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风是在一个清晨接到华北情报的。
电报内容不长,却像一记响亮的耳光。
日军在华北占领区,公然发行了一种名为“大东亚庄票”的货币,其样式、尺寸,甚至票面上“农民扶犁”的图案,都与卫国钱庄的庄票如出一辙。
唯一的区别,是将“耕者有其田”的红色印章,改成了“皇军恩赐”四个黑字。
“狗胆包天!”阿福一拳砸在桌子上。
沈逸风却异常冷静。
他立刻致电陈博士:“立刻分析伪票材质,我要知道它的骨头是什么做的。”
陈博士的回电来得很快,只有短短一行字,却让整个设计室陷入一片死寂:
“伪票用回收旧银铸造,含银量不足百分之三十。票纸为劣质再生纸,一搓就掉渣。”
同一天,延安的窑洞里,林婉清的声音通过无线电波,响彻了整个沦陷区的上空。
她没有慷慨陈词,只是平静地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农夫,辛苦一年,用汗水换来一张‘皇军恩赐’的票子。他以为能换来粮食,却发现这票子连一粒米都买不到。因为它不是钱,是废纸。是侵略者印出来,妄图吸干我们最后一滴血的废纸!”
她的声音冷静而有力,穿透了封锁线,传到了北平、天津、太原的每一个角落。
“同胞们,买伪票,就是资敌!用伪票,就是助纣为虐!我们要让这张‘皇军恩赐’,变成‘皇军耻辱’!”
华北的乡间小路上,一场自发的抵制运动,像野火一样蔓延开来。
农民们不再沉默。
他们举着自己珍藏的、还带着墨香的卫国庄票,聚集在乡镇的集市上,对着伪军的岗哨高喊:“不买皇军的假票!我们只认‘卫国’!”
伪军士兵端着枪,试图驱散人群,却被愤怒的农民团团围住。
一个胆大的老农走上前,将一张“大东亚庄票”扔在地上,用脚碾了碾:“这就是你们‘皇军恩赐’?连俺家茅厕的草纸都比它结实!”
人群爆发出哄堂大笑。
更多的农民效仿,将手中的伪票撕碎、踩烂,甚至扔进了路边的河沟里。
浑浊的河水里,漂着一堆堆印着“皇军恩赐”的废纸,像一场可笑的葬礼。
在石家庄的日军司令部,军官们气得暴跳如雷。
他们发现,伪票发行才半个月,就已经被市场彻底唾弃。
粮行拒收,商铺拒用,连伪政权的公务员都偷偷把伪票往厕所里扔。
整个华北的经济秩序,因为这张“皇帝的新衣”,陷入了一片混乱。
“报告!华北商民自发抵制‘大东亚庄票’,伪币流通率不足三成!再不收回,恐引发更大规模民变!”情报官跪在地上,头也不敢抬。
日军指挥官看着窗外飘着的“皇军恩赐”伪票,脸色铁青。
他知道,林婉清的广播和沈逸风的庄票,联手导演了一场完美的舆论绞杀。
“传我命令,”他咬牙切齿,“收回所有流通的伪币,就地销毁!”
黄河边,一个伪军士兵正将一捆捆伪票倒进湍急的河水里。
他看着那些印着“皇军恩赐”的纸片被冲走,忽然蹲下身,哭了起来。
他想起了家乡的母亲,想起了母亲曾告诉他,长大要做个有骨气的人。
而今天,他却在帮着侵略者,推行一堆毫无价值的废纸。
远在上海的设计室里,沈逸风和林婉清通完电话。
“我们赢了,”林婉清的声音带着疲惫,却充满喜悦,“民心,才是最坚固的防线。”
沈逸风望着窗外黄浦江的波涛,点了点头。
华北的这场“伪庄票闹剧”,以日军的狼狈收场。
但这不仅仅是一场货币的胜利,更是一场信念的胜利。
它证明了,无论侵略者如何模仿,都无法复制一个民族对家园的信念和对自由的渴望。
伪票终将腐烂,
但“卫国”二字,
已经刻进了这片土地的,
每一寸肌理。
喜欢沪上银窟龙虎斗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沪上银窟龙虎斗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