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婆媳对话
回到文澜苑,罗晴才真正松懈下来。她在临窗的暖榻上坐下,只觉得浑身乏力。玲珑体贴地为她除去鞋袜,青雾重新沏了盏热茶递到她手中。
夫人辛苦了。青雾轻声道。
罗晴摇了摇头,捧着茶盏慢慢啜饮。温热适口的茶水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方才在议事厅里积攒的寒意。她望着窗外渐渐融化的积雪,思绪却还停留在方才与各位管事的交锋中。
一盏茶很快饮尽,她放下茶盏,深吸一口气:更衣,我去给母亲请安。
有些事,宜早不宜迟。今日这场议事,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她需要林母的指点,也需要向这位真正的掌家人表明自己的态度。
玲珑为她换了件家常的杏子黄绫袄,外罩一件银鼠比甲,发间的步摇也换成了简单的珠花。这般打扮既不失礼数,又显得亲切可人。
踏出房门,寒意扑面而来。积雪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金光,屋檐下的冰凌开始滴水,发出清脆的声响。罗晴拢了拢衣襟,沿着抄手游廊缓步而行。
离主屋还有一段距离,守门的丫鬟便瞧见了她,高声通传:世子夫人到!
话音未落,里面的人已经打起软帘。罗晴加快脚步,几乎是侧身闪了进去,生怕带进一丝寒气。
屋内暖意融融,炭盆烧得正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林母正坐在临窗的炕上看着书,含笑招手:快过来坐,喝口热茶暖暖身子。
罗晴规规矩矩地行了礼,这才在林母下首的绣墩上坐下。炕几上早已备好一盏热茶,茶香袅袅,是她最喜欢的庐山云雾。
多谢母亲。她捧起茶盏,感受着掌心传来的暖意。
林母打量着她略显疲惫的面容,眼中带着几分了然的笑意:第一次独自议事,感觉如何?
罗晴放下茶盏,夸张地叹了口气:我的母亲大人啊,您可为难死我了。方才在议事厅里,我这心一直悬着,手心里全是汗,您瞧瞧,这会儿还没干呢。说着,她真的伸出手,摊开给林母看。
林母被她逗笑了,伸手点了点她的额头:你个狭促鬼!凛儿那样的性子都被你收拾得服服帖帖,几个管事还应付不了?少在我面前装模作样!
母亲这话可冤枉我了。罗晴眨眨眼,夫君那是讲理,这些管事可都是人精,一个个看着恭敬,心里不知在盘算什么。我若不拿出十二分的精神,只怕要被他们糊弄过去。
两人说笑了一阵,罗晴这才端正神色,将今日议事的情形细细道来。说到最后,她轻声道:我将近两个月的账本都仔细核对过了,有问题的地方都做了标注,让各位管事三日后给我解惑。母亲觉得这般处置可还妥当?
林母沉吟片刻,眼中流露出赞许之色:你做得很好。其实那些问题,我多少也知道一些,只是念在他们都是跟着我的老人,有些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却不想这般纵容,反倒让他们胆子越来越大。
儿媳也是这么想的。罗晴接口道,所以今日将账本返还给他们,一是想告诉他们,侯府是宽厚人家,只要他们尽心尽力,过往不究;二是想敲打一番,让他们知道分寸;三来...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也是存了些私心,想让他们知道,我这个新主母不是好糊弄的。
林母听后,忍不住笑出声来:哈哈哈,我就知道你是厉害的!先前凛儿还担心你年纪小,压不住这些老人,这才拖到现在才让你接手。如今看来,他的担心倒是多余了。
笑罢,她正色道:你只管放手去做。该赏的赏,该罚的也不必手软。都是府里的老人,可以厚待,但若是忘了本分,那就不能纵容了。
儿媳谨记母亲教诲。罗晴恭敬应下。
茶过三巡,罗晴想起另一桩事,轻声道:母亲,夫君前日为瑾瑜和霏霏在尚书府求了两个附听的名额,咱们是不是该准备年礼过去表示谢意?
林母眼中闪过喜色。尚书府的学堂在京城是出了名的,能得这两个名额实属不易。她有心考考罗晴,只淡淡道:是该准备。
然后便不再多言。
罗晴何等聪慧,见林母这般神态,立即明白这是在考校自己。她微微一笑:儿媳斗胆说说自己的想法,还请母亲指点。
见林母点头,她继续道:五色糕点礼盒是必不可少的;尚书大人及各位公子的笔墨纸砚各一套,尚书大人的要用上好的端砚徽墨,各位公子的次一等;刘夫人那儿,由儿媳亲自绣一幅扇面、一方丝帕;其他媳妇和小姐们,每人一套十二色绢花。母亲看这样可还妥当?
林母细细品了品,满意地点头:既显诚意,又不过分奢华,很符合尚书府的格调。只是那纸,就用澄心堂的,每位送上一刀。
母亲考虑得周到。罗晴从善如流。
各自又饮了口茶,罗晴想起另一事:今年是世子与我大婚后的第一个大年,儿媳想着,要不要给府里的下人多裁一套新衣?也好让大家沾沾喜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