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夏秀诗词 > 第126章 草料不起眼

穿越大夏秀诗词 第126章 草料不起眼

作者:河马隔壁住MM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14:25:44

如果让丁承平来判断,他首先会排除掉和尚与厨子。

理由是和尚说的信息最完整,也主动拿出了通关文牒;而厨子自称是附近乡镇的人士,这是最容易调查求证,最容易被揭露谎言的说辞,大概率此二人为真。

剩下三位。

游医语焉不详,还希望主动留下,此事有蹊跷。

货郎本就是走街串巷之辈,一般都需要有特别的吆喝声才能吸引到住在院里的街坊乡亲出来买卖商品,此人畏畏缩缩吐词不清着实让人无法理解。

至于说书人,首先外形上来看就鬼鬼祟祟一副蔫坏蔫坏的相貌。

不过据说选择探子时都会挑选那些相貌平凡,一眼看上去就不起眼的人,特殊相貌比如詹姆斯邦德那种帅哥,其实不符合真实的间谍要求,相反普大帝是正儿八经的间谍出身,相貌普通身高一般,外形毫无可取之处,所以这说明说书先生反而不是间谍么?

丁承平在这三人中犹豫半天也无法选择一个答案出来。

当他下定决心打算选择B选项游医时,突然醒悟道,这他妈不是考公务员做题目,没有谁规定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就算是做题,这他妈的也是不定向选择题。

这突然就天塌了,难道这五人中有两个是朝廷探子,又或者是三人,当然,也不能排除五人全是。

卧槽。

这比高考中的不定向选择题更难,因为考试题目能肯定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而现实中的选择或许五个都不是!

去年买了个表!

这让我如何判断?

丁承平屏着呼吸静等罗靖岳会如何断案。

罗靖岳皱着眉头在沉思,也是朝着几人脸上来回巡视。

“监帅,要不要将他们五人分开羁押,细细审问,再派人去核查他们所言真假。”罗靖岳身边的另外一名幕僚提议。

丁承平看了那位幕僚一眼,知道他是罗靖岳族人,虽说只是粗通文字,并未考取功名,还一直被罗靖岳嫌弃没有文化,但说出来的法子确实极为稳妥,反正此时丁承平也想不出更好的方法。

只见罗靖岳大手一挥,声音响亮的说道:“不用如此麻烦,全部带下去,砍了,一了百了。”

“是,遵命!”

丁承平大脑有些宕机。

不是,还可以这样操作?这算不算破坏了游戏规则?

你要都是如此草率,嫌疑人等一个不审直接全部拉出去砍头,这让后世的那些悬疑片,侦探片,还怎么拍?

或许是见丁承平神色有异,罗靖岳开口问道:“丁兄可有异议?”

“没,没有,甚好,这样处置干脆利落又不耽误时间,省时省力省心,我完全同意。”

“好了,别浪费时间在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上,我们来商讨正事。”

丁承平看了一眼那些被士兵拖下去的几名嫌疑人,每个人都在恐慌的高喊自己不是间谍,是冤枉的,希望大人明察。

但在“大人”眼里,他们几人中谁是间谍,是否冤枉,甚至他们的性命都不重要,也不会浪费时间去处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大人”的眼里只容得下“大事”。

而如今事关青巾军的大事只有一件,那就是如何面对朝廷派来的两万水军。

“据最新得到的消息,朝廷水师兵分两路,一路朝着黔州而去,一路朝着靖州而来。”罗靖岳看了一眼众位义军首领。

听到朝廷依旧是分兵前进,在场的首领们都长舒一口气。

“如今我义军在黔州尚控制着六座县城,且分布在东南西北各个方向,而在靖州算上晃县尚存三个县城,我已经通知卫县的守军放弃城池,连夜赶到晃县来,算上他们的几千士兵,如今我晃县周围聚集有七万士卒,其他地方溃败的义军也在源源不断往晃县赶来,而敌人最多只有万余人。”

“那就简单了,先把朝廷这一万士兵干掉,然后再等去黔州围剿的朝廷士兵过来,这样我们以逸待劳,必胜。”有义军首领立马接话道。

“对,我们足足有七万人还怕他个锤子,而且又不需要跟他们拼水战,这回咱们让朝廷军队也看看我们的厉害。”

“就是,让他们也尝尝咱们的厉害。”

“干翻他们。”

众人都很兴奋,似乎此战必胜一样。

丁承平没有表态,但也能感受到他们的满腔热情。

“监帅,不知道朝廷军队什么时候来,但是粮草你得给我备足,昨日我的弟兄就吃了一顿饭,这可不行;还有草料,这才四月天,近期还在下雨,总不能让我的士卒全部就躺在泥地里吧,我今日来县衙也是为我的部下争取粮草来的。”

“对对,监帅,这几日我们那边也粮食供应不足,草料也缺乏,我们也需要。”

“俺也一样。”

各路义军指挥都在向罗靖岳开口要粮要草料。

俗话说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孙子兵法》也有明训:“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粮食是用来填饱肚子的,这自不用说;但草料也如粮食一样重要,丁承平以前是真想象不到。

人吃粮食,马吃草料。

尽管青巾军的部队中几乎没有战马,但依然需要大量草料。

因为运输粮食的环节也有着牛、驴、骡子之类的牲畜,它们是需要食用草料的。

其次就如刚才一位义军首领所言,他的将士需要草料铺在地上睡觉,天冷的时候,也会堆积草料覆盖在身上作为被子,甚至就是直接被士兵裹在身上御寒。

冬日里,大夏朝很多买不起棉絮的农村百姓,就是靠裹着杂草来御寒过冬。

杜甫写过“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的诗句。

杜甫可不是李白,写诗喜欢用夸张的写法,他的诗更偏向写实,说明当古代很多人盖的就是“布衾”。

而“布衾”,就是两层布中间夹着各种“草料”的简易版棉被。

这真是:

草料不起眼,

军中不可缺,

牲畜食不尽,

士兵裹它眠。

喜欢穿越大夏秀诗词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穿越大夏秀诗词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