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凤途冰魄:逆袭女帝传奇 > 第66章 商人阶层崛起,引发利益冲突

苏桐的笔尖悬在纸面,墨未落,风从窗隙吹入,吹得案上借贷章程的边角微微翻动。她收回目光,将笔搁下,转而翻开户部新呈的卷宗。第一页便是“京畿商户扩铺占地,扰民生事”八字,字迹工整,语气却咄咄逼人。她不动声色,一页页翻过,直至夹层中露出半张折叠的纸。

她抽出那纸,未署名,只写一行小字:“西市张记布行昨夜遭人泼粪,门匾砸碎,报官后反被斥‘商贾妄诉’。行主之子跪求京兆尹,未得见。”末尾附一地名,正是某三品大员外宅所在坊区。她将纸折好,放入袖中,唤来文书官,低声吩咐:“此信归档,标‘查证待补’,另命京兆尹幕僚即刻测绘市集扩建图,三日内呈报。”

文书官领命退下,她静坐片刻,提笔在日程簿上添一行:“召京兆尹幕僚,申时三刻。”

次日朝会,殿上气氛异样。欧阳太傅立于班首,语气沉稳却不容置疑:“商者逐利,本无恒心。今令其列席官市评议,已是破格。若再许其议地方事务,恐乱纲常。”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苏桐,“市井之徒,岂知国计民生?”

数名老臣应声附议,言辞激烈者甚至称“商贾无德,久必乱政”。苏桐未动怒,只起身出列,捧上一册:“臣无他言,唯呈三月商税录。京畿新增商户一百三十七户,商税较上月增三成七,足可养锐字营半军粮饷。”她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若此为乱政,不知何为利国?”

殿中一时沉寂。皇帝凝视她片刻,道:“商户可陈情,不可议政。官市评议照旧,但不得涉他务。”苏桐躬身领旨,退归原位。

散朝后,她尚未回政事堂,便有亲信快步追来,低语:“李家少爷出事了。”她脚步未停,只问:“说清楚。”“李砚昨夜归家,途经东华街,遭数名奴仆围殴,反被控‘冲撞贵人车驾,持短刃行凶’。刑部已收押,未审先定罪。”

她眉心微蹙,未语。李砚之父是最早响应新政的富商,曾联名上书愿三年多缴两成税银。此事绝非偶然。

她加快步伐,直入政事堂,命人备奏本。片刻后,墨迹落纸:“案涉新政民心,宜慎之再慎。请旨暂缓定罪,待政事堂复核。”奏本封好,即刻送往内廷。

她又召来心腹幕僚,低声吩咐:“你带两人,扮作买货商贩,去东华街走一圈。找街边茶肆、药铺、守夜更夫,问清楚那夜究竟谁动的手,车驾属谁,有没有人作伪证。”她顿了顿,“尤其查那‘短刃’从何而来。”

幕僚领命而去,她独坐堂中,翻开刑部抄录的案卷。上面写着“凶器为三寸铁匕,当场搜出”,却无画影图形,亦无证人画押。她冷笑一声,提笔在旁批注:“匕首尺寸、形制未录,何以为证?”

夜深,政事堂灯火未熄。她刚合上一份卷宗,文书官又递来新报:三名御史联名上书,称“商政试点已致地方税损,民心浮动”,请求“即刻停罢,以正纲纪”。另有一本密奏,言辞更烈,竟称“江南商贾勾结海夷,私运铁器出海,图谋不轨”。

她将奏本一一摊开,逐本细读,随后命人取来舆图,铺于长案。她提笔,在图上圈出上书者籍贯,再对照户部所录其田产庄园分布,一条脉络渐渐清晰——反对最烈者,多居京畿、杭州近市之地,其田庄皆靠旧税关获利,新政一推,关卡裁撤,收入锐减。

她命幕僚绘制“反对派产业关联图”,并标注其与地方税吏、关卡官吏的往来记录。图成之后,她凝视良久,终于明白:这不是什么“纲常大义”,而是利益被触。

更鼓响过三声,她仍未离座。案上烛火跳了跳,她提笔在日程簿上写下:“五日后,召户部、刑部、京兆尹联席议事——议商民权益与司法公正。”

她合上最后一本卷宗,目光沉静。窗外夜色浓重,街市灯火已稀,唯有政事堂一窗明亮。她知道,这一局才刚开始。

就在此时,亲信匆匆进来,手中握着一叠纸:“东华街访查结果。”她接过,快速翻阅。茶肆老板说:“那夜李少爷被推倒,根本没还手。”药铺学徒记得:“送来时左肩裂口,像是棍击,不像刀伤。”更夫则指认:“动手的是林御史府上的家奴,领头那人我认得,常在东华街横行。”

她翻到最后一页,上面写着:“所谓‘短刃’,乃李砚随身佩的玉鞘小刀,仅作饰物,刃口无血,亦无磨痕。”

她将纸压在案上,指尖缓缓划过“林御史”三字。此人昨日正是联名上书者之一。

她起身,走到窗前,推开半扇。夜风拂面,带着初秋的凉意。她望着远处宫墙暗影,良久不动。

忽然,她转身,提笔在一张空白笺上写下两个字:“查林。”

递给文书官时,她只说一句:“从他弟弟入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