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直播结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强胜五金像往常一样在晨光中苏醒。但很快,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个早晨与往常不同。
七点刚过,前台小陈就发现公司总机的指示灯在疯狂闪烁。她接起电话,一个急切的声音传来:“我在直播里看到你们那款高强度防松动螺丝,现在能下单吗?要五千套!”
这通电话像是按下了某个开关。接下来的半小时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几乎要把总机打爆。
与此同时,电商部的同事也发现了异常——后台订单像雪片般涌来,咨询窗口的提示音连成一片。原本平静的办公室瞬间沸腾起来。
“强总!你看这个!”阿梅抱着笔记本电脑冲进强子办公室,屏幕上显示着一段被剪辑的短视频——正是老杨坚持返工的那段画面。视频配文:“这才叫中国质量!为老师傅点赞!”
这条视频的转发量已经突破十万,评论区挤满了赞誉:
“现在还有这么较真的工厂,太难得了!”
“求工厂联系方式,我们要采购!”
“工匠精神就在这些老师傅身上!”
强子还没来得及消化这个信息,张浩又拿着手机跑进来:“快看同城热搜!”
本地生活榜第三位赫然显示:#强胜五金纪实直播#
点进去,满屏都是直播中的精彩片段:晓琳排除故障的专业操作、老杨一丝不苟的质检、工人们深夜加班的身影...每个视频下面都是成百上千的点赞和评论。
“我们...好像火了?”晓琳站在办公室门口,脸上写满难以置信。
上午九点,当团队还在为突如其来的关注度感到不知所措时,更大的惊喜降临了。
省电视台民生频道的采访车停在了公司门口。一位记者带着摄像师走进来:“我们是看了网上热传的视频来的,想采访一下视频中的老师傅和直播团队。”
老杨被工人们从车间里找出来时,手上还沾着机油。面对镜头,他拘谨地搓着手:“我就是做好本职工作,没什么特别的。”
记者问:“当时为什么坚持要返工?不怕耽误交期吗?”
老杨的表情突然严肃起来:“差0.01毫米就是不合格。我们强胜的螺丝,装上去就要负责十年二十年,不能糊弄。”
这段采访在当晚的电视新闻中播出,标题是《新时代的工匠精神:0.01毫米的坚守》。
电视报道像是又加了一把火,强胜五金的知名度彻底引爆了。
接下来的三天,公司的订单系统几乎瘫痪。电商平台单日销售额突破百万,这个数字是平时一个月的销量。线下渠道的询价电话也络绎不绝,几个大客户的采购经理亲自登门考察。
“幸福来得太突然了。”胖子看着销售报表,笑得合不拢嘴。
但强子却保持着清醒。他在紧急召开的管理层会议上提醒大家:“热度来得快,去得也快。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把这份关注转化为持续的信任。”
老杨成了厂里的名人。工友们开玩笑叫他“网红杨”,但他依然每天早早到岗,在质检台前一坐就是一天。有年轻工人问他:“杨师傅,你现在可是名人了,感觉怎么样?”
老杨头也不抬:“名人?螺丝又不会因为你是名人就变得合格。”
这句话被传到网上,又引来一片点赞。
直播团队也面临着甜蜜的烦恼。他们的账号粉丝一夜之间暴涨到二十万,每条动态下面都有几百条留言。有求合作的,有想加盟的,还有想来工作的。
晓琳在第四次被路人认出来之后,悄悄问强子:“强总,我们是不是该保持低调一点?”
强子笑着摇头:“为什么要低调?我们靠真本事赢得关注,应该自豪才对。重要的是,不要被热度冲昏头脑。”
一周后,热度开始有所回落,但强胜五金的品牌形象已经深深印在了消费者心中。市场部做了个调研,品牌认知度从原来的行业第十跃升至前三。
最让人欣慰的是,新增客户中很多都是制造业同行。一家大型机械设备厂的采购总监在考察时说:“我们选择强胜,不只是因为产品质量,更是因为看到了你们对质量的态度。”
周五晚上,团队照常进行直播。这次开播十分钟,在线人数就突破了一万。评论区不再只是看热闹的网友,而是多了很多专业客户的深度咨询。
下播后,强子把团队召集到一起:“还记得我们第一次直播失利时的沮丧吗?”
大家都笑了。那段日子仿佛已经很遥远。
“现在的成功,不是因为我们变得多厉害,而是因为我们坚持做对了的事——真实、专业、不取巧。”强子看着每一个团队成员,“热度会过去,但这份坚持会一直在。”
夜深了,强子独自走在车间里。机器已经停止运转,但空气中还残留着机油和金属的味道。他抚摸着冰冷的设备,心里明白:网络的热度终会消退,但工匠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强胜五金在这个夜晚,完成了一次漂亮的转身——从埋头苦干的制造企业,成长为有温度、有故事的品牌。
而这一切,都源于那个普通的夜班,源于一个老师傅对0.01毫米的执着。
喜欢螺丝人生梦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螺丝人生梦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