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撰鼎记 > 第2章 文武英雄会

撰鼎记 第2章 文武英雄会

作者:鸣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17:43:52

崇祯元年五月,京师。

最后一缕槐花的甜香消散在暖风中,文华殿内却弥漫着凝重的气息。崇祯皇帝朱由检端坐御案之后,指尖划过那份墨迹初干的新科进士名录。阳光透过蟠龙窗棂,在他明黄色的龙袍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却照不亮他眉宇间深锁的忧思。

皇爷,礼部呈上的策论优卷。”司礼监太监王承恩躬身奉上一叠试卷,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生怕惊扰了皇帝的思绪。

朱由检微微颔首,目光掠过那些即将名动天下的名字——状元刘若宰、榜眼何瑞徵、探花管绍宁……最终,他的视线停在了一个并不算最显眼的位置:“史可法”。这位仅列二甲的年轻进士,在其策论中对时局的剖析,字字如刀,鞭辟入里,迥异于那些空谈性理或歌功颂德的寻常文章。想着这位可是民族英雄,朱由检不禁肃然起敬。‘要重用’朱由检暗下决心。

承恩,”皇帝的声音打破了殿内的沉寂,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寻,“你可知这史可法,在策论中如何论及辽事?”

王承恩头垂得更低,谨慎回道:“老奴愚钝,未曾细览。只听闻此子乃是左光斗先生的高足,想必继承了左公的刚直风骨。”

“左光斗的弟子……难怪。”朱由检缓缓起身,踱至窗前,望着窗外宫墙一角湛蓝的天空,“他说,辽东之患,其表在建奴铁骑凶悍,其根却在朝堂积弊丛生。若吏治清明,军政修饬,财用充足,何惧边关烽火?若内部朽坏,纵有良将劲卒,亦难挽狂澜于既倒。”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去,“此言,可谓切中要害。”

三个月前,他力排众议,重启因国事蜩螗而一度延误的科举,意在打破暮气,为朝廷注入新鲜血液。如今杏榜已张,琼林待宴,天下士子无不翘首以盼。可年轻的皇帝心里清楚,这个内忧外患、百病缠身的帝国,需要的远不止这些锦绣文章和科举正途出身的荣耀。他需要能务实、敢任事、通晓军务经济的真正干才。

一股变革的决心,在他胸中悄然升腾,逐渐凝聚成一个清晰的念头。

五日后,常朝。

奉天殿内,金砖墁地,香烟缭绕。百官依序肃立,气氛庄严肃穆。然而,当崇祯皇帝将开设武举、增补集策斋人选的旨意宣谕完毕后,原本的宁静瞬间被打破,争议骤起。

“陛下!万万不可!”礼部尚书温体仁率先出班,手持玉笏,声音因急切而略显尖锐,“今科文闱方毕,诸事繁杂,礼部上下已是疲于奔命。若此刻再仓促举行武举,仪制、场地、考官等诸多事宜,各部实在难以支应啊!且文武并举,恐于祖制有违,还望陛下三思!”

兵部尚书王洽紧随其后,他的担忧更为实际:“陛下励精图治,臣等感佩。然则辽东局势不稳,需增兵饷;陕甘大旱,亟需赈济。国库空虚,已是捉襟见肘。武举一开,自地方遴选至京师校考,沿途耗费、赏赐银两,皆非小数。此刻大兴武事,臣恐财用难继,徒增负担。”

接着,又有几位科道官出言附和,无非是强调重文轻武乃国朝传统,骤然提升武举地位,恐寒了天下士人之心,或言新科进士当先观政习事,直接参议机要过于草率。

龙椅上,朱由检静听群臣谏言,面色沉静,唯有那双愈发锐利的眼眸,透露着他内心的不悦与决绝。待反对之声稍歇,他缓缓站起身,目光如电,扫过殿中每一位大臣:

“正因国库空虚、边关告急,流寇滋生,朕才更要打破常规,选拔实干之才!”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在空旷的殿宇间回荡,“文治武功,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若只知埋头经义,空谈误国,而不知兵戈之利,不解民间之苦,纵有文章千万,于国何益?于民何补?,朕,从内帑直接拨银十万两用于此次武举”

“十万两”这个数字,吓得朝堂众人纷纷咋舌!

他稍作停顿,让每一个字都重重砸在臣子们的心上:“朕意已决!着兵部、礼部即刻筹备,于六月十五,开武举科!凡大明子民,身家清白,各州,各府、各县,或兵或民,凡是有报国之心的,初测能开一百斤试弓石者,不论出身籍贯,皆可上京应试!各级官吏不得推诿阻拦,此次就叫全国武试”

崇祯清了清嗓子又说道:“另,擢新科进士史可法、刘若宰、管绍宁等人入值‘集策斋’,为侍从官,准其参议军国要务,直言进谏!”

这道谕旨,如同石破天惊。‘集策斋’的设立,打破了新科进士需经观政实习方能接触机要的旧例,给予了超乎寻常的信任;而即将举行的、降低门槛、注重实用技能的武举,更显露出这位年轻皇帝破格用人、急于求强的迫切决心。一股新的气流,开始在这古老的庙堂之中涌动。

随着皇上的圣口谕下发,帝国的各处官道,驿站的宁静都被传令兵马蹄声给打破,各府县衙门门口的布告栏前,围观了越来越多的百姓,就连各处卫所边站也都有人在进行通告。

“凡我大明子民,能举百斤弓石者,不论军民,皆可赴京应试。沿途官府供给盘缠,发放文书——落试的经过选拔可以进入勇卫营”

六月二十,京郊校场。

夏日骄阳如火,炙烤着黄土地,空气中弥漫着尘土与汗水的味道。来自四面八方的勇武之士汇聚于此,只要通过初测的人员,官府就会下发文书和盘缠,所以此次来武试的人足足有五千之众。

这场武举,如同一架精密的筛箩,开始对汇聚京师的五千余壮士进行层层筛选。考核标准张榜明确,分为力量、射箭、武艺、策论四科,每科评定为及格、良、优三等。

第一筛:力拔山兮

第一关,便是最基础的力量。场边序列着标准弓石,一百五十斤为“及格”线,一百八十斤为“良”,二百二十斤以上方能评“优”。

这第一关便刷下了大批仅能勉强举起百斤初试石锁的汉子。李铁柱走到一百八十斤石前,怒吼一声,额角青筋暴起,终是将巨石举过胸口,记录官高唱:“李铁柱,力,良!”

而如王聘等人,则轻松举起二百二十斤以上的巨石,获评“优”等。仅此一关,五千余人便去其大半,仅剩两千余人进入下一轮。

第二筛:箭逐流星

射箭考场,氛围陡然紧张。

固定靶,三十步中红心为“及格”;五十步中红心为“良”;而“优”等,则需在奔驰的马上,于五十步外连发三矢,至少两中红心。

此关考验的是精准与骑射的硬功夫。边镇精锐于此大显身手。宣府镇的赵老三,马驰箭发,三矢皆中,赢得满堂彩,获评“优”。辽东孙得功亦是不遑多让。

王聘稳扎稳打,固定靶、移动靶皆表现上乘,亦得“优”。

李铁柱于此项显了短板,三十步固定靶堪堪命中边缘,评为“及格”。许多空有气力的壮汉,在此关折戟沉沙。过关者已不足一千五百人。

第三筛:武动乾坤

武艺比试,在黄沙擂台展开。规则同样明晰:

能在考官手下支撑十回合不败,或使用兵器展现基本套路娴熟者,为“及格”;

能主动进攻,招式凌厉,具有一定实战性者,为“良”;

而能击败考官,或展现出极高技巧、创新打法,令人叹服者,为“优”。

王聘的“穿云枪”再度惊艳全场,三十回合内逼平了以刀法刚猛着称的考官,获评“优”。

李铁柱将一根铁鞭舞得呼啸生风,虽招式略显朴拙,但势大力沉,勇悍无比,支撑了十五回合,被评为“良”。

赵老三、孙得功等边军好手,凭借简洁狠辣的军中搏杀术,纷纷获评“优”或“良”。

此关过后,尚存者已不足千人。

第四筛:笔蕴韬略

最后一关策论,殿宇之内,唯有纸笔沙沙声。题目依旧是那直指核心的两问:“御东虏”与“安流寇”。

评分标准亦公之于众:能切题,文理基本通顺,提出一两条可行见解者,为“及格”;论述清晰,见解较为深入,能结合时局者,为“良”;而能纵论古今,分析透彻,策略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文采斐然者,方为“优”。

这无疑是另一场无声的厮杀。

王聘文思泉涌,文章结构严谨,对策鞭辟入里,毫无悬念地被阅卷官共同评为“优”。

赵老三的答卷文辞粗粝,却句句源自实战,被评为了“良”。

孙得功长于辽事,短于流寇,综合评为“及格”。

而李铁柱,面对试卷几乎无从下笔,最终只得放下笔,黯然离场。他的策论,被评为了“不列等”。按照严格标准,他本应被淘汰。

然而,朝廷早有明诏:力量、射箭、武艺三项,凡有任何一项获得“及格”及以上评价者,皆可直接进入“勇士营”为基层战兵。

此令一出,给了许多像李铁柱这样“偏科”的勇武之辈一条出路。他因“力良”、“武艺良”,虽策论不列等,仍被曹变蛟亲自点名,收入了新成立的“勇士营”。这支由曹变蛟直接统带的精锐野战部队,需要的就是这等敢打敢拼的锐卒。同样,许多武艺高强但文墨不通的边军汉子,也循此路进入了“勇士营”。

而最终的综合评分,则是在所有四科均有成绩(即策论至少“及格”)的考生中,根据各科“优、良、及格”换算分值,综合评定出前十名。

金榜题名,帝国新锐

数日后,皇极门外,张挂起最终的金榜。

第一名:王聘(力优、射优、武优、策优)—— 授游击将军,入都卫营为参将。

第二名:孙得功(力良、射优、武优、策及格)—— 授都卫佥书。

第三名:赵老三(力良、射优、武良、策良)—— 授都守备。

其余四至十名,皆是在各项考核中表现均衡或某项极为突出的佼佼者,被授予把总、千总等职,全部进入“都卫营”管理层,作为未来的军官培养。

而与此同时,“勇士营”也招募到了近两千名像李铁柱这样至少有一技之长的勇武之士,将由曹文诏、曹变蛟叔侄日夜操练。

至此,崇祯元年的武举圆满落幕,崇祯皇帝通过这样的筛选,把新军的框架搭建了起来。都卫营将是他的将官军校,勇士营将成为他的精兵利刃。这是他的一次大胆尝试,此次朝堂上如此配合还是有赖于皇帝的十万银,这些朝臣实在没有理由阻止皇上自己花钱办事。

面对这一步一步的棋局,看似平稳,其实变数太多,朱由检已经明显的感觉到历史的进程已被他的到来进入了分水岭,下一步的变数又会在哪里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