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后的几天,武当上下,依旧和往日,没有什么两样。一些敏锐的弟子,感觉到一丝不一般的气氛。
而山下的江湖,平静的水面下,已经暗流涌动。天南海北,都有江湖人士,如浪潮般向着一个中心点,百川归海。
这个点,毫无疑问,就是武当山。
......
五月初一,张三丰每月例行出关的日子。
辰时末,武当七侠已经汇聚在紫霄宫门口,等待大门的开启。人群中的殷素素母子,神情带着期待、向往,又略显不安。秦真和已经长大的宋青书,同样出现在此。
说起来,自十年前得到秦真贡献的秘籍之后,似乎打开了张三丰的思路,这些年来,不断闭关推演武学,不仅将武当所有武学,都升级了一遍。又新创和改良了一批武学,大大充实了武当武库。
当然,并不是不吃不喝地闭关。只是在紫霄宫住处,闭门静思,每日由弟子将饮食送入。同时,每月初一和十五,都会出关,享受天伦之乐。顺带指点弟子们习武,也算是理论实践结合的一种修行。
“吱——”
门开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门前的空地。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双普普通通的蓝色布鞋。往上,飘逸的道袍无风自动,浑身上下,并无任何装饰。唯有一支木簪,将满头白发轻轻束起。眼神如初生般澄澈,又有世事洞明的深邃,只是轻轻扫过众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在老人面前,毫无遮掩。也就是这里都是张三丰的徒子徒孙,否则,换一个人来,连眼神中的无形的威压,都扛不住。
在张翠山的眼中,师父体姿丰伟,大耳圆目,龟形鹤背,须髯如戟。和十年前离别之时,并无一丝区别。
看到熟悉的一众徒子徒孙,老人如婴儿般红润的脸颊,露出笑容。
眼神再一闪,三个新的身影,进入视线。
“翠山,你回来了。”
声音醇厚,绵柔有力,每一个人都感觉,老人就在自己耳边说话。
“师父,不孝徒儿张翠山,拜见师父。”
张翠山激动难耐,跪下就是三叩首的大礼,只有如此,才能稍微填补他心中的愧疚。
有了孩子之后,他更能体会到自己失踪十年,对于将自己视作衣钵传人的师父,该是如何悲伤。
“好了,好了。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起来吧。”
伸手虚拂,还跪着的张翠山,不自觉地就站起身来,低眉顺目地站在师父身前,自然扶住了师父的手臂。
只这一拂,对于张翠山的实力,张真人已经有了一个了解。
“翠山哪,咱们边走边说,也让为师听听,你这些年的经历。”
张翠山拉着妻儿,再次跪在师父面前。
“师父,弟子不孝。当年出海之后,流落荒岛,不得出路。已经成亲生子,这是弟子之妻,殷素素。这是弟子长子,无忌。”
“弟子张翠山,携妻殷素素,子张无忌,拜见师父。”
“弟子殷素素,拜见张真人。”
“无忌,拜见太师父。”
一家三口,整整齐齐的跪在张真人身前,大礼参见。
“好,好。”
“都起来,都起来。”
没人注意到,老人眼神中含着泪光,又转瞬消失。
同样的一拂,三人同样不自觉地起身。
张翠山只觉寻常。殷素素心头狂震。只有小无忌,觉得有趣。还想再试试自己起来,就要再跪下试试,被殷素素一把拉住,才驱散这一离奇的想法。
“来,孩子。让老夫好好看看。”张真人一手牵着小无忌,一手负后,当先缓步行去。殷素素站在身侧,回答张真人提出的一些生活琐事的疑问,和无忌的成长教育。
张翠山在另一侧,缓缓讲述这些年的经历。
武当五侠看着这其乐融融的一幕,不约而同,露出会心的微笑。
你说六侠在哪,当然是和夫人沈秋月含情脉脉,分身乏术。
十七岁的宋青书,身高一米八有余,生的剑眉星目,俊逸不凡。在这意气风发、风华正茂的年纪,对于新出现的小弟被师祖宠爱,他抱着满怀的善意。不过,从他嘴角难以压制的笑意,不难看出,他已经在想着,怎么操练这位小弟了。
武当掌门宋远桥的夫人,专注医道,对武学并无执念,自然没有在此迎接。对此,张真人很是赞赏。只是,弟子们的一番孝心,他也不好强行拒绝。
至于张翠山的不满?
笑话!
在小青书没有出生之前,他张翠山还是大嫂养大的。他回来的次日,得知师父闭关之后,第一时间就带着妻儿去见过大嫂。
还敢让大嫂来此迎接他张翠山一家,那不用想,这个张翠山一定已经换了内核。
很快,一行人来到真武大殿,各自找位置坐下。
张真人坐在上首主位,小无忌被抱在怀里。武当七侠,一三五七在左,二四六在右。如此,殷素素和沈秋月正好坐在对面,两人视线相交,又迅速转开。宋青书和秦真,同样一左一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