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黑风高,正是杀人之夜,亦是窥秘之时。
亚马逊雨林上空万米之处,云层稀薄,空气凛冽如刀。张一凡负手立于鱼肠剑罡之上,周身笼罩着一层无形的星辰护罩,将稀薄的空气与刺骨的严寒隔绝在外。下方的大地,被无边的黑暗与厚重的云层覆盖,唯有偶尔云层缝隙间,才能窥见那片广袤雨林模糊而狰狞的轮廓。
他摒弃了所有现代科技的辅助,此刻,他自身便是最精密的人形侦察卫星。
双眸之中,淡金色的星辉缓缓流转,《周天星辰衍道经》运转到极致,将目力提升至超凡境界。与此同时,筑基中期的庞大神识,如同无形的巨大雷达波,以他为中心,朝着下方那片特定的区域——那三座呈“品”字形分布的沉寂火山,缓缓覆盖、渗透下去。
目力与神识,相辅相成,构成了他独一无二的“高空之眼”。
起初,映入眼中的,只是一片再自然不过的热带雨林景象。茂密的树冠连绵起伏,在夜风中如同墨绿色的海洋。内格罗河的支流在火山之间蜿蜒,如同黑暗中闪烁的微弱丝带。
但很快,不和谐之处开始显现。
在中间那座火山的北坡,靠近山巅的区域,大片植被的颜色在神识的细致感知下,呈现出一种极其细微的、不自然的均匀绿色。
与周围雨林那种杂乱却充满生机的绿意相比,这片区域的绿色缺乏层次感,仿佛被精心喷涂过。“高仿生伪装网。” 张一凡心中立刻得出结论。这网不仅能骗过卫星和高空侦察机的光学镜头,甚至能一定程度上干扰红外探测。
他的神识如同最细腻的砂纸,继续打磨着这片区域。
在山腰一处被藤蔓几乎完全覆盖的悬崖壁上,他捕捉到了极其微弱的、规律性的空气流动。这种流动并非自然风造成,更像是……“隐蔽的通风换气系统。” 气流被刻意分散、减速,出口处还模拟了天然岩缝的形态,若非他神识足够强大敏锐,根本无从察觉。
紧接着,是能量波动。
在右侧那座火山的山脚丛林中,一丝稳定而持续的热源与电磁波动被他锁定。波动被很好地屏蔽了,但无法完全掩盖。“地热发电站,或者大型备用发电机群。” 这为基地提供了几乎永不枯竭的能源,也解释了为何基地能在此地长期隐秘运行。
他的目光投向那片伪装网覆盖的核心区域,试图穿透那层屏障,看清下方的具体结构。然而,一层强大的能量干扰场存在于伪装网之下,极大地阻碍了神识的深入探查。
只能模糊地感知到下方存在巨大的空洞和大量生命气息,以及若干个体内蕴含着远超雷索那般驳杂却强大的能量反应。
“果然有强力屏蔽。” 张一凡并不意外。若基地核心如此轻易便被窥探,那反倒奇怪了。高空侦察只能获取宏观情报,细节还需抵近确认。
他记下了所有异常点的精确位置、通风口的气流模式、能量源的大致强度。随即,剑光悄无声息地一折,如同融入夜色的流星,向着下方广袤的雨林俯冲而去。
……
当双脚踏足湿润而充满腐殖质气息的林地上时,张一凡已将自身气息收敛至与周围环境无异。他如同一个真正的幽灵,在黑暗密林中穿梭,向着品字形火山区域的核心潜行。
这里,是比高空俯瞰更为凶险的死亡禁区。
雨林的喧嚣——蛙鸣、虫嘶、夜行动物的窸窣声——此刻在他耳中,却形成了一种奇异的“背景噪音谱”。任何不属于这自然谱系的声音或振动,都如同黑夜中的萤火虫般显眼。
前行不到一公里,他的脚步倏然停住。
前方,几根看似自然垂落的“藤蔓”,以一种极其轻微的、近乎无法察觉的高频率持续震动着。这不是风吹的摇曳,而是内部有某种纤维在传递着细微的声波。“光纤震动传感器。”
它们如同蜘蛛布下的感应丝,任何物理触碰都会立刻触发警报。张一凡身形如烟,足尖在厚厚的落叶上轻轻一点,便已从这些“藤蔓”的缝隙间飘逸穿过,未触及分毫。
继续深入,一阵阵富有节奏的“咕咕”声传来,模仿的是某种夜行鸟类的叫声,几乎可以假乱真。但在张一凡的神识感知下,这声音的波形过于完美和规律,缺乏生物叫声应有的微妙变化。
“声波运动探测器。” 它持续发射着特定频率的声波,通过分析回声来探测移动物体。张一凡周身星辰之力微微流转,在体外形成一层无形的隔音屏障,同时步伐节奏变得无比诡异,时快时慢,时停时走,完美地融入了自然环境的声波反射之中,未曾激起探测器丝毫异动。
空气中,开始弥漫起一股若有若无的、带着辛辣气息的特殊信息素。这种气味对人类嗅觉而言几乎无法察觉,但却能有效地驱赶大部分雨林野兽。
同时,它也是一种生物标记,若有未经“信息素认证”的生物闯入,监控系统便能通过空气中信息素浓度的异常变化来发出警示。“生物信息素标记。” 张一凡屏住外呼吸,转为绵长的内息循环,周身毛孔闭合,将那无形的标记隔绝于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