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寂。
踏上“蓬莱舟”甲板的瞬间,外界的喧嚣、海风的呼啸、乃至“原型零”的威胁,都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瞬间抹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万古长夜般的寂静。空气凝滞,时间仿佛在这里失去了流速,只剩下脚下古老木板细微的吱呀声和自己心脏擂鼓般的跳动。
林默和顾知行站在空旷的甲板上,警惕地环顾四周。
这艘船巨大得超乎想象,与其说是船,不如说是一座漂浮的宫殿群。楼阁重重,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样式古朴苍劲,绝非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风格所能概括。但一切都被厚厚的灰尘覆盖,蛛网密布,透着一股被时光遗忘的腐朽气息。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旧书卷和某种奇异木质混合的味道,并不难闻,却更添诡异。
没有风,船帆却无风自动,缓缓鼓荡,牵引着这艘巨舰在无边无际的灰蒙蒙雾气中无声滑行。雾气之外,是一片混沌,看不到天空,也看不到海水,仿佛航行在虚无的夹缝里。
“这里的时间流速……似乎与外界不同。”顾知行凝神感应片刻,脸色凝重,“空间结构也极其怪异,我的阵法感应受到极大干扰。”
林默点头,他的净眼术在这里也受到了严重压制,视野范围不足十丈,再远处便是浓郁的、阻隔一切探查的灰雾。魂灯在识海中静静悬浮,光芒稳定,与这艘船的气息隐隐共鸣,带来一丝微弱的安全感。
“我们得找个地方藏身,并检查伤势。”顾知行低声道。两人都伤得不轻,急需休整。
他们沿着甲板,小心翼翼地向船楼方向摸索。甲板上散落着一些腐朽的木桶、断裂的缆绳,还有一些造型奇特的、非金非石的器皿碎片,上面刻着无法辨认的符文。
推开一扇虚掩的、布满虫蛀的雕花木门,他们进入了一座类似主厅的舱室。舱内空间开阔,陈设华丽却破败,桌椅倾覆,地毯腐烂,墙壁上挂着一些早已褪色、画面模糊的卷轴,似乎描绘着仙山楼阁、珍禽异兽的景象。
在舱室一角,他们找到了一个相对完整、靠墙的卧榻。顾知行立刻盘膝坐下,吞服丹药,运功疗伤。林默则强撑着疲惫,在门口布下几个简易的预警禁制——虽然不知对这艘诡异的船是否有用。
做完这一切,林默也瘫坐在榻边,运转心法,引导魂灯微光滋养伤体。同时,他再次尝试与“星核碎片”沟通,但碎片沉寂无声,似乎与这艘船所在的奇异空间格格不入,或者……在之前的空间风暴中受损了?
几个时辰后(在这里,时间感变得模糊),两人的伤势暂时稳定下来。顾知行脸色依旧苍白,但气息平稳了许多。他站起身,开始仔细检查这间舱室。
“看这些纹饰和器物风格,”他指着一尊倒地香炉上的云雷纹和一只玉杯上的星宿图,“与上古先秦乃至更早的巫祭礼器颇有相似,但又更加玄奥精妙……这艘船存在的年代,恐怕远超我们的想象。”
他走到墙边,小心拂去一幅残破卷轴上的灰尘。卷轴上用某种暗红色的颜料绘制着复杂的星图和一些类似人体经络、穴位的能量运行图,旁边配有古老的篆文。
“这是……‘周天星斗炼气图’?”顾知行辨认着文字,眼中露出惊容,“而且是远比后世流传版本更加完整、深奥的原始图谱!难道传说中的蓬莱仙法,并非虚妄?”
林默也凑近观看,他虽然看不懂篆文,但那星图和气脉运行方式,却让他体内的《上清大洞真经》隐隐共鸣,似乎有共通之处。
两人又查看了其他几处。在一张倾倒的书案下,顾知行找到了一卷以特殊兽皮制成的、保存相对完好的书简。书简上的文字更加古老,他辨认起来也十分困难,只能断断续续读出一些片段:
“……帝命……建木为舟……通天地……绝地天通……仙路崩……舟迷途……归墟……”
“……守舟人……血脉断……魂灯熄……盼后来者……”
“……大劫将至……观测者临……万物为刍狗……”
“……一线生机……在……”
后面的字迹模糊不清,似乎被某种力量刻意抹去。
“帝命建木为舟?通天地?绝地天通?”顾知行反复咀嚼着这几个词,脸色变幻不定,“难道这艘船,并非寻常的渡海之舟,而是上古时代,用来沟通天地、连接不同世界的‘建木神舟’?后来因‘绝地天通’(神话中天地通路被隔绝的事件)而迷失?‘观测者临’……难道上古时代,‘观测者’就已经降临过?”
信息量巨大,令人震撼。这艘幽灵船的背后,似乎隐藏着关乎地球远古神话和“观测者”真正来历的惊天秘密!
林默心中更是波涛汹涌。“魂灯熄”……难道这艘船与魂灯有着直接的关联?守舟人血脉已断,是在期盼后来者?爷爷让他寻找魂灯,是否也与此有关?
“我们必须探索这艘船的核心。”顾知行果断道,“这里可能藏着对抗‘观测者’和应对‘大劫’的关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