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螺丝人生梦 > 第168章 校企合作

螺丝人生梦 第168章 校企合作

作者:大富佳吉祥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6 08:40:52

专利申请成功的喜悦还未消散,强子已经开始谋划下一步。

“我们要建立长期的人才和技术储备。”在管理层会议上,强子指着投影幕布上的数据,“目前研发团队中,有硕士以上学历的只占30%,这个比例太低了。”

会议室里有人提出异议:“强总,我们一直靠实干起家,高学历人才未必适应咱们的生产环境。”

强子没有直接反驳,而是讲了一个故事:“当年我学修机器,师傅教我看图纸。那些复杂的线条和符号,我花了三个月才勉强看懂。如果当时有人系统地教过我工程制图,可能三天就学会了。”

他环视众人:“实干经验很重要,但系统知识能让我们少走弯路。”

经过调研,强子把目标锁定在了省内的理工大学。这所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全国都小有名气。

第一次拜访理工大学的经历让强子印象深刻。

接待他们的是材料学院的张院长,一位儒雅的老教授。当强子详细介绍完企业的技术需求和合作设想后,张院长轻轻推了推眼镜:

“强总,恕我直言,很多企业来找我们合作,最后都变成了单纯的赞助关系。我们更希望是真正的产学研结合。”

强子立即回应:“我们要的也不是挂名合作。我们研发中心有五十多次失败的数据,有生产一线的实际问题,这些都是最好的研究素材。”

这句话打动了张院长。他带着强子参观了学院的实验室,指着那些昂贵的检测设备说:

“这些仪器很多企业买得起,但不会用。而我们的学生会用,却缺少实际课题。”

一个合作框架在强子脑海中逐渐清晰。

然而,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让两个完全不同体系的组织实现深度融合。

大学方面派来的第一位合作导师是海归博士刘教授。第一次到企业参观时,他看着车间里油污的地面,不自觉地皱了皱眉。

“刘教授,”强子看在眼里,“我们的研发中心可能没有学校的实验室干净,但这里每一个设备都在创造价值。”

他带着刘教授来到那台老旧的冲压机前:“就像这台机器,它不先进,但它为我们生产出了第一个合格产品。”

刘教授若有所思。

为了让合作落到实处,强子提出了一个创新方案:在企业设立“研究生工作站”,在学校设立“企业导师讲堂”。

第一批进驻企业的研究生们确实遇到了水土不服。

材料专业的研究生小李在车间待了三天后,找到强子抱怨:“强总,我觉得在车间是浪费时间,我的课题需要做微观分析。”

强子没有生气,而是带着小李来到热处理车间,指着一炉刚刚出炉的工件:“你知道为什么这批工件颜色不均匀吗?”

小李摇头。

“因为炉温控制有细微波动。”强子说,“你的微观分析如果不知道这些宏观工艺参数,就是在纸上谈兵。”

这件事让强子意识到,需要建立更好的沟通机制。他决定亲自给研究生们上第一堂课。

课堂上,强子没有讲高深的理论,而是展示了一系列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什么同样配方的钢材,性能会有波动?为什么进口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精度下降?

“这些问题,”强子说,“都需要你们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来解决。”

渐渐地,研究生们开始适应企业环境。他们发现,车间里的每一个问题都是活生生的研究课题。

而企业的技术人员也开始走进大学课堂。老赵第一次站在讲台上时,紧张得手心出汗。但当他说起自己四十年处理各种设备故障的经验时,台下的大学生们听得入了迷。

“这些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课后,一个学生感慨地说。

合作的第一个成果出现在三个月后。小李的研究课题恰好解决了轴承钢生产中的一个工艺难题,这个成果不仅帮助他完成了毕业论文,还为企业节省了可观的生产成本。

庆功会上,张院长握着强子的手说:“强总,我现在理解你说的‘深度融合’了。这不是简单的资源互换,而是优势互补。”

强子趁热打铁,提出了更大的合作设想:共建联合实验室,共同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

这个提议得到了校方的积极响应。但在企业内部,却有不同的声音。

“投入这么大值得吗?”有高管质疑,“我们毕竟是个制造企业,不是科研院所。”

强子的回答很坚决:“未来的制造业,一定是科技驱动的制造业。我们现在投入的每一分钱,都是在投资未来。”

在强子的坚持下,联合实验室很快挂牌成立。实验室的第一个项目,就是攻克另一个“卡脖子”技术——高性能合金材料。

挂牌仪式上,强子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意外的事。他请来了企业里所有老师傅和刚入职的技校生,让他们与大学教授、研究生们坐在一起。

“今天这个场景,”强子说,“就是我对中国制造业未来的想象:经验与知识结合,实干与创新并重。”

仪式结束后,强子独自在新建的联合实验室里待到很晚。他看着那些崭新的设备,想起多年前那个在旧厂房里对着一台破机器发愁的年轻工人。

手机响起,是阿梅发来的消息:“今天顺利吗?”

强子回复:“很顺利。我在想,如果二十年前有这样的机会,我可能会少走很多弯路。”

阿梅回了一个笑脸:“但你走过的每一步,都成就了今天的你。”

强子放下手机,在实验室的记录本上写下这样一段话:

“校企合作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要让知识的种子在车间里开花,让实践的经验在课堂中传承。”

窗外,大学的灯火与企业车间的灯光交相辉映,照亮了中国制造的未来之路。

喜欢螺丝人生梦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螺丝人生梦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