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秦公和段师爷的对话,方言总算捋顺了前因后果。
江陵府这无妄之灾,竟是因他的诗而起!小阁老杨盛为报复他,顺手给江陵穿了小鞋。
“若操作得当,未必不能把这坏事变成好事。”
方言暗忖。此事因他而起,他自然要扛起来。
不过当前最紧要的,还是打通青山书院韩公的环节,老爹的科举大业才是重中之重!
辞别秦公和段师爷,方言令王刚赶车直奔城外的青山书院。
书院坐落于青山镇隔壁的青湖村。
青山山麓,清幽雅致,朗朗读书声随风传来。
方言刚下马车,还没看清书院大门朝哪开,就被几个眼尖的学子认了出来。
“那不是作出《题金陵邸》的方公子吗?”
“小诗仙怎么来我们书院了?”
“嘘!外界已将他当做湖广读书人代表,若让人知道代表爱逛青楼,湖广文人的脸往哪搁?”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子们瞬间围了上来,眼中满是好奇与崇拜
“方兄,听说万花楼的红绸、清香姑娘对你青睐有加?”
“还有云青姑娘!据说只有你能与她对弈不落下风?”
“方兄当真是我辈楷模,诗酒风流!”
方言被围在中间,满头大汗。
完了!
他的名声算是被齐公、秦公彻底带进沟里了!
连书院学子都知道他爱逛青楼了?
他艰难应付:“诸位兄台谬赞,都是误会……小子今日是特来拜见韩院长……”
正闹得不可开交,一个戏谑声音传来:“何事喧哗?原来是‘小诗仙’驾临。怎么,万花楼休沐,方公子得空来我这穷酸书院体察民情了?”
人群分开,青山书院院长韩研耕缓步走来,脸上似笑非笑。
方言如蒙大赦,连忙行礼:“学生拜见韩院长。您别打趣小子了,今日是专程来向您求教的。”
韩公捋须:“求教什么?莫非想探讨如何将青楼之趣融入诗词?”
周围一阵窃笑。
方言脸颊发烧:“小子是想恳请韩公准许,阅览书院珍藏的经义注疏、科举心得。”
此言一出,周围议论顿变。
“什么?要看我们书院的独门心得?”
“这可不合规矩!”
“不行!我不同意!”
韩公面露难色:“贤侄也听到了,不是我不肯,实在不合情理……”
正当方言不知所措时,一个机灵学子跳出来。
“院长!方公子诗才我等佩服,又是湖广代表,若不帮,岂不让外省小瞧我湖广小气?”
“但书院秘藏岂能白看?不如让方公子在我书院最厉害的绘画上让我等心服,届时同窗们自无异议!”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附和,目光灼灼的看向方言。
“张师兄说得对!”
“青山书院绘画乃湖广一绝!”
“若方公子画技能让我等服气,我们别无二话!”
那发言学子偷偷瞥向韩公,见韩公微不可察地颔首,眼中闪过一丝得意。
韩公“无奈”摊手:“非是老夫不愿,实乃众意难违。我青山书院上下皆雅好丹青,若方公子能作出让众人认可的画作,此事便大有可为。”
画画?方言头皮发麻!这“江陵五老”都有毛病吗?
齐公考琴,秦公考棋,韩公果然考画!
下一个是不是李老太爷考书法?凑齐“琴棋书画”召唤神龙?
他心中吐槽,脸上却挤出诚恳笑容:“韩公所言极是!小子对绘画向往已久,只是苦无名师指点。若得韩公指点一二,学会后再给诸位评判,岂不更好?”
众学子齐声叫好!若“小诗仙”在青山书院学过艺,将来他们也能说与方言是同门!
见方言如此“上道”,韩公笑逐颜开:“孺子可教!随老夫来,先看看你的根底。”
在众人期待目光中,方言随韩公走向书院外。眼看越走越偏,竟是直奔马车,方言心中不祥预感涌起。
“韩公,我们这是去……?”方言声音发颤。
“自是去个能激发灵感、适合教画之地。”韩公笑得高深莫测,率先上车。
方言提心吊胆跟上,心中祈祷:千万别是万花楼!再与书院山长共出现在那里,他“色中饿鬼”的名声就真洗不清了!
幸好,马车驶向城外一处秀丽湖畔,方言稍松口气。
只要不是万花楼,去哪都行!
到了地头,但见碧波荡漾,远山如黛。
韩公命仆役摆好桌案,铺上雪浪笺,递过毛笔,指着湖光山色道:“便以此景入画,心之所想,笔之所至即可。”
方言硬着头皮,抓起毛笔,回想前世美术课记忆,对着湖面“照猫画虎”。
他使尽吃奶力气,落在纸上的线条却歪歪扭扭,墨团浓淡不一,山形如馒头,水纹似蚯蚓。
憋出一幅“大作”,他讪讪递给韩公。
韩公只扫一眼,花白眉毛紧皱,脸上晴转多云,随即电闪雷鸣!
“这画的何物?!山非山,水非水!形神俱散,笔墨全无!不堪入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