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这两人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孔氏的底蕴。
交手不过两招,老者就将意图缠住他的黑衣人击退,又转身追击,轻松挡下另一个黑衣人,将家主护在身后。
因为孔必信死活不暴露实力,老者实力虽然强大,却也束手束脚。一时之间,和两个黑衣人,达成了短暂的平衡。
另一边,京城来的不知名大儒和书院院长王平,各自面对一个黑衣人,也是各有手段。
京都来的大儒,面对身后的刺客,没有来得及做出一丁点反抗,直接就倒在了地上,失去了声息。
而王平,或许是出于无奈,又或许是早有安排,大喊一声“救我!”。然后,一个黑衣人突然冒出,同样一把菜刀,挡住了刺客的杀招。
这一刻,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五个神秘的黑衣人,本来是天然站在一方的。这一下突然内斗,着实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黑衣人三(直面王平)和黑衣人四(击杀京都大儒)前后站定,虎视眈眈地,围住了黑衣人五(救援王平)和王平。
三个人对视,谁也没有说话。都在凝神,一是寻找对方的身份,二是,判断对方的身份,至于三嘛,黑衣人三和黑衣人四之间,也出现一丝微不可察的怀疑。
信任的桥梁一旦出现裂痕,往往需要很大的精力来重新构建信任。而此时,恰恰缺乏这样的条件。
王平见有人挡住了杀手,恢复了身为大儒的自矜。先向黑衣人五表示感谢,随后向黑衣人三厉声问道:“你们什么人,为什么要袭杀于我?”
“哼,王平,你怎么当上的书院院长一职,不用我多说吧。”黑衣人三的声音,故意做了遮掩,无法以此辨别身份。
“原来如此,可惜你来晚了。那样东西,我已经交给孔兄,用以造福世人。”
“狡辩。交给孔氏,岂不是又要束之高阁,再一次成为孔氏维持传承的工具。”
听着黑衣人三和王平的争论,黑衣人四也忍不住加入。
“两位,可否解释一下,究竟是什么东西,让你们如此在意?”
王平没有说话。黑衣人三也不知该说什么,只是含糊解释了一句,那是一份,可以让读书人,再次发扬儒门武学传承的东西。
黑衣人四对黑衣人五问道,“那兄台,你本来也是来抢这门传承的,结果看到机会,又想要加入王平一方,求取传承了。”
黑衣人五一言不发,不过,在场的三人,都当他是默认了。
黑衣人三似乎想到了什么,向黑衣人四说道:“兄台,不论你属于哪方势力,现在你杀了朝廷的大儒,已经站在了朝廷的对立面,不如我们联手,拿下王平和这个胆小鬼。事后,我来解决杀害朝廷大儒的罪名。你看如何?”
沉默片刻之后,黑衣人四,点了点头。
事到如今,情势基本清楚。五人各有目的,却都选择冒充在济宁路大开杀戒的神秘人身份。前面的两个黑衣人,就是冲着孔氏来的。无外乎是在济南府城,搜捕面具杀手时,被波及的义军势力,或者是被孔氏打压的本地势力派出的人手。
黑衣人三,可以确定是儒门内部势力,大概率就是桃李书院的派系之争。为的是争夺上任院长,颜知死后留下的,文武双修的秘诀。
至于黑衣人五,和儒门势力脱不开关系。毕竟知道颜知文武双修的人,本就不多。有机会接触到颜知的尸体,从尸体上判断出他生前怀有高深内力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而整个天下,有能力派出后天七重高手的势力,也就那些。从黑衣人四毫不犹豫杀死京都大儒的行事风格来看,他的归属,只有两种可能:一,他也是朝廷中人。二,是义军一方的造反势力。
至于江湖上各大门派的人,反而不太可能。各派的武学功法,具有各自鲜明的特点。最主要的是,对几位大儒出手,既不符合江湖人士不杀妇孺老弱的普世道德,更没有利益关系。
秦真对这些人的身份,当然也有一定的猜测。问题是,他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出手,如果出手,又该站在哪一边。他已经杀了孔氏两个嫡系,就连桃李书院上任院长颜知也是他杀得。可以说,秦真天然就站在黑衣人这边。偏偏,这些人都假冒他的身份出现,也算的上敌人。思前想后,秦真还是决定,静观其变。
话的尽头,就是刀剑。
黑衣人三抢先出手,扔下菜刀,拔出长剑,攻向王平。
黑衣人五没有犹豫,换上更趁手的长刀,挺身而出,挡住了黑衣人三。
王平逃也不是,站着也不是。至于出手,更是无能为力。他能接任颜知成为院长,不只是因为交出了颜知的毕生心血,更重要的是,他没有武力,便于控制。
显然,在颜知文武双修暴露以后,孔氏为了保持对桃李书院的控制,下一任院长绝对不能再学颜知,转而选择了最忠心孔氏、同时能力有限的王平。
黑衣人四沉默,内心天人交战,该选择什么样的行事,对身后的势力最为有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