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熔金,泼洒在蜿蜒曲折的海岸线上,将汹涌拍岸的浪涛也染作一片橘红。
咸腥湿润的海风打着旋儿,裹挟着渔歌号子与隐约的喧嚣,拂过苏明冷峻的侧脸。
他玄色衣袍上那些繁复神秘的符文,在灵力不经意的流转下,悄然泛起幽微的蓝光,如同夜幕初临时天幕上最先亮起的几颗星辰。
“苏明,你看!”
姜若兰的声音带着少女特有的清亮,她指着前方炊烟袅袅处,一袭淡粉色长裙被海风吹得紧贴身形,勾勒出纤细的轮廓。
她腰间悬着的小小药囊,也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摇晃。
“好热闹的村子,那香味...是刚出海的鱼鲜吧?”
她小巧的鼻翼翕动,脸上满是期待。
前方正是琉璃村。
村子依着半月形的天然港湾而建,数百户人家的屋舍大多以浅色的珊瑚石垒砌,屋顶覆着厚厚的海草。
此刻,港湾内桅杆林立,归航的渔船正密密麻麻地挤在码头上。
渔获卸下的撞击声、渔民们粗犷的吆喝声、孩童追逐嬉闹的笑声、还有空气中那浓得化不开的、混合了新鲜海产与炭火炙烤的霸道香气,共同织就了一幅喧嚣而充满生气的海滨渔村图卷。
“确是个歇脚的好去处!”
子无双白衣胜雪,腰间斜挎的翠玉长笛温润生光。
他气质清冷,目光扫过这喧闹的渔村,如同幽谷深潭映照红尘,不起波澜。
他微微颔首,声音如玉石相击。
“连日奔波,在此修整一夜再赴星轨琉璃海,甚好!”
叶启灵走在苏明身侧,月蓝色的长裙裙摆上,精致的红色花纹在夕阳余晖下仿佛流动的火焰。
她腰间的蓝色丝带随风轻扬,更衬得身姿灵动飘逸。
她望着港湾里鳞次栉比的渔船,以及船头悬挂的、用以吸引深海鱼群的奇异琉璃灯盏,那些灯盏在渐浓的暮色里开始次第点亮,散发出或幽蓝、或淡紫、或柔绿的光晕,将海面映照得如梦似幻。
“这琉璃灯...光芒流转不息,似有微弱灵力牵引,倒与村名相合!”
四人随着人流踏上码头的木质栈道。
栈道在脚下发出“吱呀”的呻吟,混杂着海浪的拍打声。
迎面扑来的海腥味里,那股勾魂摄魄的鲜香愈发浓烈。
栈道两侧,简易的摊棚早已支起,炉火熊熊。
摊主们熟练地翻动着烤架上的鱼虾蟹贝,油脂滴落炭火,发出“滋啦”的爆响,腾起阵阵带着焦香的烟雾。
巨大的铁锅里,奶白色的鱼汤翻滚着,咕嘟咕嘟冒着泡,鲜美的气息几乎凝成实质。
“几位小友面生,是头一回来我们琉璃村吧?”
一个面色黧黑、笑容憨厚的中年渔夫热情地招呼着,他面前的炭炉上,几条银鳞闪闪、肉质肥厚的大鱼正被烤得表皮焦黄酥脆,香气四溢。
“尝尝刚上岸的‘琉璃银梭’?这鱼离了琉璃海的水,半个时辰内不烤熟,鲜味就散了大半!配上我们村里特酿的‘海魄烧’,那滋味,神仙不换!”
姜若兰的眼睛立刻亮了,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装零钱的小荷包,又求助似的看向苏明。
苏明目光扫过那烤鱼,鱼肉雪白细嫩,油脂丰盈,确实引人垂涎。
他微微颔首,算是应允。
“好嘞!”
渔夫手脚麻利地取下烤鱼,用宽大的海草叶子托着,又从小泥炉上温着的陶壶里倒出四碗清澈却散发着浓烈酒香的液体。
“小友们请坐!尝尝鲜!”
四人就在摊子旁简陋的木桌边坐下。
烤鱼入口,外皮焦香酥脆,内里鱼肉鲜嫩得入口即化,带着大海特有的甘甜。
那“海魄烧”看似清冽如水,入口却如一道火线直冲腹中,旋即化作暖融融的热流散开,驱散了海风的湿寒,更将鱼肉的鲜美提升到了极致。
“果然名不虚传!”
姜若兰满足地眯起了眼,小口啜饮着烈酒,脸颊很快飞起两朵红云。
子无双也微微动容,仔细品味着酒中那股独特的、仿佛浓缩了海洋精华的烈性。
叶启灵则对盛酒的海螺杯产生了兴趣,指尖萦绕着一丝极淡的青色木灵之气,轻轻拂过杯壁,似乎在探查其材质。
唯有苏明,在品尝美食的同时,幽深的目光如同无形的网,悄然撒向四周。
喧嚣的人声、鼎沸的烟火气之下,他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些异样的碎片——
几个倚在船舷边修补渔网的老渔民,交谈时目光躲闪,神色间带着难以言喻的忧虑和恐惧。
两个抬着沉重鱼获篓子的精壮汉子,手臂肌肉虬结,行走间却显得步履虚浮,仿佛被无形的重担压垮了腰。
更远处,村口那栋明显比其他屋舍高大、气派许多,宛如一座小型堡垒的青石宅院门口,两个身着劲装的护院神情肃杀,目光如鹰隼般警惕地扫视着每一个靠近的路人。
那宅院高墙深垒,飞檐下悬挂着数盏硕大的琉璃风灯,灯罩上似乎还铭刻着某种防护符文,在暮色中流转着微弱但稳定的灵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