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凤途冰魄:逆袭女帝传奇 > 第44章 改革初见成效,国家焕发新生

晨光初透,政院衙署的窗棂上浮着一层薄霜。苏桐立于案前,指尖抚过一册油印成卷的文书,纸页微涩,墨迹清晰,右下角一道极小的冰川纹印,隐在页底,不细看难以察觉。她将三地巡查使昨夜递来的最后一份实绩录文嵌入册中,合拢封皮,交予身旁属吏:“即刻誊抄三份,一份入档,两份送入宫中,不得延误。”

户部前日呈报的账册仍有残缺,几处赋税核销模糊不清,地方文书迟了三日才至。她未动怒,只命监察司调出北境军械案复刻残页,比对涉案官吏名录,当夜便有七名旧吏被拘讯问。政令如刀,不声不响,却已斩断暗中拖延的根脉。

三日后,紫宸殿钟鼓齐鸣,早朝开启。

玄烨宸端坐龙座,目光落于苏桐手中那册油印文书上。她上前一步,将册页呈于御案:“京兆、河南、河东三地新政试政半年期满,臣谨以实绩奏闻陛下,恭请圣裁。”

礼部尚书垂目不语,指尖轻捻袖口织金,似不经意道:“民间疾苦,岂是几行数字可尽?若仅凭文书粉饰,恐难服众。”

苏桐不答,只向殿侧示意。三名巡察使出列,各执一卷百姓联名《惠民状》,当庭宣读。京兆百姓言减赋三成,渠水清通,秋收增粮;河南工坊主陈情,新政准许民间设坊自产,半年新开三百户,雇工逾万;河东乡老按手印为证,盗匪敛迹,夜不闭户,县衙讼案减六成。

殿中渐静。

她再呈油印册,内附实地绘图:京兆农税增收一成七,河南商税翻倍,河东治安考评列全国第一。玄烨宸逐页翻阅,指尖在“河东治安改善”一页稍顿。该县令曾为皇后党羽,如今政绩斐然,非但未阻新政,反成推行最力者之一。他眉心微动,未语。

兵部尚书徐元朗冷声道:“百姓无知,易被蒙蔽。此等文书,焉知非政院授意编造?若无第三方查验,不足为凭。”

苏桐神色不动:“政院监察司已派员三轮核查,账册、粮册、工册皆可调阅。御史台亦可随时提档稽查。若徐大人不信,此刻便可派人前往三地复核。”

徐元朗语塞。

殿中守旧派大臣皆默然。他们曾联名上本,斥新政僭越,如今数据确凿,百姓实感其利,再难以“祖宗之法”四字压人。有人低头,有人避视,无人再敢出声。

苏桐缓步退后半步,转向太傅欧阳鸿儒:“太傅德高望重,素重社稷根本。新政文书,可否请太傅一阅,赐以教言?”

欧阳鸿儒未料她竟主动相请。他凝视苏桐片刻,终起身,接过油印册,逐页细读。殿中寂静,唯闻纸页翻动之声。

良久,他合册,整袍正冠,朗声道:“老臣昔言‘变需稳’,非拒变革,实恐操切生乱。今观三地之治,赋减而国用不亏,官简而政令畅通,民安而盗息,此非虚功,乃实治也。若此仍称‘越礼’,则非苏大人违制,乃吾等囿于陈见,不肯正视时势!”

群臣震动。

他再上前一步,向皇帝拱手奏道:“臣请将此新政成效,载入《起居注》,昭告天下,传之后世,使知今日之变,非为权谋,实为利民强国之正道。”

玄烨宸缓缓点头:“准奏。”

欧阳鸿儒退席时,袖中滑落半张旧纸,苏桐瞥见,正是《裁冗官疏》初稿,朱笔批注“虽激而理正”四字。她眸光微动,未语,只将手中油印册轻轻收回。

退朝钟响,百官散去。

苏桐未乘轿,步行出宫。她刻意绕行京兆新市,街市井然,商贩列肆,孩童在坊间追逐嬉戏,口中哼着新编童谣:“税轻了,渠通了,夜里不怕贼来扰……”她驻足片刻,听罢,唇角微扬,继续前行。

行至市口,忽有军报送至。尉迟凌峰亲笔军报:新式操典已在边军三营试行,士卒列阵提速三成,夜战协同无误,士气高涨,愿为国再征北疆。

她阅毕,将信收入袖中,抬步登车。

车帘垂落前,她忽觉一道目光。市集角落,一名蒙面老者立于茶棚下,灰袍覆身,只露一双深邃眼眸,静静望来。身旁少年低语,老者未答,只将手中陶碗轻轻放下,碗底残茶映着天光,晃出一圈涟漪。

车驾启动,轮轴碾过青石,发出沉稳声响。

苏桐端坐车内,取出油印册,再次翻至河东一页。她指尖抚过“盗案下降六成”一行字,忽觉纸背微凸。细看,乃是油墨未干时压印所致,形成一道细如发丝的纹路,与册角冰川标记隐隐相连。

她将册页合拢,置于膝上。

外头市声渐远,车行平稳。她闭目片刻,又睁,目光清明。

新政已立信,朝堂风向已转,百姓得利,军心可用。然她深知,越是此时,越不可松懈。油印册上的纹路、老者眼中的审视、河东县令的转变——皆非偶然。

车行至政院衙署前,她推帘而出,足踏石阶。

风拂过衣袖,露出内衬一道暗红绣线,与上回不同,此次绣纹已改,由单线变为双龙盘柱,象征政院权责已获正式认可。

她抬步登阶,身后随从欲言,她抬手止住。

“不必通报。”

她径直走入正堂,将油印册放入案上铁匣,锁扣落定,发出清脆一响。

堂外,一名匠人模样的男子悄然走近,低声道:“大人所托印机,已按您画样改制,可一次印二十页,墨匀而不溢。”

苏桐点头:“三日后,我要印《新政实录》百册,分送各道观察使。”

匠人应声退下。

她立于堂中,环视四周。墙上挂着三地舆图,红线标注新政推行节点,密密麻麻,如脉络贯通全身。她伸手,指尖轻点京兆一点,缓缓滑向河东。

窗外日影西斜,光柱斜穿堂内,照在铁匣之上,冰川纹印在光中微微发亮。

她转身欲取笔墨,忽闻外头脚步声急。

一名监察司吏员奔入,脸色发白:“大人!北境急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