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远道而来的节礼
时入腊月,寒意渐深,侯府中却是一派繁忙景象。年关将近,诸般事务皆需打点,罗晴执掌中馈,日日理事,虽忙碌不堪,却也另有一番充实在心头。窗外几株老梅疏影横斜,已悄然缀上些胭脂色的花苞,为这肃杀冬日平添了几分生气。
这日正是腊月初十,罗晴刚理完一日的家务,正捧着暖手炉在窗下略歇一歇,便听得门外脚步声起,旋即有丫鬟禀报:“夫人,门房传话进来,说是有威远镖局的镖头求见,称有从永乐县来的镖物押送至府上。”
罗晴闻言,眸中顿时一亮,倦意一扫而空。永乐县来的,必是九芽无疑!她放下手炉,直了直身子,声音里带着显而易见的欣喜:“快请进来,仔细些,莫要怠慢了。” 一面又吩咐玲珑:“你去二门上盯着,引他们直接将箱子抬到我院里的厅上来。”
“是,夫人。” 玲珑应声而去,脚步轻快。
不过两刻钟光景,厅堂中央便整整齐齐地摆放了六个箱笼。大的足有半人高,小的也如妆奁般大小。箱体皆是上好的樟木所制,角上包着铜皮,封条完好无损,箱身更是干干净净,不见半分旅途劳顿的磨损。随镖一同送达的,还有一封厚厚的书信。
罗晴的目光先在那信上落了落,心头一热,也顾不得先看箱子,急急地取过信,用银刀小心地裁开信封,取出厚厚一叠信笺。那熟悉的、略显稚拙却十分工整的字迹跃入眼帘,正是九芽亲笔。
“姐姐妆次:暌违日久,思念殊深。寒风凛冽,伏惟姐姐府上均安……”
信的前半部分,一如往常,絮絮地述说着别后之情,又报了永安县众人皆安好,铺子里的生意也平稳。这些家常话语,虽则暖心,却也算不得新奇。直到目光掠过数行,罗晴的呼吸不由得微微一滞。
“姐姐容禀,此番托付威远镖局押送之物,乃是陈生倾数月之力,特为侯府各位主子精心琢制的各色饰品玩物,聊充年礼,略表我二人寸心。所有图样皆是他亲手绘制,我亦从旁参详,望能入姐姐并府上各位青目。”
看到此处,罗晴唇角不禁弯起一抹了然的笑意。先前心中的几分猜测,此刻已是笃定了七八分。陈生果然是有心的。她定了定神,继续往下读去。
再下一段,九芽的笔触似乎更恳切了些,墨迹也仿佛更深重:“姐姐,妹妹尚有一事,悬心已久,欲求姐姐示下。陈望待我,可谓知冷着热,情意拳拳。其高堂亦视我如亲生,关爱备至。陈望家中虽非大富,然门风清正,一家人和乐勤勉。我二人……情投意合,愿缔百年之好。恳请姐姐允准。”
至此,一切已不言自明。罗晴握着信纸,一时心潮起伏,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九芽这丫头,自幼跟在自己身边,情同姐妹,如今总算开了窍,寻得了一个两情相悦的良人,终身有靠,她这做姐姐的如何能不欣慰?可那忧的是……陈望虽好,他的真心可能持久?永乐县毕竟山高水远,九芽性子纯良,若将来受了委屈,自己能否及时知晓、周全?
她不由想起望生本是读书人因意外伤了腿,一度消沉,却并未就此一蹶不振,反而凭着毅力另辟蹊径,练就了一手雕琢玉石的本事。那份身处逆境却不自弃的坚韧品性,正是她最初看重他的原因。如此心性的人,当不是那等轻浮狡诈、会哄骗女子之辈。自己这般担忧,倒真是有些杞人忧天了。再者说,以她定北侯府少夫人的身份,以及如今手中掌握的人脉财力,即便九芽将来真遇到什么难处,她也尽有能力护她周全,为她撑腰。
想到这里,心中块垒尽去,只余下满满的欣慰与祝福。她轻轻舒了一口气,目光重新落回信上,后面便是些各个铺子的收益明细,以及家中添置田产、邻里往来等琐碎事务。罗晴大致读完,已是心绪飞扬,将那信仔细折好收起,便起身走向那几口箱笼,兴致勃勃地准备开箱验看。
“玲珑,取小刀来。”
她亲手接过一柄银质裁纸刀,先从那最大的箱笼开始。小心翼翼地划开完好的封条,揭开箱盖,一股淡淡的檀木清香混合着防虫草药的气息扑面而来。箱内并非直接装着器物,而是用柔软的棉布衬底,上面整齐地码放着两排共十二个扁平的黑漆木匣。
她取出最上面的一个木匣,轻轻打开。匣内铺着深紫色绸缎,一套以紫檀木为主体,间或以小块白玉、青金石点缀的饰品赫然眼前。拿起一枚发簪细看,木质温润,光可鉴人,簪头镂刻着简约的云纹,线条流畅,气韵沉稳,适合正式场合佩戴的。又打开旁边一个匣子,里面则是一套样式更为活泼的,雕着缠枝莲纹,边缘嵌着细小的米珠,虽不华丽,却格外精巧别致,适合平日家用。这两套饰品,质地上乘,做工一丝不苟,显然是花了极大心思为罗晴准备的。
“真是难为他们了。” 罗晴轻声赞叹,将簪子放回原处,动作轻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