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靠山王府。
杨林回来后,一面上报朝廷,一面调动军队,安排防务。同时重新招募大军,应对局势。
瓦岗全据博州后,再没有盲目扩张。杨林松了口气之余,越发忌惮瓦岗。
正巧圣旨到来,召靠山王入京述职,杨林欣然领旨,正好进京陈述利害,汇聚力量,力求下次一举覆灭瓦岗。
洛阳城中,隋二世发出圣旨召靠山王进京后,就将瓦岗放到一边,专心应对各国来使,策划震慑各国的行动。
城外,静念禅院的钟声依旧,遗世独立。
......
终南山,云深不知处。
幽静的山林中,星星点点的禅院遍布各处。一道白衣飘飘的窈窕身影在山林间穿梭,最后在峰顶的大殿驻足。
“斋主,山下有紧急情报传回。”
“进来吧。”
来人踏步而入,大殿内除供奉的三丈三尺纯金观世音菩萨圣像外,空无一物。唯有圣像前的蒲团和圣像两旁时刻不熄的灯火,昭示着此地的庄严肃穆。
蒲团上白衣胜雪的身影巍然不动,背对众生,声音无悲无喜。
“秦川,何事需要你前来告知本座?”
名为秦川的白衣女子躬身而立,拜过圣像,又拜过以背示人的斋主,这才缓缓道来。
“启禀斋主,洛阳传来消息,靠山王杨林在登州兵败瓦岗,十万大军大败而归。”
斋主依旧背对众生,等待下文,显然单单靠山王兵败的消息还不足以牵动心神。
“消息中还说,靠山王布下一字长蛇阵,在阵中被敌将生擒。那人,疑似大宗师。”
“大宗师”三个字一出,始终面朝圣像的斋主终于回头。
即使见过多次,同为女性且自己也是天下少有的美人,秦川依旧为斋主的风情所动。
斋主虽已近甲子之龄,依旧眉眼如画,仙姿飘逸,配上怜悯众生的视线,更是绝世独立,令人一见倾心,难以忘怀。
“确定是大宗师?”
“真正能确定的唯有靠山王本人。隋军士卒实力低微,无法判断。至于瓦岗方面,在没有确定之前,弟子不敢擅专。”
斋主眉头微皱。
秦川天赋差了一点,未能成为自己的亲传弟子,但心思缜密,有洞察秋毫之能,掌管本派情报从未出错。如今对瓦岗军的态度犹疑,恰恰说明她倾向于相信那人真是大宗师。
“既然如此,密切关注瓦岗,紧盯朝廷的应对,尽快确定那人的实力和身份。”
“是,斋主。弟子告退。”
得到确切的指令,秦川躬身退下。
每一个疑似大宗师之人,纵使门派实力强劲,亦不得不严肃对待。这也是她前来请示的原因。
秦川走后,斋主起身面对圣像,声音低沉。
“多事之秋啊......祖师......剑典......”
如此大事,收到消息的自然不只终南山。
洛阳城外,邙山深处。
幽静的山林内,阳光也被参天大树遮蔽,只得透过纷繁的树叶缝隙播洒光辉。
网状石板路歪七扭八,沿着奇特的轨迹铺设而成。
全身黑衣蒙面,唯余双目外露的身影沿着烂熟于心的石板路狂奔,很快在尽头驻足。
一座古色古香的庭院坐落于此,院门紧闭,不时传来呼喝之音。
来人正要出声,稍一眨眼,身前一道黑裙裹身亦更显婀娜身姿,黑巾覆面却难掩青丝如黛的身影突兀出现,占据了全部视线。
心头一震,来人迅速躬身,拼尽全力才将心神从黑裙身影移开,聚焦在面前的青石路。
“什么事?”
声音冰冷,全身蒙面之人却心头一松,将情报和盘托出。
“宗主,靠山王杨林在登州剿匪,十万大军兵败,本人亦在一字长蛇阵中被生擒。疑似神秘大宗师现世。”
“可有更多消息?”
“神秘大宗师姓秦名真,自三年前出世,跟随在历城秦家唯一后人秦叔宝身侧,似为秦家族人。”
“历城秦家?北齐左武卫大将军秦彝?”
“正是!那秦叔宝,正是秦彝独子。”
“有意思,有意思。”宗主沉吟片刻,命令道:“对这两人保持关注即可,不可妄动。紧盯杨林的动向,必要时刻可以向瓦岗传递消息。”
“明白。”
“你走吧。对了...”似是想起什么,宗主随口问道:“慈航静斋也得到消息了吧,可有动向?”
黑衣人对此显然早有准备。“未曾发现慈航静斋有何异动,属下必定时刻关注。”
“还有,她......怎么样?”
“圣女她......已全面接管东溟派。”
“......”
久久的死寂,只能听到自己的呼吸,黑衣人才敢抬头,发现面前空无一人,转身就走。
顺着石板路疾奔出密林,才敢停下脚步,先是抹了一把不存在的汗水,又用力嗅了嗅鼻子,似要将那股慑人心魄的幽香吸入骨髓。
黑衣人回头深情地凝望密林,似要穿透密林看到那道身影。数息之后,脚步轻快地下山而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