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宫变
前几日,禁军奉旨清查后宫,重点便落在了风头正盛、且与镇国公府关系密切的瑜妃及其所出皇子所属宫殿及未来府邸的人员上。这一次清查,雷厉风行,毫不容情。所有宫人、属官,但凡身世清白、与各府门第无甚瓜葛的,尚能留下继续伺候;而那些与各世家大族,尤其是与镇国公府有着千丝万缕联系,或是背景存疑的,无论职位高低,几乎都被如狼似虎的禁军兵士当场拿下,不容分说地押解至阴森可怖的慎刑司,严加看管。
其目的不言而喻——不仅要清除隐患,更要撬开这些人的嘴巴,拿到指向明确的口供,以备将来清算之时,作为铁证。
当禁军的人马抵达瑜妃所居的明德宫时,果然遭遇了最激烈的抵抗。瑜妃一身盛装,鬓发微乱,却横眉冷对,亲自带着心腹太监宫女拦在宫门之外,声色俱厉,甚至连“圣谕”二字都未能让她退让半分。她宫中积威已久,一时之间,禁军竟有些束手无策。
消息传到负责协理此事的萧凛耳中,他心知此事不能拖延,更不能妥协,当即毫不犹豫,亲自快马去御前请来了一道措辞更为严厉、明确授权可武力闯入的圣旨。有了这道护身符,禁军这才得以强行推开明德宫的宫门。
清查过程更是触目惊心。除了那些最底层、接触不到核心的扫洒粗使宫女太监得以幸免外,瑜妃身边所有近身伺候的大宫女、心腹太监,乃至许多二等、三等的宫人,几乎被一网打尽,尽数锁拿。瑜妃眼见自己经营多年的势力顷刻间土崩瓦解,状若疯癫,竟以死相逼,抽出金簪抵住咽喉,这才勉强保住了自幼陪伴她、如同半个母亲的陪嫁姑姑一人未被带走。
萧凛面无表情,指挥着禁军将哭嚎、求饶或面如死灰的宫人们押走,留下一片狼藉和瑜妃那淬毒般的目光。随后,皇后娘娘迅速“体恤”地重新拨派了人手填补明德宫的空缺。名义上是伺候,实则是密不透风的监视。
自那一日起,瑜妃便仿佛彻底变了个人。她将自己紧闭在内殿寝室之中,除去那位陪嫁姑姑,任何人不得踏入寝室半步,饮食皆由姑姑送入。她对外界不闻不问,如同陷入沉睡的毒蛇,但所有人都能感觉到,那扇紧闭的房门后,压抑着何等滔天的恨意与疯狂,随时可能爆发。门外值守的新派来的宫人,只能战战兢兢地听着里面偶尔传来的、似哭似笑的声响,时刻提防着。
暴风雨在沉寂中酝酿,最终在二更天时,轰然爆发!
那扇紧闭了数日的寝室房门,猛地被人从里面撞开!紧接着,并非只有瑜妃和她的姑姑,而是如同鬼魅般,从中冲出了十几名身手矫健、眼神狠戾的黑衣人!他们显然早已潜伏在内,此刻骤然发难,门外那些负责监视的宫人尚未反应过来,便被锋利的刀刃瞬间割喉,鲜血顷刻间染红了明德宫华丽的地毯。
杀戮,仅仅是开始。解决了眼前的障碍,这十几名黑衣人并未停留,他们发出暗号,紧接着,从明德宫各处阴影中,竟又陆续涌出数百名同样装扮、手持利刃的叛军!这些人目标明确,在瑜妃陪嫁姑姑的指引下,如同黑色的洪流,直扑皇后的寝宫!
显然,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宫变!瑜妃竟在自己的宫殿内,悄无声息地藏匿了如此数量的私兵!
所幸,皇帝与萧凛等人早已料到对方狗急跳墙的可能。皇后的寝宫之外,早已布下了重重防线。当叛军冲到宫门前时,遭遇了禁军精锐的拼死抵抗。刀剑碰撞之声、喊杀声、惨叫声瞬间划破了宫廷寂静的夜空,两方人马在宫殿门前展开了惨烈的拉锯战,僵持不下。
与此同时,宫外的敬国公府,也几乎在同一时间遭遇了另一批不明身份人马的围攻。火光在府外亮起,喊杀声震天。然而,敬国公张敬忠亦是沙场老将,岂会毫无准备?他早已料到镇国公府的势力可能会对太子不利。街上刚一出现异动,他便当机立断,与数十名最忠心的贴身侍卫一起,护着太子、二皇子与静和公主,杀出一条血路,凭借着对京城街巷的熟悉,巧妙地摆脱了追兵,直奔他们认为最安全、也最可靠的所在——定北侯府。
太子三人安全进入侯府后,萧凛甚至来不及细问宫中具体情况,危机感已让他全身紧绷。他立刻下令,全府进入最高戒备状态!所有护院、侍卫,按照早已演练过的预案,全部动了起来。各处大门、角门被彻底封死、加固,就连府墙之下,凡是易于攀爬的矮墙处,都增派了双倍的人手,弓弩上弦,严阵以待。
同时,萧凛自己并未选择留在相对安全的府内。他深知,真正的战场在皇宫,在陛下身边。他点齐了侯府中最为精锐的十余名好手,这些人皆是跟随他出生入死的亲兵,对他绝对忠诚,武艺高强。
“府内安危,交予你了!”萧凛只来得及对罗晴留下这一句,便毅然决然地带着人,如同利剑出鞘,从一处隐蔽的侧门悄无声息地潜出,身影迅速融入外面混乱的夜色之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