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逃荒,狗都不逃!苟在深山种田忙 > 第141章 林大山回村

祁老得知村里收留了一群孤儿后,特意前来探望。

当祁老看到那些衣衫褴褛,却已经被照料得干干净净的孩子们时,这位饱读诗书的老先生不禁红了眼眶。

善哉!善哉!

祁老连声赞叹,颤抖的手轻抚着一个孩子的头顶,林家村此举,实乃仁义之举啊!老夫行走四方多年,见过太多世态炎凉,能在乱世中如此行善的,实属罕见。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林家村有大造化。

祁老对老村长深深一揖:林村长,贵村能有如此胸襟,老夫佩服之至!

然而,这三十多张新添的小嘴每天都在消耗粮食,山谷中的粮食储备再次告急。果然,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不是空穴来风!

村里储备的青岗子、山药和葛根几乎已经见底。

虽然此时正值野菜繁盛的季节,漫山遍野都是可食用的野菜,但光靠野菜终究难以维持体力。

老村长急得嘴角都起了燎泡,整日在祠堂前踱步。

就在众人愁眉不展之际,这天晌午,在油桐林施工的村民突然发现远处的河面上出现了熟悉的船影。

是画舫!商队回来了!一个眼尖的林姓年轻人激动地大喊。

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全村。正在劳作的村民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朝着新修的码头涌去。

新建的码头宽敞平整,混凝土路面在阳光下泛着青灰色的光泽。

与从前那个泥泞不堪的旧码头相比,简直判若两地。

妇女们搀扶着老人,孩子们蹦蹦跳跳,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期待的笑容。

苏荷正在教新来的孩子们辨认野菜,听到消息时手中的篮子地掉在地上。她愣了片刻,随即提起裙角就往码头跑去,连平日里最注重的温柔都顾不上了。

当画舫缓缓靠岸时,站在船头的林大山第一眼就看见了人群中的妻子。

四目相对的刹那,苏荷的眼泪夺眶而出。这一个多月的担忧、思念、恐惧,在这一刻全都化作了滚烫的泪水。

大山……她哽咽着,竟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林大山快步跳下船,也顾不得众目睽睽,一把将妻子拥入怀中:对不住,让你担心了。这一路耽搁了些时日……

苏荷伏在丈夫肩头,泪水浸湿了他的衣衫。她紧紧抓着他的衣袖,仿佛生怕这只是一场梦。

这时,商队的其他成员也陆续下船。林大金望着焕然一新的码头,惊讶得合不拢嘴:这、这还是咱们村的码头吗?

可不是么,平整的混凝土地面,整齐的石阶,甚至连拴船的桩子都换成了崭新的石桩。若不是远处那熟悉的围屋依然矗立,他们几乎要以为走错了地方。

这都是小薇带着大家修的。王老伯自豪地解释道,不止码头,连村里的路都铺上混凝土了。

更让商队震惊的是,当他们搬运货物时,发现这新修的码头竟是如此便利。

平坦的路面让推车畅通无阻,宽敞的场地可以同时容纳多人作业,再也不用担心货物会被泥泞弄脏。

这次商队带回来的收获颇为丰厚:五艘乌篷船上装满了各种物资。

最让人欣喜的是那一袋袋粮食,粗略估算至少有一千多斤。除此之外,还有村民们急需的盐巴、布匹、针线等生活用品。

最让村民们激动的是那些活蹦乱跳的家禽苗:叽叽喳喳的小鸡、摇摇摆摆的鸭仔、在木桶里游动的鱼苗,还有毛茸茸的小兔崽。

以后咱们也能经常吃肉了!一个孩子兴奋地喊道,引得大人们会心一笑。

在林大山的指挥下,村民们齐心协力,很快就将货物全部搬运到围屋前的空地上。按照事先制定的规矩,林大山取出账本,开始按采购清单分发物资。

林大河,这是你家要的盐和布匹,总共一两二钱。林大金一边称重一边报数,之前预付了二两,这是找零。

“王铁柱,这是你家要得粮食和布匹,还有铁器,一共一两八钱银子,之前付了一两半,还差三百铜钱。”

王铁柱从人群里走了出来,有点局促道:“大山兄弟,我……我们家现在没有三百文。能不能……能不能从在作坊干活的工钱里扣?”

林大山毫不犹豫回到:“没有问题!大家拿不出那么多银子,都可以在工钱里扣。”

林大山知道,王姓村人一路逃难过来,每家银子都不宽裕。而林姓村人每家都存银上万。便想着照顾王姓村人。

王铁柱家领到了期待已久的铁锅,高兴得合不拢嘴:这下做饭可方便多了!

对于那些家禽苗,林大山采取了现银交易的方式。想要饲养的村民可以用存下的工钱购买,这样既能照顾王姓村人,又能将买家禽垫付的银子回笼资金。

我要十只小鸡!四只兔子!花婶子迫不及待地举着银钱。

最终结算下来,除了分发各家的物资外,还剩余五百多斤粮食。这些粮食被列为村中公储,专门用于接济鳏寡孤独和应急之需。

这批粮食的到来,正好解了收留孤儿后的燃眉之急。

林大山开始汇报此次出行的收获。

这次带去的山货卖了一千二百两银子,林大山翻开账本,声音洪亮,采购公用的粮食和家禽花了三百两,各家兑换家禽收回八十两。扣除其他开销,还结余九百五十两。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按照咱们之前的约定,这半年在山货作坊干活的工钱也该结算了。

围屋里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地听着。

工钱最多的林家老四,共二十五两;最少的也有八两。林大山念出一串名字和数字,王姓村人因为入村时间短,工钱是林姓村人的一半,还望理解。

王老伯连忙起身:应当的,应当的。能在这么短时间里挣到这些钱,我们已经很知足了。

最后,林大山宣布:剩余的银钱将存入公账,年底按股份分红。

村民们领到工钱时,个个喜笑颜开。这些实实在在的银钱,不仅解决了眼前的生计问题,更让他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