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末世第一出马仙 > 第4章 论道破阵,金石为开

末世第一出马仙 第4章 论道破阵,金石为开

作者:青城半仙儿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6 17:31:07

呈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片与外界的狂暴、诡谲截然不同的仙境!

天空是清澈的蔚蓝色,飘着几缕洁白的云彩,温暖的阳光洒落,带着令人舒适的灵气。下方是一片浩瀚无垠的、平静如镜的碧蓝海域,海面上点缀着数十座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仙岛。这些岛屿或是仙山耸峙,瀑布如练;或是灵植遍地,奇花异草争奇斗艳;或是亭台楼阁隐约,散发着古朴道韵。空中仙鹤长鸣,灵鹿腾跃,一派祥和安宁、生机勃勃的景象。浓郁的、几乎化为液态的天地灵气扑面而来,让人浑身毛孔都不由自主地张开,贪婪地吸收着。

最为奇特的,是这片天地的中央,悬浮着一座最为巨大的岛屿。岛屿通体仿佛由某种青金色的玉石构成,表面光滑如镜,却又生长着无数闪烁着灵光的奇异植物。岛屿周围,环绕着九道色彩各异、如同实质般的光环,缓缓旋转,散发出令人心悸的庞大灵压和玄奥的阵法波动。那里,正是万仙册感应中,玉矶子气息传来的最终源头!

“好一处洞天福地!好精妙的周天寰宇大阵!”常天龙看着中央那座青金岛屿和周遭的光环,忍不住出声赞叹,龙目中充满了震撼,“以中央仙岛为阵眼,周遭岛屿为阵基,引动周天星辰之力与地脉灵机,自成一方世界,固若金汤!玉矶子前辈的阵道修为,果然已臻化境!”

王青城也是心潮澎湃,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地方。他能感觉到,这片天地间的道韵与万仙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册页甚至发出愉悦的轻鸣。

然而,就在他们驾驭灵舟,试图靠近中央那座青金仙岛时,异变陡生!

“嗡——!”

一声低沉的嗡鸣响彻天地,仿佛整个空间都随之震动。紧接着,他们前方平静的海面突然升起三道巨大的水幕!水幕并非透明,而是分别呈现出青、赤、金三种颜色,散发出截然不同的气息:青色水幕生机勃勃,却带着无尽的缠绕与迷幻之意;赤色水幕炽热狂暴,仿佛能焚尽万物;金色水幕则锋锐无匹,散发着斩断一切的凌厉剑意!

三道水幕如同三座通天巨墙,拦住了他们的去路。同时,一个宏大、古老、不带丝毫感情的声音,如同天宪般在两人脑海中同时响起:

“欲见吾主,需过三关。”

“一关测道心,明本性。”

“二关验根基,知法力。”

“三关问道义,辨真伪。”

“过者,可得机缘;败者,永堕迷境。”

声音落下,三道水幕光芒大盛,分别投射出一道光芒,笼罩向渡厄灵舟以及舟上的王青城与常天龙。

王青城与常天龙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与决然。他们知道,这是玉矶子前辈设下的考验,也是他们能否得到这位上古宗师认可的必经之路。

“前辈,我们分开接受考验吧。”王青城沉声道,“各自小心!”

常天龙点头:“正该如此!王兄弟,保重!”

话音刚落,笼罩他们的光芒骤然加强。王青城只觉眼前一花,周遭景物飞速变幻,渡厄灵舟和常天龙都消失了踪影。他发现自己独自一人,站在了一片无边无际、弥漫着淡青色雾气的奇异空间之中。

七、青雾问心 浩然不移

淡青色的雾气缭绕周身,并不冰冷,反而带着一种温润的渗透力,仿佛能无声无息地浸入识海,拨动心弦。王青城立刻收敛心神,抱元守一,识海中万仙册清辉流淌,护住灵台清明。

雾气开始变幻,演化出种种景象。

首先出现的,是救苦总坛惨烈的防御战场面。他看到熟悉的同门在魔潮中哀嚎倒下,看到青瞳老祖的虚影愈发淡薄,看到云渺仙子勉力支撑阵法而嘴角溢血……一个充满诱惑的声音在他心底响起:“放弃吧,王青城。魔势滔天,非一人之力可挽。带着万仙册,寻一处僻静之地潜修,他日未必不能得道长生,何必与这必死之局共存亡?”

画面随之变化,是他在一处灵气充沛的仙山洞府中安然修行,境界节节攀升,外界纷扰与他无关。

王青城眉头微蹙,眼中闪过一丝悲悯,但随即化为坚定。他朗声道:“见危不救,非义;临难苟免,非勇;背弃同道,非信!王某既承截教遗泽,得云渺仙子信任,持万仙册而出,便已将此身许予苍生。长生虽好,若独存于末世,与孤魂野鬼何异?此心不移!” 话音落下,周身浩然正气自然勃发,如春风化雨,将那诱惑之音与避世幻景悄然涤荡。

雾气再次翻滚,景象变为王家村,他的故乡,父母亲人正在田间劳作,其乐融融。母亲慈祥地呼唤着他的小名:“青城,回来吧,外面太危险了,回家来,平安是福。” 父亲的脸上也满是关切。浓郁的亲情如同温暖的潮水,几乎要将他的意志融化。

王青城鼻尖微酸,眼中泛起一丝湿润。但他深吸一口气,对着幻景中的父母深深一揖:“父母生养之恩,青城永世不忘。然,魔劫之下,岂有完卵?若天地倾覆,小家何存?孩儿不孝,需行大义,护佑这万千如王家村一般的家园。待魔氛涤荡,再膝前尽孝!” 浩然正气在他体内流转,带着一丝决绝的暖意,将那份牵绊化为更坚定的守护之念。亲情幻景如水面波纹般散去。

紧接着,雾气凝聚,化作一个威严无比、身披帝袍的虚影,散发着统御诸天的气势。“王青城,”那虚影开口,声如洪钟,“汝身负大气运,可得万仙册认可,乃天命所归。何必屈居人下,听命于救苦堂?吾可助你开宗立派,汇聚天下气运,成就不世仙朝,君临寰宇!届时,权力、资源、长生,皆唾手可得!”

权力与野心的诱惑,如同最醇的美酒,散发着迷人的香气。

王青城却笑了,笑容中带着一丝淡然与嘲讽:“权力?帝王?天地正气,自在人心,岂是权柄所能禁锢?万仙册择主,非为私欲,乃为护道。王某所求,非是一己之尊荣,而是朗朗乾坤,正气长存。此等虚妄权柄,于我如浮云!” 他心念一动,浩然正气冲霄而起,堂皇正大,那帝袍虚影在这纯粹的正气面前,如同雪遇朝阳,瞬间消融。

最后,青雾凝聚成一面镜子,镜中映照出的,竟是另一个“王青城”。这个“王青城”眼神深邃,带着一丝漠然与超越一切的智慧,他开口道:“万物皆有定数,盛极而衰,魔涨道消,亦是天道循环一部分。何必逆天而行?顺应天道,冷眼旁观,方能窥得大道真谛,超脱物外。”

这是对“道”的质疑,是对其行动根本意义的动摇。

王青城凝视着镜中的“自己”,沉默片刻,缓缓道:“天道无常,却亦有仁。截教教义,截取一线生机!若见苍生罹难而冷眼,此非天道,乃无情之道!我之道,乃人之道,秉持心中正气,于万死之中,争那一线生机!纵使天道如此,我亦要……人定胜天!” 最后四个字,他斩钉截铁,声如金石!镜中的“他”闻言,先是愕然,随即露出一丝了然的笑容,破碎消失。

四周的青雾骤然消散,王青城发现自己依旧站在渡厄灵舟之上,只是常天龙已不见踪影。前方的青色水幕已然消失,而赤色水幕依然矗立。他知道,自己已通过了第一关“测道心”。方才幻境中的种种拷问,不仅未动摇其心志,反而让他对自身秉持的“浩然正气”之道,理解得更为透彻纯粹。那并非僵化的教条,而是源于对生命、对家园、对公义最本真的守护之心,是融入其血脉骨髓的信念。

八、赤焰炼器 金石辨材

未及细想,那道赤色水幕轰然震动,射出一道炽热的光柱,再次将王青城笼罩。这一次,他并未被传送到异空间,而是依旧在舟上,但周遭环境大变。

渡厄灵舟仿佛闯入了一个巨大的熔炉世界!下方是翻滚的、散发着恐怖高温的赤红岩浆海,咕嘟咕嘟地冒着气泡,灼热的气浪扭曲着空气。天空是暗红色的,不断有流火坠落。而在岩浆海的中心,矗立着三座巨大的、由不知名黑色金属铸就的平台。

那宏大的声音再次响起:“第二关,验根基,知法力。此关考校,非在斗战,而在‘造化’。前方三座平台,各有残损法器一件,及炼材若干。限时三个时辰,辨其材质,明其法理,以自身法力、神识,辅以平台地火,将其修复如初,或赋予其新的灵韵。失败,或超时,则考验终止。”

声音落下,王青城只觉得身下灵舟一动,已被一股无形力量推动,瞬息间来到了第一座平台之上。平台中央,摆放着一面布满裂纹、灵光几乎完全黯淡的青铜古镜,旁边散落着几块闪烁着不同光泽的金属和晶石,以及一小瓶氤氲着生机的液体。

“考校炼器与符箓根基?”王青城心中一动,想起云渺仙子曾提及玉矶子尤擅“金石禁制”,这考验果然与此相关。他虽非专修炼器,但万仙册包罗万象,其中亦有炼器、符箓相关的精要记载,他平日亦有涉猎,只是不如剑道与阵道精深。

他首先静心凝神,伸手轻触那面青铜古镜。神识缓缓探入,仔细感知其内部结构、阵法纹路以及受损情况。同时,他观察旁边的材料:“千年沉银”、“星辰铁”、“流光珀”、“乙木精华”……

“镜者,鉴也。此镜核心阵法乃‘清心明目’、‘破妄存真’之属,材质以‘空灵青铜’为主,辅以‘幻影石’粉末……裂纹已伤及核心阵纹,需以性质相近、导灵性佳的‘星辰铁’熔炼填补,并以神识重新勾勒‘破妄’阵纹。‘乙木精华’可滋养器灵,恢复其灵性……”

王青城脑中飞速推演,结合万仙册中关于法器修复的要点,很快制定了方案。他引动平台下方炽热的地火,以神识精准操控火候,先将星辰铁熔化成液态,小心翼翼地引导其流入古镜的裂纹之中。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需要极高的温度控制力和神识微操能力,若非他神识经过万仙册多次淬炼,远超同阶,绝难完成。

接着,他并指如笔,凝聚自身精纯的浩然正气(他发现浩然正气中正平和,用于勾勒阵纹竟有奇效,能增加阵法的稳定性和与天地正气的亲和力),以指代笔,在镜背与内部,沿着原有的纹路轨迹,将断裂、模糊的“破妄”阵纹重新勾勒、补全。金光闪烁间,阵纹逐渐连贯,散发出淡淡的清辉。

最后,他打开那瓶乙木精华,滴了一滴在镜面之上。生机盎然的绿意渗透进去,与重新贯通的灵性相结合。只见古镜微微一颤,表面的裂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黯淡的镜面重新变得光滑可鉴,一股清灵、透彻的气息散发出来,甚至比受损前更加灵动。

“嗡……”古镜发出一声轻鸣,自动悬浮而起,绕着王青城飞了一圈,似乎在表达感激,然后才缓缓落回平台。

第一件法器,修复成功!耗时不足一个时辰。

王青城略作调息,便被传送到第二座平台。这里摆放的是一杆断裂的旗幡,旗面焦黑,仿佛被雷火劈过,旗杆也从中折断。旁边的材料则是一些“雷击木”、“引雷晶”、“天蚕丝”等。

“此幡应是引雷、御雷之宝。”王青城探查后得出结论,“旗杆需以同属性的‘雷击木’接续,内部‘引雷阵’与‘化雷阵’需重构。旗面需以‘天蚕丝’修补,并重新注入雷灵之力……”

这一次,难度增加。不仅要修复,还要重构部分阵法。王青城沉心静气,再次引动地火,处理材料。他以浩然正气护住神识,抵御地火中蕴含的狂暴因子,精细操作。在重构“化雷阵”时,他回想起之前风暴中引动雷霆共鸣的经历,心有所悟,将一丝对雷霆“刚猛迅捷亦含生发之意”的理解,融入阵纹之中。当他将最后一道阵纹勾勒完毕,并以自身一丝蕴含生机的灵力激发时,旗幡无风自动,断裂处完美接合,焦黑的旗面焕然一新,呈现出深蓝色,上面有细密的银色电纹流转,隐隐有风雷之声。

第二关,再过!

当王青城踏上第三座平台时,发现这里摆放的并非残损法器,而是一堆看似杂乱无章的材料:几块不同属性的矿石、一些枯萎但灵性未完全散尽的灵草、一滩凝固的暗红色血液(似乎蕴含某种妖兽血脉)、以及几张空白的符纸和一支符笔。

那宏大声音响起:“前两关为修复,考校继承与遵循。此关为创造,考校理解与变通。以此间材料,炼制一物,或绘制一符,需体现汝对‘金石’、‘灵植’、‘血脉’、‘符箓’至少三种以上力量的理解与融汇。时限,一个半时辰。”

王青城看着这堆材料,陷入了沉思。这考验的已不仅仅是炼器或符箓的技巧,更是对大道规则的理解和创造性运用。

他首先拿起那几块矿石,感知其属性:“锐金之石”、“厚土之精”、“空青石”……又观察那几株灵草:“凝神花”、“活血藤”……最后,他的目光落在那摊暗红色血液上,神识接触,感受到一股微弱但精纯的“风行”妖兽血脉之力。

“融汇三种以上力量……”王青城脑海中念头飞转,万仙册中关于万物相生相克、能量转化的诸多精义流过心间。他想起之前以浩然正气模拟净化领域,那是对力量的极致压缩与性质变化。那么,能否反其道而行之,制作一种能引导、调和不同属性力量,形成临时增益领域的器物或符箓?

一个构想逐渐清晰。

他首先以“厚土之精”为基,以其承载、稳固的特性,炼制出一枚巴掌大小的圆形阵盘胚体。然后,以“锐金之石”熔炼出的金液,在阵盘上刻画下代表“锋锐”、“坚固”的金行符文;以“凝神花”和“活血藤”萃取出的汁液,混合“空青石”粉末,勾勒出代表“宁静”、“恢复”的木行与水行复合符文;最后,他以符笔蘸取那蕴含“风行”血脉的血液(以其为引,激发速度与灵动),在阵盘核心,绘制了一个能够引动和短暂存储自身浩然正气的核心符印——他打算以浩然正气作为调和剂与能量源,因为它中正平和,能与多种属性力量兼容并蓄。

整个过程,他必须精确控制不同材料熔炼的温度、符文绘制的顺序与灵力度,以及最后以自身浩然正气进行“开光”激活的时机。这对他的综合能力是极大的考验。他额头见汗,神识高度集中,仿佛又回到了之前凝聚正气领域时的状态,只是这次更加精细,更注重创造与平衡。

当时限将至,最后一笔符印落下,王青城将一缕精纯的浩然正气注入阵盘核心。

“嗡!”

阵盘骤然亮起柔和的白金色光芒,上面的金、青、蓝三色符文依次点亮,交相辉映,最终稳定下来。一股奇异的力场以阵盘为中心扩散开来,身处其中,王青城感到心神更加宁静,体内灵力运转似乎快了一丝,甚至连对周围元素的感知都敏锐了些许。虽然效果微弱,范围也仅限数尺,但这确实是一件成功融汇了金、木、水、风四种属性力量,并以浩然正气为核心驱动的、具有微弱复合增益效果的创新法器——可称之为“小五行蕴灵盘”的雏形。

第三座平台上的材料光芒消散,那宏大声音沉默了片刻,再次响起,语气中似乎少了一丝淡漠,多了一丝难以察觉的赞许:

“根基扎实,神识敏锐,更难得者,能融汇百家,不拘一格,以正气为引,调和诸力,颇具巧思。第二关,过!”

赤色水幕随之缓缓消散。

九、金石论道 正气折服

赤色水幕消失,仅余最后一道金色水幕,如同天堑,横亘在前。其上传来的锋锐剑意,几乎要割裂人的神魂。

光芒闪过,王青城发现自己已不在舟上,而是置身于一座简朴至极的石室之中。石室四壁光滑,刻满了无数细密如蚁、深奥难言的阵法符文与金石图谱,中央仅有一张石桌,两个蒲团。其中一个蒲团上,端坐着一位身影。

此人看不出具体年岁,身着朴素的灰色道袍,长发披散,面容古朴,双眸开阖间,竟有金石交错、阵法生灭的异象闪过。他周身并无强大灵压外放,却仿佛与整个石室、与外界那周天寰宇大阵、乃至与这方天地的金石之理融为一体,深不可测。他,必然就是上古阵道宗师——玉矶子!

玉矶子目光平静地看着王青城,抬手示意他对面蒲团就坐。那宏大的声音不再响起,取而代之的是玉矶子本人清朗而带着金属质感的嗓音:

“小友连过两关,道心坚定,根基不俗,尤擅融汇变通,甚好。然,第三关‘问道义’,乃最关键一关。老夫隐居于此,非是惧劫,而是见惯了大道争锋,流派倾轧,皆言自身为正统。魔劫虽烈,若所求之道非吾认可,亦枉然。”

他顿了顿,直视王青城双眼:“汝身负浩然正气,此气至大至刚,确为魔气克星。然,正气亦可化为桎梏,排斥异己,刚极易折。汝持此气,欲行何事?欲立何道?又如何看待这天地间,除‘正气’之外,诸如‘金石’之坚锐、‘阵法’之机变、乃至‘魔’之诡谲?”

这是直接拷问王青城的根本道途,以及其包容性与发展潜力。

王青城深吸一口气,心知这是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他并未急于回答,而是先恭敬行礼:“晚辈王青城,拜见玉矶子前辈。” 然后才直起身,目光澄澈,不卑不亢地开口:

“前辈所问,直指根本。晚辈愚见,大道三千,皆可达彼岸。浩然正气,于晚辈而言,非是排斥异己之壁垒,而是心中衡量是非、秉持公义之尺规,是行走道途之‘灯塔’。”

他首先阐明自身对“正气”的定位。

“金石之坚锐,乃天地赋予之性,可用于护道之兵,亦可为修行之基;阵法之机变,乃智慧之结晶,可守一方净土,亦可困杀邪魔。其本身,并无正邪之分,关键在于运用者之心。晚辈修复法器时,亦需借金石之利,阵法之妙。若因秉持正气而排斥此等外物、技艺,无异于因噎废食,是自缚手脚,非是正道。”

他肯定了“金石”、“阵法”等外道技艺的价值,展现了包容性。

“至于魔之诡谲……”王青城略微沉吟,继续道,“魔气侵蚀心智,扭曲本性,造无边杀孽,自是该诛该灭。然,晚辈曾思,魔之一字,或许亦可解为‘磨砺’。魔劫当前,正如巨磨临身,逼迫我等不得不精进修为,反思己道,团结同道。于绝境中,方能迸发出最璀璨的人性光辉与智慧火花。此亦为‘劫中之机’。”

他并未将“魔”简单定义为纯粹邪恶,而是试图从更辩证的角度看待这场劫难,体现了一定的思辨深度。

“故,晚辈所欲行之道路,乃是以心中浩然正气为根,为魂;博采众长,融汇百家之术为用,为器。既不固步自封,亦不迷失本心。以正气御万法,以万法彰正气。最终目的,非是唯我独尊,而是愿以此身、此法,为这苍生、为这天地,在魔劫中争那一线生机,守护那值得守护的一切,最终盼见朗朗乾坤,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番话,王青城说得缓慢而清晰,字句皆发自肺腑。他将自己对道心的坚持、对百家之长的开放态度、对魔劫的辩证看法以及最终的宏愿,娓娓道来。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有一股源自本心的真诚与坚定力量,尤其是最后“以正气御万法,以万法彰正气”的总结,更是点明了他融汇百家的核心思路。

玉矶子静静地听着,古井无波的脸上,首次出现了细微的变化。他的眼神中,那金石交错的异象缓缓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邃的思索,继而渐渐化为一丝欣赏。

良久,玉矶子缓缓开口,声音中那金属的质感似乎柔和了许多:“以正气为魂,纳百川为用……不滞于物,不泥于形,亦不失其本心。善!汝之道心,非是狭隘之‘正’,而是包容之‘公’;汝之眼界,非局限于一时一域,而能见劫中生机。更难得者,汝能于实践中融汇诸艺,如那‘小五行蕴灵盘’,虽显稚嫩,却方向正确,暗合天地生克调和之理。”

他顿了顿,终于露出了踏入石室后的第一个极淡的笑容:“吾之道,在于‘金石禁制’,穷究物性,演化阵道,借天地之力以成无穷变化。与汝之‘以正气御万法’,虽有侧重,却可并行不悖,甚至……相辅相成。”

此言一出,石室内那无形的锋锐剑意骤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和谐融洽的道韵。那最后一道金色水幕,在王青城身后无声无息地化为点点金光,消散于空中。

三关已过!

玉矶子站起身,袖袍一拂,石室一侧的墙壁如同水波般荡漾开来,显露出外面仙岛的景象,以及不远处正盘膝调息、似乎也刚经历完考验的常天龙。

“王青城小友,汝之道,汝之心,已得吾之认可。”玉矶子语气平和,却带着一份郑重,“魔劫之事,云渺仙子昔日亦曾传讯于吾。吾虽避世,亦知倾巢之下无完卵。汝等所求,吾已知晓。”

十、宗师授业 前路新程

玉矶子将王青城与常天龙引至中央青金仙岛上一座雅致的精舍之中。常天龙经历的考验似乎与王青城不同,更侧重于对其龙族血脉、心性坚韧的拷问,他也成功通过,此刻虽伤势未愈,但精神却颇为振奋。

玉矶子取出一套古朴的茶具,亲自烹茶,茶香袅袅,蕴含着宁静心神、滋养神魂的效用。他看向王青城,直接切入正题:

“汝等欲固守救苦总坛,甚至反击魔族,‘万仙诛魔大阵’确是上选。然,此阵规模浩大,需海量资源与众多修士主持,更需对天地灵枢、金石物性有极深理解,方能布置出真正能引动一界之力、克制魔气的核心阵眼。”

他手指凌空一点,精舍地面顿时浮现出无数闪烁的光点与线条,构成一幅繁复无比、涵盖山川河流、星辰方位的巨大阵图虚影。

“此阵图,乃老夫推演‘万仙诛魔大阵’之核心部分。其中关键,在于三百六十五处主阵眼,以及一万四千八百处辅阵眼所需之‘镇物’。这些镇物,非是寻常法器,需以特定属性的灵材,辅以独特的‘金石禁制’手法炼制,刻录对应的‘诛魔’、‘净化’、‘封禁’阵纹,使其能与地脉相连,与天星呼应,自行汲取灵气,转化浩然之力,持续净化魔气。”

玉矶子详细讲解着阵法的原理与关键,王青城凝神倾听,结合万仙册中的阵法知识,只觉以往许多晦涩之处豁然开朗。常天龙虽不精阵道,亦听得心驰神往,深感此阵若能布成,威力确实足以扭转乾坤。

“炼制这些阵眼镇物,尤其是核心的几处,非一日之功,亦非一人之力可为。”玉矶子看向王青城,“老夫可授你核心炼制之法,以及部分关键镇物的炼制图谱与禁制符箓。但所需材料,以及大量的辅助炼制工作,需救苦总坛乃至天下正道共同筹措。”

说罢,他取出一枚非金非玉、闪烁着九色霞光的令牌,以及一枚承载了海量信息的青色玉简,递给王青城。

“此乃‘九转镔铁令’,是老夫信物,亦是一件顶级的炼器辅助之宝,可助你掌控火候,提纯材料。玉简之中,记载了‘万仙诛魔大阵’核心阵眼的部分炼制法门,以及老夫对金石之道、阵法禁制的一些心得,包括你之前修复法器时运用的几种基础禁制,以及更高级的‘如意金石禁’、‘周天星斗禁’等。此外,还有数种专门针对魔气,以浩然正气或其他纯阳之力驱动的‘诛魔符箓’、‘破界神符’的绘制之法。”

王青城双手接过令牌与玉简,只觉得入手沉重,不仅是因为物品本身,更是因为其中承载的希望与责任。他深深一拜:“晚辈代救苦总坛,代天下苍生,谢过前辈授法之恩!”

“不必多礼。”玉矶子抬手虚扶,“时间紧迫,魔族不会给你们太多准备。你二人可在此调息三日,老夫会亲自为你讲解炼制关键,助你初步掌握几种核心禁制与符箓。三日后,你等便需即刻返回,着手准备。”

接下来的三日,王青城沉浸在了玉矶子的悉心指点之中。这位上古宗师在金石、阵法、符箓上的造诣可谓登峰造极,往往寥寥数语,便能直指要害,让王青城茅塞顿开。他尤其擅长将复杂的阵法和符箓原理,用最直观的“金石”物性来阐释,使得王青城对力量本质的理解更加深刻。那“以正气御万法”的思路,在与玉矶子的交流中,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夯实。他甚至尝试着将一丝浩然正气的意韵,融入刚刚学会的“如意金石禁”中,炼制出的一枚小印,竟然自带一股破邪镇魔的堂皇之气,让玉矶子也连连点头。

常天龙的伤势在玉矶子提供的灵药和此地浓郁灵气滋养下,也恢复了大半,魔气尽除。

三日期满,王青城与常天龙辞别玉矶子。玉矶子并未远送,只是站在精舍前,目送他们驾驭修复一新的渡厄灵舟,穿过层层阵法,离开这片海外仙岛。

站在舟头,回望那逐渐隐没于云雾中的青金仙岛,王青城握紧了手中的九转镔铁令和青色玉简。他的目光更加沉稳,也更加坚定。

此行目的已然达到,不仅找到了玉矶子,得到了其认可,更获得了固守乃至反击魔族的关键阵法与炼器、符箓传承。然而,他也深知,真正的挑战,现在才刚刚开始。炼制阵眼、汇聚资源、协调各方、应对魔族更加凶猛的反扑……前路依旧布满荆棘。

但他心中无所畏惧。浩然正气在胸,百家之长在手,同道在侧,希望在前。

渡厄灵舟化作一道银芒,划过平静的海面,归心似箭,向着救苦总坛的方向,破浪而行。新的征程,已然开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