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北冰洋食品厂,灯火通明。
这在过去几个月里,是根本无法想象的景象。
巨大的总装车间里,不再是死气沉沉的钢铁坟场,而被一种近乎狂热的激情所充斥。
那条沉寂了半年的生产线,经过刘振邦带领技术团队不眠不休的抢修和改造,此刻正发出震耳欲聋却又无比悦耳的轰鸣。
一个个晶莹剔透的玻璃瓶,在履带上飞速前进,经过高压水柱的冲洗、精准的定量灌装、清脆的压盖、再到崭新标签的完美贴合,整个过程行云流水。
“出来了!出来了!”
当第一瓶灌满了橙色液体、冒着细密气泡的汽水走下生产线时,整个车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刘振邦小心翼翼地捧起那瓶汽水,像是在捧着一个刚出生的婴儿。
瓶身的设计,是何雨柱亲自画的。
保留了经典“大白熊”的形象,但线条更简洁、更具现代感。瓶子的玻璃也更厚实,握在手里沉甸甸的,质感十足。
他用启瓶器“啵”的一声打开瓶盖,一股浓郁的橘子香气,夹杂着“呲呲”作响的二氧化碳,瞬间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都尝尝!咱们自己的新产品!”
刘振邦将汽水递给身边一个满手油污的老师傅。
老师傅激动地接过,仰头灌了一大口。
“咕咚!咕咚!”
冰凉的、带着强烈气泡感的液体滑过喉咙,那股熟悉又似乎更加醇厚的橘子甜香在口腔里炸开。
“哈——!”
老师傅打了个长长的嗝,满脸舒爽。
他瞪大了眼睛,脸上是难以置信的惊喜。
“气儿!这气儿太足了!比以前的冲多了!”
“还有这味儿……还是那个橘子味,但好像……好像更香了!喝完嘴里不发酸!”
工人们纷纷围上来,一人一口地传着喝,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骄傲和喜悦。
这就是他们亲手造出来的东西!
……
第二天,临时厂长办公室。
气氛却不像车间里那般热烈。
市场科的老科长陈建国,一个年近五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中年人,正拘谨地坐在何雨柱对面,额头上渗着细汗。
他清了清嗓子,小心翼翼地汇报着他熬了一宿才做出来的营销方案。
“何厂长,我的初步想法是,咱们先稳扎稳打。第一批产品,主要铺向咱们之前关系比较好的几个大单位的食堂和周边的副食店。同时,在《京城晚报》的中缝和区县广播电台,投放一些小广告,告诉大家,我们北冰洋回来了……”
他一边说,一边观察着何雨柱的表情。
然而,何雨柱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静静地听着。
这让陈建国心里更没底了。
“宣传口号我都想好了,就叫‘北冰洋,经典重现,品质升级’。主打一个情怀和实在。”
他说完,忐忑地看着何雨柱,等待着新老板的批示。
何雨水和周宇站在一旁,也觉得这个方案虽然保守,但很稳妥,符合厂子刚起步的现状。
何雨柱终于有了动作。
他拿起那份耗费了陈科长无数心血的方案,看了两眼。
然后,在陈科长惊骇的目光中,他慢条斯理地,将那份方案从中间撕开。
“呲啦——”
一声脆响,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格外刺耳。
陈建国的脸,“唰”一下就白了。
“何……何厂长,您这是……”
“陈科长,你的方案很好。”何雨柱把撕成两半的纸放到一边,语气平静,“但太慢了。”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厂区里忙碌的景象。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是开着飞机的正规军,装备精良,弹药充足。我们是什么?我们是刚从坟里爬出来的游击队,手里只有几把汉阳造。”
“你现在要我们跟他们打阵地战,一寸一寸地抢山头?”
何雨柱转过身,目光锐利。
“等我们广告费花完了,人家连我们在哪儿都不知道。”
他伸出一根手指。
“我们要打的,不是阵地战。”
“是闪电战!”
陈建国、何雨水、周宇,三个人都听懵了。
“哥,啥叫闪电战啊?”何雨水忍不住问。
“就是在一夜之间,让全京城的人,都知道我们北冰洋回来了。不仅知道,还要让他们所有人都喝到我们的新汽水!”
何雨柱的语气,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疯狂。
他看向周宇:“第一批生产计划是多少?”
周宇赶紧回答:“报告老板,按刘总工的计划,第一周是试生产,预计产量是一百万瓶。”
“好!”何雨柱一拍桌子,“我命令,这一百万瓶汽水,一瓶都不许卖!”
“啊?”
办公室里三个人,异口同声地发出了惊呼。
何雨水更是急了:“哥!不卖?那我们喝西北风啊?工人工资刚翻倍,德国生产线那边还等着付尾款呢!你这是要把咱们厂直接送走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