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沪上银窟龙虎斗 > 第259章 世界的“中国课”

沪上银窟龙虎斗 第259章 世界的“中国课”

作者:凌尘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6 12:42:28

2037年初春,北京首都机场的舷梯旁,非洲某国央行代表团团长卡玛拉·恩戈齐盯着沈逸风的胸牌,目光锐利:“沈局长,我们带着疑问而来——中国的普惠金融,真能复制到我们那片土地吗?”

沈逸风接过她的行李箱,笑着指了指远处的舷窗:“答案不在会议室,在大凉山的彝寨里。”

四个小时后,越野车碾过四川大凉山的盘山公路。

卡玛拉摇下车窗,山风卷着索玛花的香气涌进来,她望着窗外层层叠叠的梯田和错落的彝寨,眉头仍拧着:“你们的经验,能适配我们的部落经济吗?”

“先看。”沈逸风递过一瓶水,“金融的根,扎在人心里。”

车停在“阿依村”口。

村口的老槐树下,几位彝族阿婆正围着石桌,手里攥着手机。

沈逸风走近,听见她们用彝语念叨:“娃在广东打工,这个月生活费该转了……”

“阿莫奶奶,今天又给孙子转钱?”随行翻译小杨笑着搭话。

78岁的阿莫奶奶抬头,脸上的皱纹堆成花:“手机银行好啊!以前要走二十里山路去镇上汇款,现在点两下,孙子的微信就响了!”

她点开手机,屏幕上是简化的彝语界面,“存取款、转账、查余额,全认得!”

卡玛拉凑过去,盯着阿婆的手机:“这是……专门为彝族设计的?”

“不是专门设计,是‘生长’出来的。”沈逸风解释,“我们推广移动支付时,发现很多老人不识汉字,就用彝语语音交互;

偏远村寨没信号,就建‘金融微站’,用卫星通信保障转账;

信用体系更是结合了‘德古’(彝族调解员)的评价——借钱不还的,在婚礼上都抬不起头。”

下午的交流会上,卡玛拉翻看着沈逸风带来的“中国普惠金融经验包”,指尖停在一张照片上:

大凉山深处,一个背着竹篓的少年,用手机银行给山外的老师转学费。

“这是?”她抬头。

“这是‘金融知识进彝寨’的成果。”沈逸风调出视频,“我们培训‘金融明白人’,让他们带着手机银行、征信手册走村串户。

你看,这孩子以前觉得‘借钱丢人’,现在知道‘合理借贷能圆大学梦’。”

卡玛拉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移动支付 方言交互”“信用体系 民族习俗”“金融教育 在地化传播”……

她抬头提问:“我们的部落分散,银行网点少,你们的‘微站’模式能复制吗?”

“能,但要‘变形’。”沈逸风打开另一份资料,“比如你们的部落有长老议事传统,可以把‘金融微站’设在长老家;

你们的语言有独特语法,APP就加方言语音包;

你们的借贷习惯是‘熟人担保’,我们就把‘德古’纳入信用评估体系。”

会议室里,卡玛拉的眼睛越来越亮。

她翻到经验包的最后一页,上面写着:“金融普惠的本质,是让每个具体的人,都能触达金融服务。”

离别的清晨,阿莫奶奶往卡玛拉的包里塞了把炒黄豆:“姑娘,回去教你们国家的人用手机银行,让娃们都能收到家里的钱!”

卡玛拉抱着包,眼眶泛红。

她握着沈逸风的手:“以前我们总觉得,普惠金融是大银行的‘大工程’。

今天才懂,中国经验里藏着‘小而美’的智慧——它不追求覆盖所有角落,而是让每个需要的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入口。”

越野车驶离村寨时,沈逸风望着后视镜里逐渐模糊的彝寨,想起卡玛拉在交流会上的话:“我们要把中国的‘金融微站’,变成非洲部落的‘希望站点’。”

他知道,这堂“中国课”没有终点。

当大凉山的手机银行在非洲草原响起,当彝族的信用故事在亚马逊雨林流传,中国金融的经验,正化作世界金融的养分。

喜欢沪上银窟龙虎斗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沪上银窟龙虎斗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