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昆仑星途 > 第120章 干 劲 十 足

昆仑星途 第120章 干 劲 十 足

作者:中年老胖子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26 09:33:06

“赵司令,您看这个‘羲和三号’可控核聚变装置,体积比十年前的初代机缩小了90%,能量转化率从35%提升到68%,一台就能满足一个10万人火星社区的全部能源需求。”负责讲解的技术员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眼里闪着光,他掀开装置模型的外壳,露出内部缠绕的超导线圈,“最关键的是,它能用火星上的氦-3作为燃料,不用依赖地球运输。还有这套‘绿洲穹顶V2系统’,我们融合了青禾的星藤共生技术和地球的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在火星的低重力环境下,3个月就能搭好10平方公里的穹顶,内部氧气浓度能稳定在21%,和地球一模一样。”

在“跨星系协作成果区”,赵峰的脚步停了更久。玄铁族提供的星核合金建材样本旁,标注着详细的性能数据:密度仅为钢材的1\/3,抗冲击强度却是钢材的5倍,去年火星沙尘暴模拟测试中,用这种合金搭建的墙体完好无损;紫晶族授权的“星晶水质净化器”正在进行现场演示,浑浊的火星地下盐水倒入装置,经过星晶能量催化,10秒后就流出清澈的饮用水,检测屏显示重金属含量低于地球饮用水标准;林晓优化的“神农AI生态监测系统”展区,200个火星监测点的实时数据正滚动更新,从土壤湿度到星藤生长速度,甚至能预警火星尘暴的形成,系统后台还留着她的备注:“已接入小兽的能量波动数据库,星藤异常可自动触发预警”。

“不是我们主动想‘向外走’,是地球的生态承载力已经到了临界点,必须‘向外走’。”科技馆馆长,一位研究星际拓荒三十年的老学者,递给赵峰一份《人类星际宜居计划白皮书》,“中国牵头的这个计划里,火星是第一站,也是最现实的一站,它的重力是地球的38%,人体适应成本最低;有固态水和可开采的能源;加上星盟的技术支持,我们测算过,5年内就能建成容纳50万人的核心宜居区,配套医院、学校、农业基地一应俱全,10年内可承接200万移民,缓解地球的人口压力。”

赵峰指尖划过白皮书的协作分工页,各国的职责清晰明确:中国负责火星核心基建、核聚变装置部署与星盟资源协调;俄罗斯凭借多年的北极低温工程经验,承担火星冬季供暖系统建设;欧洲联盟组建了跨国医疗团队,负责移民的太空适应训练和火星医疗保障;星盟则通过星桥节点,定期输送星藤种子、高纯度星晶和玄铁族的工程设备,这正是他在大麦哲伦星云践行的“多元共生”理念,如今从跨文明协作,延伸到人类内部的全球联动,成为地球开拓星际的核心准则。

一周后,“火星号”星舰穿越火星大气层,在乌托邦平原的临时着陆场平稳降落。舱门打开的瞬间,赵峰就闻到了火星特有的、带着金属质感的干燥空气,远处的临时基地已初具规模,玄铁族援建的“筑星二号”工程舰悬停在半空,机械臂正精准吊装合金穹顶的骨架,青禾族的星藤专家戴着面罩,手把手教地球工人调整培育舱的温度;更让他意外的是,石穴族的前首领石夯正蹲在田埂上,皮肤晒得比在翡翠星时更黑,他穿着简易的火星防护服,带着一群来自中原的农民,用改良的农具开垦红色土壤。

“赵司令!您可算来了!”石夯看到赵峰,立刻放下手里的锄头跑过来,锄头柄是地球产的高强度碳纤维,轻便又防滑,锄头头则是玄铁族锻造的合金,刃口锋利却不易卷边,“您看这星藤,比在翡翠星长得还精神!前两天降温,我们都以为要冻坏了,结果苏欣姑娘远程调了AI参数,用光伏板的余温给培育棚加热,小芽(石穴族的年轻姑娘)还把自己的保暖毯裹在苗床上,硬是给保住了!”他指着田埂边的星藤,淡绿色藤蔓上的金色纹路格外清晰,“您在翡翠星说的‘按需适配’,我们真用到种地上了,火星土壤硬,就用玄铁锄头;星藤怕冷,就借光伏的热;连浇水都是用紫晶净化器过滤的水,一点不浪费,比单靠天吃饭强百倍!”

赵峰的首个工作会议,就开在星藤培育棚里——这里温暖湿润,空气中飘着星藤的清香,比冰冷的指挥舱更让人安心。他将火星拓荒计划细化为“三步走”:第一步(1-2年),集中力量完成10个核心生态穹顶建设,同步建成核聚变电站、星晶净水厂和万亩星藤种植基地,实现能源、水源、粮食的完全自给;第二步(3-5年),联合星盟打通火星-地球-星桥节点的能源传输网络,用火星的氦-3能源反哺地球,同时开通定期移民航班;第三步(5-10年),将火星宜居区扩展至1000平方公里,打造以星藤种植、氦-3开采、星际物资中转为主的“人类星际生产基地”,带动整个太阳系的资源开发。

会议间隙,一阵轻微的“呜呜”声传来,小兽突然从苏欣的便携式通讯器里探出毛茸茸的脑袋,鳞片泛着与星藤纹路同频的淡蓝光,它刚随陈蕾完成翡翠星能源平衡装置的调试,特意跟着星盟运输舰赶来。“赵司令,小兽的同源能量对星藤生长有奇效。”苏欣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背景里能听到陈蕾的笑声,“我们已经把它的能量波动参数录入神农系统,以后火星的星藤培育遇到问题,系统会自动触发小兽的远程能量加持,比人工调节精准多了。陈姐让我带句话:火星拓荒和大麦哲伦协作一个理,心齐了,再硬的骨头都能啃下来。”

当晚,赵峰站在穹顶观测台,摘下供氧面罩的一角,望着火星的红色夜空,没有大气层的遮挡,星星显得格外明亮,大麦哲伦星云在天际线处泛着淡淡的光晕。远处的“羲和三号”核聚变电站发出稳定的淡金色光芒,星藤的绿色藤蔓在灯光下轻轻摆动,玄铁族的“筑星二号”与地球的“嫦娥十六号”运输舰在轨道上缓缓交汇,信号灯闪烁着,像在传递跨越星际的问候,这一幕,和他在大麦哲伦星桥节点看到的景象几乎重叠:不同文明、不同技术、不同种族,摒弃分歧,为了“生存与发展”这个共同目标,紧紧站在一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