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缕星辉隐没于渐明熹微的天际,田作荣自深沉若海的定境中缓缓苏醒。他并未急于睁眼,而是将心神沉入体内,如同一位耐心细致的农夫,检视着自家田地里一夜之间悄然发生的变化。
自那日翻阅先祖遗留的奇异笔记,见识过那片浩瀚而危险的丹医世界后,他心中震撼之余,反而愈发沉静。他深知万丈高楼平地起,那些光怪陆离的失传秘术、骇人药方于现在的他而言,无异于镜花水月。当下最重要的,仍是夯实根基——以那缕温润而充满生机的灵枢炁,持之以恒地疏通自身闭塞的经脉,并辅以《基础炼气诀》的刻苦修炼,引气入体,壮大气海。
日复一日,水滴石穿,从无间断。
此刻,内视之下,他清晰地“看”到体内景象已与数月前天差地别。那原本淤塞狭窄、干瘪脆弱如同荒废年久乡间小径的经脉,如今已被开拓了大半。灵枢炁宛如一股富有生命力的清泉,欢快地奔流其中,河道被不断拓宽、加深,变得坚韧而富有弹性。内息所过之处,丝丝缕缕的温润能量渗透进经脉壁障,滋养着那些因常年淤塞而近乎枯萎的脉络,唤醒着深藏于血肉深处的潜能。一些极其细微、以往根本无法察觉的旁支末梢经脉,也在这日复一日的滋润下,被悄然打通,使得内息运行的网络更为完善、高效。
最直观的体现,便是修炼速度的飙升。以往,他勉强运转一个大周天,需耗费小半个时辰,过程磕磕绊绊,如同老牛拉破车,时常因经脉滞涩而痛楚难当,事半功倍,结束后往往身心俱疲。而现在,心念微动,内息便似拥有了自身的灵性,应念而动,流转速度加快了何止数倍!原先需要凝神聚力、咬牙才能艰难冲开的微小关隘,如今内息轻灵一跃便已通过,顺畅得令人心醉。完成一个大周天循环,时间缩短了大半,过程如丝般顺滑。更令他欣喜的是,纳入丹田的天地元气,不仅速度更快,其精纯程度与总量,也远非往日可比。
丹田气海之内,变化更为显着。那原本微弱如风中残烛、仅能勉强感知的内息气团,如今已壮大为一股清晰可辨、凝实而温润的气旋。它自行缓缓旋转,每一次呼吸,都能引动这气旋随之同步鼓荡,与外界天地元气的共鸣也变得更加敏锐和深远。每一次鼓荡,都仿佛在洗涤、淬炼着新纳入的元气,使其更好地融入自身。这种增长幅度,或许在那些天生经脉畅通的天才眼中依旧缓慢,但对田作荣而言,这种几乎每日都能清晰感知到的、扎扎实实的进步,带来的喜悦与满足感,是任何事物都无法替代的。
不仅如此,随着主经脉大半疏通,内息日益壮硕,开始持续不断地反哺肉身。他的身体素质,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由内而外的蜕变。
他缓缓睁开双眼,眸中精光内蕴,神采奕奕。他站起身,随意舒展了一下四肢。只听全身骨骼关节处发出一连串清脆而协调的“噼啪”轻响,如同久未活动的机括得到了充分的润滑。一股充沛欲溢的力量感,深深蕴藏在四肢百骸之中,仿佛随意一拳一脚,都能迸发出惊人的力道。
他信步走到院墙角落,那里摆放着几副石锁,是宗门配发给弟子们日常打熬气力之用,以往他只能望而兴叹,很少触碰。今日他心念微动,俯身,右手稳稳握住那枚标注着“百斤”字样的石锁把手,五指扣紧,腰腹微沉,稍一用力。
“起!”
石锁应声离地,竟并未感到想象中的沉重吃力!
他试探着将石锁提起至胸前,手臂稳如磐石,随即低喝一声,竟将其向上举过了头顶!虽然臂膀肌肉紧绷,远未到举重若轻的地步,但呼吸平稳,腰腿扎根般稳固,已然能够较为轻松地掌控这百斤重量!
这一幕若被数月前的他看到,定然会觉得不可思议。他放下石锁,又尝试挥舞了几下,感受着力量在臂膀、腰身、腿脚间协调传递的美妙感觉。他的体型并未变得臃肿夸张,肌肉线条反而愈发流畅匀称,皮膜之下,隐隐透出一股坚韧的活力,那是内息滋养带来的根本性强健。五感也变得异常敏锐,目力所及,能清晰看到远处树叶上细微的脉络露珠;侧耳倾听,能捕捉到墙角泥土下小虫蠕动的窸窣微声;甚至能隐约感受到空气中天地元气那微弱的流动趋向。
如今,单论这具身体的纯粹力量、速度、敏捷与耐力,他已丝毫不逊色于宗门内那些常年打熬筋骨、锤炼体魄的普通武徒!甚至因为内息的滋养,他的恢复力和持久力可能更胜一筹。
这是一种脱胎换骨般的变化。他不再是那个因先天不足而体弱无力、只能在演武场边远远羡慕他人虎虎生风的少年。切实的力量带来的踏实感,让他步履更加沉稳,呼吸更加绵长深邃,连带着心境也愈发自信与从容。
兴致所至,他来到小院中央,摆开一个最基础的起手式。并非什么高深武技,只是宗门最普及的《莽牛拳》,招式简单笨拙,意在活动气血,初步锤炼筋骨。以往他打来,空有其形,软绵无力,徒惹人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