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长夜,在众人的辗转与煎熬中缓缓流逝。当清晨的第一缕微光透过窗户的缝隙,艰难地挤入屋内,新的一天终于来临。
人们在疲惫中慢慢苏醒,几乎在睡醒的同一瞬间,便强撑着起身。他们拖着略显沉重的步伐,纷纷朝着那仍散发着余温的火堆走去。毕竟,经过了昨夜的煎熬,许多人几乎一整晚都未曾合眼,肚子早就饿得“咕咕”直叫,好似在急切地抗议。
大家围在火堆旁,开始忙碌起晚饭的准备工作。有人迅速地添加木柴,试图让火堆重新旺盛起来;有人则翻找出仅有的食材,尽管种类稀少、数量有限,但此刻每一样都显得格外珍贵。大人们神情略显憔悴,却依旧强打起精神,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孩子们虽然也满脸困倦,但一想到即将能吃到食物,眼中还是闪过一丝期待的光芒。
在这小小的火堆旁,弥漫着一种既疲惫又充满希望的氛围,众人都盼望着这顿简单的饭食,能为他们补充些许能量,支撑着他们继续面对未知的生活。
众人齐心协力,没多久早餐便做好了。那简单的食物虽谈不上美味,却在此时如同珍馐。大家围坐在一起,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肚子里有了食物的填充,似乎也多了几分面对困难的底气。
填饱肚子后,大家深知不能坐以待毙,便纷纷行动起来,各自寻找获取食物的途径。河边,几位擅长钓鱼的人手持简陋的渔具,专注地盯着水面。他们静静伫立,双眼紧紧锁定浮漂,不放过一丝一毫的动静。一旦浮漂有了轻微的下沉或上顶,便迅速提竿,期待能钓上一条肥美的鱼儿,为大家的餐桌增添一道荤腥。
而在附近的山林中,一群人正穿梭于草丛与灌木之间,仔细搜寻着野菜。他们小心翼翼地辨认着各种植物,凭借着生活的经验,采摘那些可以食用的野菜。有的人还不时地交流几句,分享着自己的发现。
另外一些人则踏上了前往亲戚朋友家借粮食的路途。他们怀着忐忑的心情,敲响一扇扇门,向对方诉说着自己的困境,希望能得到一些帮助。每一次的开口,都带着对他人善意的期待,也承载着大家对食物的渴望。
在这艰难的时刻,每个人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了共同的生存而奔波忙碌着。
时光如白驹过隙,在众人忙碌的奔波中匆匆溜走。当那轮硕大的红日渐渐西沉,将漫天的晚霞染成一片绚烂时,大家带着各自的收获,拖着疲惫的身躯,陆续回到了集合之处。
那些满怀希望去河边钓鱼的人,此刻脸上写满了失落与无奈。其中一些人,从清晨到日暮,寸步不离地守在河边,眼睛紧紧盯着水面,不放过一丝一毫的动静,然而整整一天过去,却连一条鱼的影子都未曾见到。他们手中的渔具,原本是开启希望之门的钥匙,此刻却仿佛变成了一种无声的嘲讽。而另一些运气稍好的人,也仅仅钓到一两条拇指大小的小鱼。那小鱼在他们手中轻轻挣扎着,显得如此渺小,这点收获对于一家人辘辘饥肠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难以慰藉那份深沉的饥饿。
挖野菜的人们,情况也是参差不齐。收获颇丰的人,手中提着满满当当的一篮子野菜,嫩绿的叶片在夕阳的映照下闪烁着生机。这些野菜足够一家人美美地吃上一顿,暂时缓解一下腹中的饥饿。可即便如此,他们的心中也清楚,这不过是短暂的满足,未来的日子依旧被一层浓重的阴霾所笼罩,充满了未知与担忧。而收获少的人,手中的野菜稀稀拉拉,零零散散地不成规模,仔细数来,也只够煮上一锅清汤寡水的野菜汤。这点野菜,在这艰难的时刻,实在难以撑起一家人的生活。
至于那些怀着忐忑心情去亲戚朋友家借粮食的人,大多也是满心失望而归。他们敲响一扇又一扇门,带着谦卑的神情和恳切的言辞,向对方诉说着家中的困境,眼神中满是对他人善意的期待。然而,在这同样艰难的世道里,许多人自身也面临着粮食短缺的问题,能够给予的帮助十分有限。所以,他们很多人仅仅借到了一点点粮食,那微薄的数量,在一家人的需求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大家围坐在一起,望着彼此手中那少得可怜的收获,沉默在空气中弥漫开来。没有人说话,却都在心中暗暗发愁,未来的日子,究竟该如何度过。
众人在面对今日那微薄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收获时,心中皆是愁云惨淡。就在这满心的焦虑与迷茫之中,大家竟不约而同地想起了住在隔壁四合院的李大牛。
人群中有人看向易中海、刘海忠和阎埠贵,眼神里满是期盼与无奈,开口说道:“一大爷,二大爷,三大爷,咱们实在是犯了难呐,往后的日子该咋过,心里头一点谱都没有。总这么下去,可不是个长久之计呀。您几位看呐,能不能劳烦去隔壁四合院找李大牛说道说道?跟他讲讲咱们眼下这艰难的处境,求他借些粮食给咱们,帮咱们熬过这段苦日子,行不?”那人的话语中带着一丝哀求,那是被生活逼到角落的无奈,也寄希望于三位大爷能凭借着威望和面子,从李大牛那里借到足以解燃眉之急的粮食,让大家能在这困境中寻得一线生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