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可口可乐华南区总部。
顶层会议室里,中央空调的冷气开得很足,光洁如镜的会议桌倒映着一张张属于胜利者的面孔。
戴维斯的目光从巨大的落地窗收回,俯瞰着脚下这座生机勃勃的城市,心情就像这万里无云的天气。
他转过身,看向已经站到投影幕布前的陈安迪。
“安迪,关于那个新冒出来的‘和其正’,说说你的看法。”
戴维斯的声音很平静,像是在讨论一个无足轻重的小麻烦。
他指尖夹着一支昂贵的雪茄,烟雾缭绕,眼神中带着一种久居上位的审视。
角落里那个被丢弃的和其正空罐,已经被清洁工收走了,仿佛从未出现过。
陈安迪自信满满地打开了投影仪。
他的脸上,又恢复了那种名校毕业、执掌跨国公司区域业务的精英风采。
一周前的惊愕,已经被他用一套完美的商业逻辑自我消解了。
“戴维斯先生,各位同事。”
陈安迪清了清嗓子,手中激光笔的光点,落在了第一页PPT上。
那是一张精心制作的图表,将雪碧与和其正的各项数据进行了对比。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和其正’的出现,确实在餐饮渠道对我们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它的营销策略,非常……嗯,非常具有地方特色。”
他选择了一个相对委婉的词。
“但是!”
陈安迪加重了语气,激光笔在另一组数据上画了一个圈。
“我们必须看到问题的本质!‘和其正’,本质上是一款凉茶饮料!它依托的是华夏市场,尤其是南方地区独特的‘凉茶文化’和‘上火’这个传统概念。”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它的市场规模,有着一个非常明确且不高的天花板!”
他切换到下一页PPT。
上面是两张消费者画像的对比图。
左边是雪碧的消费者:穿着时髦牛仔裤的年轻人,在听摇滚音乐,在迪厅狂欢,他们代表着活力、时尚、国际化。
右边是和其正的消费者:一个围着围裙的中年妇女,在厨房里忙碌;一个坐在摇椅上的老大爷,在喝着功夫茶。他们代表着传统、养生,甚至……中老年。
“先生们,请看!我们的目标用户和他们,完全不重合!”
陈安迪的声音充满了激情,仿佛一个在布道的传教士。
“雪碧,代表的是未来!是年轻人对世界潮流的向往!而和其正,它代表的是过去!是老一辈的养生哲学!请问,一个正在跑步前进的年轻人,会去在意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头子吗?”
“我们没有必要,也绝不应该,去为了争夺一个正在自然萎缩的市场,而打乱我们既定的全球化战略!”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和赞同声。
陈安迪的分析,完美地迎合了在场所有高管的认知。
他们是现代商业文明的信徒,坚信标准化的工业产品和全球化的品牌营销,是无坚不摧的终极武器。
戴维斯赞许地点了点头。
他最欣赏的,就是陈安迪这种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模型化的能力。
在他眼中,商业就是一道数学题,只要公式正确,结果就不会出错。
而“和其正”这种充满了“东方玄学”色彩的东西,比如那个无法用科学量化的“上火”,在他的商业公式里,根本就是一个无法定义的、需要被剔除的错误变量。
“你的结论是什么,安迪?”戴维斯问道。
“我的结论是:无视它!”
陈安迪斩钉截铁地说道。
“它就像路边的一块石头,我们是高速行驶的F1赛车,我们要做的是踩紧油门,而不是绕开它,更不是停下来研究这块石头是什么材质!”
“我们应该继续加大对雪碧的品牌投入!用更炫酷的广告,更密集的明星代言,更大力度的渠道促销,去彻底占领年轻人的心智!我们要让每一个华夏的年轻人,都以喝雪碧为荣!”
“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新一代的年轻人成长起来,他们会彻底抛弃那种‘老土’的凉茶,全身心地拥抱代表着酷和自由的雪碧!”
“说得好!”
戴维斯终于露出了微笑,他带头鼓起了掌。
会议室里,掌声雷动。
只有市场部总监汉斯,那个严谨的德国人,在掌声中皱着眉头,似乎想说什么,但看了看戴维斯脸上不容置喙的表情,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会议的最终决策很快形成:
一,继续追加一千万美金的市场预算,全部用于雪碧的品牌推广。
二,将餐饮渠道的失利,定义为“非战略性渠道的暂时性市场波动”,不予重视。
三,成立一个内部研究小组,象征性地“研究”一下草本饮料的可能性,但项目优先级被排到了最低。
这个关乎未来华夏饮料市场格局的决策,就这样在一种近乎傲慢的氛围中,被轻松地敲定了。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