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孔氏也派出了底蕴,两尊隐世的儒门绝顶高手,被殷梨亭夫妇架住。
虽然殷梨亭夫妇刚刚突破后天八重,战力未曾达到巅峰,奈何两尊儒门绝顶,多年未曾出手,实战能力大幅下跌,面对夫妇二人双剑合璧、天衣无缝的剑网,始终无法占得上风。
在宋远桥和灭绝师太等高手的眼中,两尊儒门绝顶的落败,只是时间问题。他们还有时间,给身后的弟子们,讲解其中的变化。
这最后一战,有资格参战的,都是一流以上的高手。而自恃必胜的启明军一方,还带了门下杰出弟子观战,只为其开阔眼界,未来能走的更远。
这其中,武当弟子以宋青林三兄弟和宋青书为首,峨眉弟子以灭绝师太新收的弟子静念为首,天鹰教则以后起之秀李紫薇为首。这些人,就是三家未来的接班人。
孔博达毕竟只是儒门亲元派系的代表,并不能完全调动儒门底蕴,这两尊高手,还是孔氏内部付出大代价,才得以请两人出山。
见自己的盟友如此无用,转轮寺当代活佛起身,迎上了武当掌门宋远桥。
两人一佛一道,一人金刚不坏、力大无穷,招式大开大合,攻势如如狂风暴雨,一人内力深厚,谦冲平和,以一门看似平平无奇、如小儿挥舞般的拳法,将活佛的攻势全部化解于无形。正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武道至境。
见己方的底牌出完,对手却还留有余力。元帝也不废话,用力一挥手,残余的高手看了始终不动如山的老太监一眼,再次冲出,各自选定自己的对手,开始新一轮的厮杀。就连少林新任方丈圆音,也冲向人群,对上了“软柿子”殷野王。
见秦真安稳如山,一言不发。俞莲舟忌惮地看了老太监一眼,收起担忧的眼神,指挥师弟和师侄们,迎上了冲杀而来的元廷高手。
很快,整个殿前广场,刀剑交击之声,呼喝呐喊之音,不绝于耳,此起彼伏。
各位师叔都去为弟子们压阵,秦真身边,只剩下灭绝师太,怀抱倚天剑而立。双目看向明教阵营的谢逊和杨逍,杀意沸腾,就连倚天剑本身,似乎都在微微颤动。
“秦小子,我们最好还是速战速决。拖久了,众弟子的内力快要耗尽了。”
“我明白,师太。快了,变局就快出现了。再等等,再等等。”
秦真的声音,逐渐微不可察。灭绝师太躁动的心绪,也稍稍安定。
各方人马的牌,已经出尽。元廷一方,只剩下老太监还没有出手。
而明教,也只剩下谢逊带着天地风雷四门首领压阵,五行旗把守退路。
快了,快了。
元帝和秦真,心中都在默默地倒数。
“乾坤大挪移?!”
“怎么可能?”
变故突生。
未曾出战的众人,循声望去。发出惊呼的,正是渡厄。此时的他,手中的铁索,已经和师弟渡难的铁索纠缠在一起,正在和杨逍近身互斗。
渡厄在三十年能与明教前任教主阳顶天放对,自然不是庸手。奈何杨逍久经战阵,杀伐果断,战斗经验丰富,且修行多家武学,硬是凭借繁复的招式变化,压制住了三十年未曾出手的渡厄。
金刚伏魔圈,少林至高阵法之一,要求使用者心意相通,摒弃万般杂念。渡厄三兄弟枯坐后山三十年,坐禅修佛,已可心意相通。唯独出手之时,始终无法摒弃求生之念,以及复仇执念,因此始终无法阵法圆满。
而杨逍正是抓住渡厄复仇求胜之念大起,金刚伏魔圈的运转出现滞涩的瞬间,使出乾坤大挪移第四重,将渡厄的铁索转移到别处,短暂打散了金刚伏魔圈。
杨逍以快打快,仗着乾坤大挪移转移的神妙,专攻渡厄因视力缺失造成的弱点。
渡厄越打越心惊,本以为除了武当张真人和阳顶天,自己三兄弟已是纵横江湖无敌手。没想到短短数年,先是殷天正破入先天,接着朝廷也冒出先天底蕴。而少林连番波折,最有希望达到先天之境的空见师侄折损,空字辈杰出之人全部圆寂。镇寺大阵也被破除。
少林,已迎来百年来最大的危机。
到这一步,少林靠向朝廷,已是不得不为。否则,一旦启明军胜利,以秦真和武当的渊源,将来这江湖,哪还有少林的存身之地。
渡厄越是胡思乱想,越是无法维持金刚伏魔圈。
另一边的渡劫,面对身法飘逸、神鬼莫测的韦一笑,只得将手中铁索展开,借助阵法之威,限制韦一笑的活动范围。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家师兄会突然出现变故。阵法滞涩,韦一笑飞鸟出笼,再无阻滞。只见其身影连连闪动,就已出现在身前。上来就是双掌轰出,直击胸膛。
渡劫虽惊不乱,对于韦一笑的寒冰绵掌,他也有所耳闻。深知这类阴寒武学,被少林刚猛武学所克。同样运起最擅长的散花掌,要和韦一笑正面拼斗,奠定胜局。
四掌相交,四目相对,二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