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再回京城
十月的京城,天空是那种洗练过的、极高极远的湛蓝,云絮如丝,更显秋日寂寥。经过半个多月风尘仆仆的跋涉,当那座熟悉又陌生的巍峨城墙,如同沉睡的巨兽般匍匐在地平线上,渐渐清晰起它青灰色的、带着岁月斑驳痕迹的轮廓时,马车内的罗晴,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背脊,深深吸了一口气。那气息带着尘土、枯草与京城特有的、某种繁华深处透出的清冷味道。京城那洞开的门阙,在她眼中,确如巨兽张开的口,无声地吞噬着南来北往的车马行人,也即将将她,以及她身边这两个小小的、懵懂的生命,一同纳入其腹中。
“兜兜转转,命运弄人,终究……还是回到了这里。”她在心底发出一声极轻的叹息,仿佛怕惊扰了什么。指尖无意识地绞着素色衣袍的一角,那细微的褶皱,恰似她此刻纷乱的心绪。“上一次离开,是决绝的逃离;这一次归来,前方等待我们的,又会是怎样的风雨?是深宅大院里的暗流涌动,还是这高门贵第无法避免的冷眼与规训?”
她不是一个天真的人,过往的经历早已将她打磨得足够清醒。对于定北侯府,对于萧凛的父母,她不曾抱有过高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为此,她甚至在心中预演了无数种可能遭遇的场面,以及相应的、不卑不亢的应对之策。
就在她思绪如窗外落叶般纷飞之际,行驶平稳的马车缓缓停了下来。车辕震动,拉回了她的神游。外头传来侍卫恭敬而清晰的禀报声:“世子爷,侯爷和夫人亲自到城门外相迎了。”
萧凛闻言,利落地应了一声,随即挑开车帘,矫健地一跃而下。他的动作带着军人特有的干脆利落。罗晴不敢怠慢,迅速整理了一下因长途旅行而略显凌乱的衣襟发髻,确认并无失礼之处,这才牵着两个孩子,小心翼翼地跟着下了车。
秋日西斜的阳光带着一种炫目的金辉,有些刺眼。罗晴下意识地眯起眼,抬手微微遮挡,望向城门方向。只见护城河边的石埠上,一对衣着华贵、气度不凡的中年夫妇,在一众垂手侍立的仆从簇拥下,正翘首望向这边。仅仅是站在那里,便自有一股不容忽视的威仪。
萧凛已快步迎上前去,声音中带着显而易见的、久别重逢的喜悦:“爹、娘,孩儿回来了!”
随着距离拉近,罗晴终于清晰地看清了定北侯夫妇的容貌。定北侯,身着墨色暗纹锦缎常服,身形挺拔如傲雪青松,面容棱角分明,剑眉斜飞入鬓,一双星目炯炯有神,目光扫过之处,自带一种久经沙场、执掌权柄者不怒自威的气势。而站在他身旁的侯夫人 则让罗晴在心底暗自惊叹——那是怎样一幅精心描绘的美人图!柳叶眉弯弯,凤目光华流转,肌肤白皙细腻宛若上好的羊脂玉,一身藕荷色绣缠枝莲纹的襦裙,更衬得她身姿窈窕,气质空灵,恍若从古画中走出的仙子,不食人间烟火。最令人称奇的是,虽已知是年过四旬的妇人,她的脸上却几乎寻不见多少岁月的刻痕,时光仿佛独独对她手下留情,格外眷顾。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彻底颠覆了罗晴的预想,让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只见那位威严赫赫的定北侯,在确认儿子无恙后,竟飞快地、带着几分顽皮地对着萧凛挤了挤眼,随即压低声音,用一种与他形象全然不符的、近乎“同谋”般的语气道:“回来就好,臭小子!”
这还只是开始。更让罗晴愕然的是,那位看似温婉柔美、风姿绰约的侯夫人,在上下打量了儿子一番后,竟毫无预兆地突然伸出纤纤玉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把精准地揪住了萧凛的耳朵,然后,狠狠地拧了一圈!
“你个小混蛋!”美人口中吐出的,是与她那绝世容颜全然不符的、带着浓浓烟火气的怒斥,声音清脆响亮,“竟做混账事!看在你今日总算开了窍,把儿媳妇和我的宝贝孙儿给我全须全尾地带回来的份上,否则老娘非扒了你的皮,做成灯笼挂在府门口不可!”
萧凛猝不及防,疼得龇牙咧嘴,方才那点沉稳世子爷的形象瞬间崩塌,只剩下在母亲手下讨饶的份:“娘,亲娘!轻点,轻点!耳朵要掉了!晴儿他们还都在后面看着呢,您好歹给儿子留点面子……”
一旁的定北侯显然对此情景习以为常,他极力抿着嘴,肩膀微微耸动,显然在拼命忍着笑意,假意劝道:“好了好了,娘子,息怒,息怒。先见过儿媳妇和孙儿要紧,这可是头等大事!回去后,你再关起门来慢慢收拾这小子也不迟,到时为夫绝不拦着!”
侯夫人闻言,这才悻悻然地松了手,还不忘瞪了儿子一眼,随即理了理丝毫未乱的衣袖,姿态优雅地提了提裙摆,脸上那泼辣的神情瞬间收敛,换上了和煦如春风的笑容,快步向罗晴走来。
此时的罗晴,心中的震惊远远超过了即将见礼的紧张。除了震惊,她心底最多的,竟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惋惜——好好一幅倾国倾城的美人图,怎么就……怎么就毁在了这般泼辣豪放的性子上了?这反差之大,着实令人措手不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