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春的上海,梧桐新绿爬满外滩。
联合银行总行董事长办公室里,沈逸风将一份《关于设立专业财务公司的可行性报告》推给副行长:“老周,国企改革卡在哪儿?卡在‘钱从哪儿来’‘钱怎么用’。”
“咱们得搞‘精准滴灌’——成立财务公司,专门给大企业搞融资、做理财,不能再让银行‘一刀切’放贷。”
副行长翻着报告,眼睛发亮:“您说的对!上次去宝钢调研,人家厂长说‘要是有个懂钢铁行业的财务公司,设备升级贷款能省一半流程’。”
三个月后,浦东新区一栋灰白相间的小楼前,挂起了“沪海财务有限公司”的铜牌。
开业典礼上,宝钢财务总监张宏握着沈逸风的手,感慨万千:“以前找银行贷款,得填十张表,等半个月。”
“现在财务公司的人带着方案上门——知道我们要建冷轧线,直接设计了‘设备融资租赁 流动资金贷款’组合,利率还低两个点!”
沈逸风对着围观的国企代表们举起话筒:“金融创新不是玩花活,是给实体经济‘量体裁衣’。”
“就像裁缝做衣服,得先量肩宽腰围,再选料子做工——财务公司,就是给大企业做‘金融西装’的裁缝!”
当天下午,财务公司会议室里,张宏摊开宝钢的技改计划书:“我们想引进德国轧机,可首付要三千万,自有资金不够。”
财务公司经理陈凯推了推眼镜:“张总,我们有办法——用你们的应收账款做质押,再联合银行做‘银团保理’,首付压力能降到一千万。”
“另外,设备投产后,还能帮你们做‘碳减排收益权质押贷款’,把环保指标变成现金流。”
张宏拍腿大笑:“这哪是借钱?是帮我们把‘死资产’盘活了!”
与此同时,监管部门的小会议室里,评估组专家老吴盯着财务公司的风险评估报告:“沈行长,他们做的‘供应链金融’,杠杆率控制在1:8,风险准备金提了15%——这比传统银行还严!”
“严点好。”沈逸风翻着报告,“创新不是踩红线,是戴着镣铐跳舞。”
“财务公司的每笔业务,都得能说出‘风险在哪’‘怎么防控’——这才是可持续的。”
傍晚,沈逸风站在财务公司顶楼,望着黄浦江上往来的货轮。
陈凯拿着首月业绩表进来:“沈行长,我们这个月做了八笔业务,服务了五家国企,融资额两亿五千万——没一笔逾期!”
“不错。”沈逸风笑了,“但更要看明年——等他们能帮企业做‘跨境资金池’‘利率互换’,才是真本事。”
他转身在黑板上写:“金融创新,要‘贴着实体走’,更要‘盯着未来看’。”
离开时,晚风裹着江水的咸涩。
沈逸风知道,这不是终点——下个月,上海要办国际金融论坛,外资机构要来谈合作。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笔记本,上面记着:“创新不是终点,是起点。要让中国的金融机构,既能服务本土企业,也能接轨国际规则。”
远处的陆家嘴,东方明珠的灯光次第亮起。
沈逸风加快了脚步,他知道,金融的江湖永远在变,但“服务实体、稳健创新”的根,永远不会变。
喜欢沪上银窟龙虎斗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沪上银窟龙虎斗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