去岁至今,登州府共招募安置辽民三万七千余口,择其精壮者五千人,已编练成军,号为‘登莱新营’,由副总兵张焘统带,日夜操演。水师方面,现有大小战船四十六艘,其中按泰西制式新建的夹板快船六艘,每艘配炮十位,航速远超旧式船只。只是……”他略一迟疑,眉头微蹙,“眼下有一大隐患,关乎战力根本,那便是各地所铸火器,规制颇为混乱,长此以往,恐严重贻误战机。”

朱由检目光一凝:“哦?详细说来。明日,你便引朕去火炮工坊亲眼一看。”

翌日,登州城东,戒备森严的火炮工坊内,炉火正熊,热浪扑面。为掩人耳目,朱由检扮作京中前来采办军械的巨贾,由孙元化及几名亲信工匠陪同。但见偌大的工棚下,工匠们赤膊挥汗,正在浇铸炮管,通红的铁水注入泥范,发出滋滋声响,白气蒸腾。空气中弥漫着焦煤、金属与汗水混杂的气息。

孙元化引着朱由检来到一排已冷却待加工的新铸炮管前,取过一柄精钢卡尺,亲自演示道:“东家请看,此批皆标注为‘佛郎机’子母炮,原定口径应为二寸八分。然实测下来,”他连续测量了几门,“这门二寸七分半,那门却近二寸九分。根源在于,辽东各堡追求破墙毁垒,往往自行加重炮身,加厚管壁;京师火司局等处,为便于野战机动,则倾向减轻重量;而我登莱之炮,因常处海风盐雾之中,为防锈蚀,在铜铁配比、漆料处理上又另有一套章程。如此一来,名义上同为一炮,实则尺寸、药室、膛线弧度皆有差异,导致弹药无法通用。战时若一地告急,他处支援之火炮弹药却无法使用,岂非坐失良机?”

朱由检面色沉静,默然取过卡尺,又命随行的张之极(其掌管京营火器,颇通此道)一同测量另外数门标注为“红衣大炮”的重炮。结果更令人心惊,同样是号称三千斤的重炮,其药室深度竟能差出一指,炮弹落槽处亦松紧不一。

“此弊不除,贻害无穷,形同资敌!”朱由检将卡尺重重放在案上,声音冷峻,“承恩,记下:立即以六百里加急密旨传召在京的徐光启先生,火速前来登州。着徐光启、孙元化二人,会同工部、兵部精通实务之员,共拟《大明火器制造则例》。旨意要明确:所有火炮、火铳,乃至鸟枪、三眼铳等,皆需定下死规矩,分等定级,严格统一口径、倍径、用药量、弹重。工部需专设检验御史,派驻各主要军器局,每器铸成,必须镌刻工匠、督造官姓名,由御史抽验。不合格者,不仅器物回炉,工匠、督造乃至御史,一体按律治罪!”

孙元化闻言,眼中闪过激动与钦佩之色:“陛下圣明!此策若行,非但前线补给调拨便利无比,因标准化生产,制造成本据臣估算至少可降三成。更紧要者,将士们无需临阵再为测算各异之炮器装药量而烦恼,装填速度与射击精度必可倍增,实乃强军之基石!”

离开喧闹的工坊区域,朱由检又在孙元化安排下,于别院密室中接见了在此效力的葡萄牙炮师贡萨戈等人。通过通译,朱由检温言勉励:“诸位远渡重洋,授我华族精艺,朕心甚慰。望尔等倾囊相授,助我大明铸就利刃,御侮靖边。功成之日,朕必不吝爵赏,使其荣归故里,亦扬名于中土。”几位西洋炮师见这位“大人物”如此礼遇,皆抚胸躬身,连称愿效犬马之劳。

数日后,年逾七旬的徐光启奉密旨星夜兼程赶至登州。这位毕生致力于推广西学、富国强兵的老臣,不顾旅途劳顿,当即与孙元化闭门研讨。两位学贯中西的大家,在堆满图纸、算筹与各式度量衡工具的斗室之内,废寝忘食,争论切磋。一部划时代的《大明火器制造则例》初稿逐渐成形。则例不仅将火炮明确划分为重(守城、舰首)、中(野战、舰舷)、轻(随营、攻坚)三等,更详细规定了每一等级从口径、倍径、管壁厚度、炮耳位置,到炮架制式、附件规格,乃至运输车辆的载重要求。甚至前瞻性地考虑了南北方湿度、温度差异对火药储存、性能的影响,制定了不同的包装和检验标准。朱由检在审阅初稿后,沉吟片刻,提起朱笔,在总则末尾添上了一行铁画银钩的批语:“《则例》颁布之后,天下诸军器局、匠作坊,有敢阳奉阴违、擅自更改规制者,主事者以通敌叛国论,斩立决;工匠流三千里。”

视察完火器,朱由检又在孙元化、黄龙等人陪同下,登临丹崖山巅的蓬莱阁。此处俯瞰登州港,海天一色,气象万千。但见港内桅杆如林,那六艘新建的快船果然形制独特,船身修长,帆索密布,正在港外进行机动演练,其转向之灵活,远超周遭旧式舰船。水师总兵黄龙指着港内外的防御工事禀告:“陛下,登州城防,陆上依托丹崖山势,加固了东西北三面城墙,增建敌台十二座。海上,于庙岛、长山岛等要冲设置烽堠与炮台,配重炮二十位,与主城形成犄角之势。水师现有各型战船四十六艘,除新式快船外,另有大型福船十艘,海沧船二十艘,苍山船十艘,皆已按新规逐步换装火炮。水卒皆选自沿海谙熟水性之民,月操不辍。”

然而,当朱由检问及能否主动跨海出击,直捣辽东腹地如辽阳等地时,黄龙面露难色:“陛下,建奴虽不善水战,然其汲取教训,于辽南之旅顺、金州、复州等处海岸,广设了望哨塔与简易炮台。我大型舰队目标显着,易被提早发觉。且我水师虽众,专司登陆攻坚之陆营兵力仅三千余人,纵使成功抢滩,面对八旗铁骑迅疾冲阵,恐难持久立足。”

朱由检的目光越过浩瀚碧波,投向东北方向那水汽迷蒙之处,缓缓道:“皮岛……如今是何光景?”

黄龙神色一肃,禀道:“陛下,自毛帅文龙罹难后,其旧部刘兴治叛投建奴,被皇太极封为所谓‘智顺王’,与叛将陈继盛、王一宁等盘踞皮岛及周边岛屿。岛上现有真虏约一千人,由其梅勒额真屯布禄统领,刘兴治为其副手,实则监军。彼辈控制着原东江镇遗留的老式中小战船约五十余艘,另有过往掳掠、征用的各类运输船、渔船百余艘。刘兴治等人恃海险而守,不时骚扰我登莱、朝鲜沿海,为建奴耳目爪牙。”

“毛承禄现在何处?”朱由检问起了毛文龙那位以勇猛着称的义子。

“毛将军自义父冤死后,心念旧主,不肯附逆,潜藏于长山岛一带,收集东江旧部,现有精悍士卒千余人,时刻图谋复仇,收复故地。”

正言语间,阁下一阵急促脚步声响起,曹变蛟手持一封刚到的粘羽密报,快步上前,低声道:“陛下,辽东夜不收急报!建奴大汗皇太极,以朝鲜‘助明怠金’为由,遣贝勒多尔衮、济尔哈朗等,率镶蓝旗主力并蒙古附庸,已越过鸭绿江,大举进攻朝鲜!义州等城旦夕可下!”

阁内气氛瞬间一凝。朱由检接过密报,迅速扫过,眼中寒光乍现,随即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的笑意:“好!皇太极果然将拳头砸向了朝鲜,其辽南、乃至皮岛守备必然相对空虚。此乃天赐良机!”

他猛地转身,目光灼灼扫过孙元化、黄龙等人:“传朕密旨:着毛承禄即刻密赴登州,朕要见他。收复皮岛,就在此时!我要让这东海上,即将掀起一场让建奴刻骨铭心的东江海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