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说要在深圳盖一栋最高的大楼。
这句话像一颗深水炸弹,在祠堂里刚刚沸腾起来的气氛中,炸出了一个巨大的、寂静的漩涡。
所有人的欢呼声都卡在了喉咙里。
“师……师父?”
马华脸上的狂喜表情凝固了,他掏了掏耳朵,怀疑自己是不是因为太激动出现了幻听。
“您说啥?盖……盖楼?”
何雨柱看着他那副呆样,笑了笑,把那张薄薄却重于千钧的地契拍在他胸口。
“对,盖楼。”
“师父,咱们……咱们是倒腾录音机的啊!”马华急得都快哭了,“盖楼那是多大的事?那得多少钱?咱们这点家当全填进去,怕是连个地基都挖不出来啊!”
旁边的跛脚刘也是一脸的惊骇。
他算是见过些世面的,可何雨柱的这个念头,还是超出了他的想象力极限。
在八十年代初的深圳,盖一栋楼?还是全深圳最高的大楼?
这已经不是胆子大了,这是疯了!
“老板,这事……可不是闹着玩的。”跛脚刘深吸一口气,艰涩地开口,“资金是一个天文数字,更重要的是批文、关系……咱们人生地不熟,这……”
“钱,会有的。”
何雨柱打断了他,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关系,更不是问题。”
他走到院子中央,环视着这群被他一句话镇住的班底,从马华到跛脚刘,再到那几十个眼神里写满崇拜和迷茫的年轻人。
“我问你们,陈广发为什么怕我?”
众人面面相觑,不敢作声。
马华挠了挠头,试探着说:“因为……因为咱们比他狠?”
“对,也不全对。”
何雨柱伸出一根手指。
“他怕的,不光是我的拳头,更是我背后那个‘港商合资’的身份。”
他目光扫过众人。
“现在,整个深圳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最缺的是什么?是政策吗?是干劲吗?都不是!”
“最缺的,是给外面人看的信心!是能吸引港商、外商进来投资的榜样!”
“所以,我要盖的这栋楼,不仅仅是一栋楼。它要成为深圳特区的一面旗帜,一座丰碑!告诉所有在外面犹豫观望的资本,来深圳,有钱赚!”
一番话,说得马华和跛脚刘云里雾里,但祠堂里那几个读过点书的年轻人,眼睛却瞬间亮了起来。
他们虽然不懂商业,却从何雨柱的话里,听出了一种远超打打杀杀的宏大格局!
第二天,何雨柱就拿着自己连夜画出的,堪称简陋的建筑草图,敲开了刚刚成立的特区管委会那间临时的办公室大门。
接待他的是一位姓王的主任,鬓角已经有些花白,眼神锐利,身上带着一股军人的干练作风。
对于这个一夜之间名震沙头角的“英雄贸易行”老板,王主任显然早有耳闻,态度不冷不热。
“何老板,你的来意我清楚了。”王主任看着那张画得歪歪扭扭的草图,眉头微皱,“想法是好的,有魄力。但是,这么大的项目,你们公司的资质、资金,恐怕……”
何雨柱没有急着辩解,只是将一份文件推了过去。
那是娄晓娥之前就办好的,“华振贸易”的港资合股公司证明。
王主任看到文件上的红章和签名,眼神微微一凝。
“王主任,我知道政府的顾虑。”何雨柱不疾不徐地开口,“我今天不是来要钱,也不是来要政策。我是来给特区送一份大礼。”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指着外面那片尘土飞扬的土地。
“这栋楼,我命名为‘英雄大厦’。建成后,我承诺,将拿出一半的面积,以低于市场的价格,优先租给前来投资的港商和外资企业。并且,我们公司将负责协助管委会,完成第一批外资的引进和落地!”
“我还要成立一个配套的物业管理公司,解决所有入驻企业的后勤问题。我要让所有来到深圳的商人,看到我们的诚意和效率!”
王主任握着茶杯的手,停在了半空中。
他抬起头,锐利的目光死死盯着何雨柱,眼神里充满了震惊。
引进外资!
解决就业!
打造特区商业标杆!
这几句话,每一个字都精准地敲在了他和所有特区建设者最关心的地方!
他们正愁着怎么把“引进来”的口号落到实处,这个年轻人,就送来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这哪里是来要批文的?
这分明是来排忧解难的!
沉默了足足一分钟,王主任“砰”地一声放下茶杯,站了起来。
“小何同志!”他一把握住何雨柱的手,用力地摇了摇,脸上的严肃和审视,已经变成了毫不掩饰的欣赏和激动,“我代表管委会,欢迎你这样的有志青年,来为特区的建设添砖加瓦!你放心,所有的审批流程,我们给你开绿灯!一路畅通!”
事情顺利得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批文下来后,何雨柱立刻将贩卖电子表和录音机回笼的所有资金,连同陈广发赔偿的那二十万港币,全部砸了进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