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兄没有什么想说?”罗靖岳盯着他的眼睛问道。
“我应该说什么?”丁承平反问。
“这两条信息对我义军来说算是天大的好消息,兄弟不觉得?”
“罗兄将你收到的消息都说出来,汇总之后再来讨论利弊,我现在主要是对外头的情况不了解,分析不出来哪些有价值哪些没有价值。”
罗靖岳反而一懵,因为他没想过要让丁承平来分析些什么,只是想着找个人说说话解闷,但这些事情又不能让太多外人知道,丁承平是他觉得最适合的倾诉对象。
但既然都这么说了,罗靖岳思索了下脑海里近些日子收集到的情报,然后一一讲述了出来。
罗靖岳收到的消息混乱且杂碎。
大多是其他城池的义军占领新城之后的炫耀与吹嘘。
反正是听得丁承平头昏脑胀。
“罗兄,能不能告诉我如今真正听你们罗家号令的义军有哪些,已经占据了哪些城池?实力情况如何?”丁承平问道。
“怎么说呢,此时大家都积极响应我们青巾军的号召,很多城池说是奉我们为领袖,而且也旗帜鲜明的打着我们的旗号,但我估计指挥不动他们。”罗靖岳认真的说。
“那能指挥得动的有多少?”
“前些日子,我让黔州6个城池的义军北上进入通州地界,因为我罗家主力在追击狗太监,我想让他们去接应并且制造混乱,口头上他们都同意派遣部队前往,但实际都是在横向周边发展,并没有派人北上。”
“所以我才想知道有多少人是能听你们指挥的,总不能除了你们罗家族人组成的几支部队,其他人都听调不听宣吧。”丁承平问道。
“也不尽然,同样是黔州那六个城池的义军, 前两日让他们分兵往洪州发展,今日收到情报,他们已经列装出发正在奔赴洪州的路上。”
丁承平听懂了,“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命令符合他们的利益所在,他们愿意听,如果不符合就不理你的政令。”
“大概是,通州距离京师更近,而且近日传闻朝廷指派了大将军齐伯言担任吊州、通州二镇节度使,将会率领水军两万前往通州平叛。”罗靖岳说道。
“朝廷终于派兵了,就指派了这一支部队?”丁承平的注意力都在这条消息上。
“如今得到的消息是只有齐伯言这一支军队前来平叛,边军无法调动,因为赵国与武国似乎也正蠢蠢欲动。”
“如今这支军队已经到了何处?”
“不知,我们收到的是十几天前的消息,当时是朝廷刚下旨让齐伯言领军平叛。”
“也就是说,或许此时他已经突袭了通州某县城我们也尚未知晓对吧。”丁承平说道。
“有这种可能,消息的传递一向都赶不上实际发生的进度,消息大多是走水路而来。”
这就让丁承平很郁闷,他最受不了的就是情报信息传递的滞后。
打仗打的就是信息差,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你如何做出应对措施?如果自己能有上帝视角就好了。
“丁兄是有何良策?”见丁承平一直在眉头苦思,罗靖岳追问道。
丁承平苦笑起来:“我什么情况都不知道哪来的对策。”
罗靖岳默不作声。
“罗兄,如果真想成事,一定要建立情报网络,而且是一个高效便捷的情报网络。”
“那如何建立这样的情报网?”
“这说起来就复杂了,但简单来说,咱们如今占据的每一座城池需要有人搜集信息,然后敌军的主要城池也要有人搜集信息,在每座城池把信息整理归纳之后,再设计一条最方便快捷的线路将信息传递到你的手中。”
罗靖岳不置可否,“还有么?”
见他没什么表示,或许是自己刚才所说的太过于粗浅,人家早已经是如此运作。
“还有就是搜集的信息需要整理归纳,不是听到什么八卦新闻就需要往回传递,像刚才你说的很多就是无用信息,什么三日前占据某城,然后杀敌多少,斩头多少,其实这些都不重要。”
“那什么重要?”罗靖岳也是懂得捧哏的。
丁承平思索了一会之后:“就目前我们的实际情况来看,四类情报最为重要——已经占领的各县城钱粮数、各县城驻军数、各县城高级指挥官的忠诚度,以及敌军下一步的行动路线;而且在钱粮驻军包括高级指挥官忠诚度问题上,不仅仅是需要掌控自己的,也要了解敌军的。”
罗靖岳皱了皱眉头,“这个不太好掌握,主要是我们起事时日尚短,之前又没有在这方面有所布置,想要获取这类情报必须是在对方军中混成嫡系方可,比如晃县的钱粮草垛情况,我都是安排的绝对亲信去点数统计,一般人不会知晓,也不会知道我安排谁去做的这些事,这类情报几乎无法获得。”
“自己的人混不成嫡系,那就想办法拉拢对方的人,无论是花银子还是色诱,总要想办法获知这些情况,如果连这些信息都掌握不了,你还打什么仗。”丁承平似乎说话有些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