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雷厉风行
晨光熹微,定北侯府在薄雾中渐渐苏醒。然而与往日的宁静不同,今日的主院正厅内,早已灯火通明,人影绰绰。
林母端坐在紫檀木雕花主位上,一身深紫色缠枝莲纹锦缎常服,发髻梳得一丝不苟,仅簪一支碧玉如意簪。虽面容尚带旅途劳顿的痕迹,但那双历经世事的眼眸却锐利如初,不见半分倦怠。
“都到齐了?”她声音平稳,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侍立一旁的王妈妈躬身回道:“夫人,内外院各处管事已全部到齐,候在厅外。”
“传。”
命令下达,不过片刻,厅下便已肃立两排管事。众人皆垂手敛目,屏息凝神,偌大的厅堂内只闻得见细微的呼吸声与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这些管事中,有在府中伺候多年的老人,也有罗晴掌家后提拔的新人,此刻心中无不忐忑——这位久未理事的侯夫人,甫一归来便召集众人,不知意欲何为。
“想必诸位都已知晓,世子夫人身怀六甲,且是双胎之喜。”她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此乃上天庇佑,侯府之大幸。”
众人连忙齐声附和:“恭喜夫人,贺喜夫人!”
林母微微颔首,话锋随即一转,语气陡然变得严肃:“正因如此,世子夫人需绝对静养,不能再为府中琐事劳心劳力。故,自今日起,直至世子夫人平安生产、坐足月子,府中一切大小事务,无论内外,皆由本夫人重新执掌。”
底下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随即又迅速归于平静。
“这段时日,”林母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尔等需比往日更加尽心,各司其职,谨守本分。账目要清晰,办事要妥帖,规矩要比以往守得更严!”她顿了顿,目光骤然转冷,如同冰刃扫过众人,“若有人敢在此期间懈怠渎职、阳奉阴违,或是仗着资历闹出什么幺蛾子,影响到世子夫人静心养胎——”
她刻意拖长了语调,每一个字都砸在众人的心坎上:“无论缘由,无论背景,一律严惩不贷!轻则撵出府去,重则送官究办!绝不姑息!”
这冰冷的警告让几个心思活络的管事不由得打了个寒颤,纷纷将头埋得更低。
见震慑的效果已达,林母的语气又缓和了几分,带着安抚与延续的意味:“不过,你们也无需过度惶恐。世子夫人先前定下的章程、立下的规矩,一切照旧,不得擅自更改。各处办事的流程、月例的发放、采买的分例,皆按世子夫人定下的旧例来。尔等需得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以便日后世子夫人再度接手时,能够顺畅无碍,不生枝节。”
这番恩威并施、既有雷霆手段又不失怀柔的政策,让原本有些惴惴不安的管事们心下稍安。看来老夫人并非要全盘推翻世子夫人的政令,而是以求稳为主。众人心下稍定,齐声应道:“是,夫人!谨遵夫人之命!定当恪尽职守,不敢有误!”
“很好。”林母满意地点点头,“望你们牢记今日之言。都散了吧,各自去做事。”
众人如蒙大赦,井然有序地退出了正厅。
处理完内部事务,林母片刻未歇。“王妈妈,”她唤道,“立刻遣个稳妥的人,往宫里递牌子,就说我归京翌日,特来向皇后娘娘请安谢恩。”
“是,夫人。”王妈妈应声而去。
不过一个时辰,去的人便带回消息:“娘娘允了,还说与夫人许久未见,甚是想念,定要留您在宫中用膳叙话。”
得了准信,林母立刻起身。“更衣,梳妆。”一切准备停当,她便带着贴身侍婢,风风火火地乘上马车,朝着那朱红宫墙的方向而去。
宫门处,早有皇后宫中的内侍备好了软轿等候。见到林母的马车,那内侍连忙上前,恭敬行礼:“给侯夫人请安,娘娘特意吩咐奴才在此迎候夫人。”
林母微微颔首,笑容得体:“有劳公公了。”她从容登上软轿,一路畅通无阻,轿子平稳地行驶在长长的宫道上,直奔皇后所居的景阳宫。
景阳宫偏殿内,熏香淡雅。主位上的皇后娘娘,看着宫女奉上的新茶,面上带着一丝疑惑与好奇,对身旁侍立的瑾姑姑笑道:“定北侯夫人这趟出去游玩了几个月,倒是比以往更念着本宫了?昨日才回府,今日就急急地递牌子求见。这可不像是她往日的性子。”她沉吟片刻,复又莞尔,“也罢,许是见了外面的新鲜景致,想来与本宫分享。去,吩咐御膳房,多准备几道侯夫人爱吃的糟鹌鹑、火腿鲜笋汤,再备一壶她素日喜欢的金华酒。”
“是,娘娘。”瑾姑姑笑着应下,“侯夫人与娘娘情谊深厚,怕是得了什么新奇玩意儿,急着来献宝呢。”
皇后轻笑摇头:“她呀,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不多时,殿外传来内侍清晰的通传声:“定北侯夫人觐见——”
皇后示意瑾姑姑亲自去迎。瑾姑姑快步走出殿外,笑着将林母引入殿内。林母依规行大礼:“臣妇林氏,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金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