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夏秀诗词 > 第4章 十里红妆是底气

穿越大夏秀诗词 第4章 十里红妆是底气

作者:河马隔壁住MM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14:25:44

“迎亲?”我是上门入赘,迎哪门子的亲?

始终躬着身子没有抬头的丫鬟说道:“小姐于昨日已经前往镇外三里地的庄子里住下,到了吉时,姑爷骑高头大马抬着花轿到庄子里去迎亲,担嫁妆和鼓乐伴行,家中会安排等新娘子的队列,会用热烈的炮声迎接新娘入门,照古例踢轿门、请出轿、牵新人上厅堂行交拜礼。 ”

顿了顿,见姑爷没说话,丫鬟继续说:“到时候会鼓乐喧天炮声震地,大宴亲友和宾客,用热闹的场面把入赘形式加以掩盖,使姑爷您堂而皇之地娶亲,小姐照样坐花轿 “ 出嫁 ” 做新娘。”

丫鬟的解释很清楚。

在这个时空男儿入赘仪式一般是两种方式:第一是由女家备四人轿,并用行人执事,专迎新郎 ,俗称 “ 抬郎头 ”;这是把男人当女人娶进家门。

还有另外一种方式,也就是如今采用的形式:入赘男儿或先一日由女家接去,宿新房中,而女儿去亲戚祖母家入住,正日,花轿鼓吹,抬新娘兜喜神方一转,似男家迎娶,到门拜堂。

也就是假装是男人迎亲,将自己家的小姐用花轿从别地迎娶回来,只不过到时候会用热闹的场面加以掩盖,路人跟普通百姓并不会知晓真相。

古代赘婿结婚还能这样?电视里,或者说网络爽文没有人这么说,都是第一种方式,让男人坐花轿,然后一路接受嘲讽,看来电视剧也好网络爽文也罢,应该是为了突出嘲讽效果,故意忽略了这第二种方式。

但是话又说回来,这拥有三进院落的富贵之家,肯为一名赘婿做到如此地步:下人的尊重,礼仪上尽量照顾到赘婿的面子,似乎这家主人跟小姐也都是知礼之人。

直到此刻,丁承平对这个家庭的印象都还不错。

既然要赶吉时,丁承平也就随意几人折腾,两名手巧的丫鬟在给新姑爷穿“绛公服”。

“绛公服”是红纱单衣,白内裙,黑靴子,比较接近于现代人概念里的“大红喜服”,这是典型的平民婚礼服装, 这种新郎装在原时空的唐代以后很流行。

婚礼上女方穿的也并不是凤冠霞帔,更不是大红嫁衣,平民跟小官按礼仪可以穿“大袖连裳”出嫁,基本来说包括:深青色的大袖外袍,素纱的连体内衣,围在腹前的“蔽膝”,大小腰带,袜子,布鞋也都是深青色的。

头上可以带一对掩耳的“博鬓”,然后用金银杂宝花钗簪笄之类插满。

凤冠霞帔可不许乱用,一直到了明朝之后,受马皇后的批准,普通平民使用才不僭越违例,而在这大夏国,属于贵族高官专享。

唐宋时期的婚礼上男穿红,女穿绿,这也是“红男绿女”一词的由来。

当然,如果是官员的子弟结婚,可以穿公服,比如“爵牟”,这就是一种典型公服,可以戴黑缨冠,青色的袍子,橙红色下裳,白纱里衣,黑色腰带,白袜红鞋,另外可以配一些零碎装饰,比如香包、玉佩之类。

但这种礼服会显得呆板复古,一般仅限于严肃的官宦之家。

凭借着自己乱七八糟看小说跟一些历史纪录片得来的知识,虽然这个大夏朝是平行时空,但从服装穿着来看应该介乎于原时空的唐宋之间。

未时(下午三点),已经穿上礼服的丁承平在管家的带领下来到祠堂,迎娶之前必须先祭拜祖宗,而入赘之人祭拜的当然是女方家庭的祠堂。

祠堂在一进院的正堂,丁承平面不改色的来到祠堂,并没有多少人围观,只有未来岳父站在牌位旁。

丁承平斜眼瞅了一眼未来岳父,身材不高,皮肤黝黑,背有些佝偻,体型消瘦,整个看起来其貌不扬。

见到丁承平走进祠堂,岳父高喊一声:“往迎汝妻,承奉宗庙!”

丁承平马上跪了下来,向女家祖宗牌位磕头,然后回答:“唯不敢辞!”

意思是:我现在要去娶妻,这是为家里添加人口,希望各位祖宗保佑。

为什么古代人歧视入赘?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承奉宗庙!你入赘到别人家当上门女婿,你生下的孩子将跟别人姓,你是为人家的祖宗祠堂烧香延续血脉,而你自己家将无后断绝,自己的祖宗祠堂没人烧香礼拜,这在古代是礼法所不容的。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祭拜祖宗宗庙对一个国家都是最重要的事情。

那么对一个家族而言,入赘之人等于抛弃了祖宗,自然会为当时社会所不齿。

但这一切都跟穿越者丁承平无关,他并没有这么大的心理压力,他甚至都不是这个世界的人,还带着穿越者的优越心理。

赘婿,这算啥,孩子姓丁还是姓彭并不重要,只要是自己的孩子那就没问题;至于祖宗宗庙,跟一穿越者谈祖宗宗庙,你确定不是在搞笑?

走出家门,骑上高头大马,手上抱着一只大雁,带着几个傧相和一辆装饰好的迎亲花车,再纠结几十上百号壮汉,大义凛然地上路,直奔三里地外的庄子迎娶“新娘”。

迎亲的人并不仅仅是这几十个汉子,古代嫁娶有所谓的“十里红妆”一说,是彩礼也好,算嫁妆也罢,跟在丁承平身后的首先是两匹押函骏马,不着鞍辔,以青丝做笼头。

然后跟是抬那个放置着杨木楠木礼函的人力轿子,礼函旁边有三名漂亮婢女守着,跟随,在后面抬着的是五色彩缎、大束锦帛、成堆的铜钱、猪羊牲畜、米面粮油、野味猎物、点心水果、奶酪油盐、酱醋葱姜。。。。。。

十里红妆不是丁承平想象中的全是什么金银珠宝,珍贵古玩,大多是生活用品,食物为主,有点像是过年采购,但不管如何这些东西比起现代社会弄几十辆高级轿车上街转圈,似乎更有意思一些。

其实古人嫁娶的十里红妆包含了从人出生到去世的所有东西,包括家具首饰衣物日用品等等,小到洗漱用品,大到衣食住行,连在夫家喝的水也会打好一口井,以示新娘子不靠夫家也能保证生活,是有娘家撑腰的。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红床开路,棺材压阵,生死一世,十里尽显。

这里应该有诗赞曰:

红箱叠作女儿山,

井水棺材生死间。

十里红妆是底气,

一生冷暖娘家担。

喜欢穿越大夏秀诗词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穿越大夏秀诗词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