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驱散了最后一丝晨雾,老巷里的麻雀落在“老巷竹编”的院墙上叽叽喳喳叫着,院子里已经传来了竹篾碰撞的清脆声响。
张强和赵磊比平时早到了半小时,正蹲在地上给屏风框架刷清漆。“这清漆得刷匀点,不然干了之后颜色一块深一块浅,客户看着该不满意了。”张强拿着刷子,小心翼翼地顺着竹纹涂抹,额头上已经沁出了细汗。
赵磊点点头,手里的动作没停:“可不是嘛,王爷爷说这框架是脸面,得先把脸面拾掇干净。昨天刷了一遍,今天再补一遍,应该就差不多了。”
“你们俩来得够早啊!”陈屿骑着电动车进来,车筐里装着刚买的豆浆油条和几袋新鲜蔬菜,“孙姐让我带点食材,说今天中午煮面条,省时间还顶饱。”
他把东西放在石桌上,转头看见两人刷漆的进度,忍不住赞叹:“这框架刷完清漆就是不一样,看着亮堂多了!王爷爷呢,还没到?”
“刚进门,在洗手呢。”赵磊朝屋里努努嘴。
话音刚落,王爷爷就擦着手走了出来,手里还拿着一个卷起来的竹编小样:“我昨晚琢磨着荷花图案,连夜编了个小小样,你们看看怎么样。”
他把小样展开,约莫二十厘米见方,淡粉色的荷花花瓣层层叠叠,绿色的荷叶边缘带着自然的弧度,中间还用细竹丝编了只停在花上的小蜻蜓,栩栩如生。
“哇,王爷爷您也太厉害了吧!连夜赶出来的都这么精致!”刚走进院子的乐乐看到小样,立刻凑了过来,眼睛亮晶晶的。
林晚也跟着点头:“这蜻蜓编得太灵动了,翅膀薄薄的,看着跟要飞起来似的。客户肯定会喜欢的。”
王爷爷笑着摆摆手:“就是个初步想法,客户要是觉得哪里不合适,咱们再改。陈屿,你把这个小样拍下来发给订荷花画的客户,问问他对图案和配色满不满意。”
“好嘞!”陈屿立刻拿出手机,找了个光线好的地方,把小样的整体和细节都拍了照片,编辑消息发了过去,“李女士您好,这是荷花竹编画的小样,图案是荷花配蜻蜓,配色以粉绿为主,您看看是否符合预期,有调整需求可以随时说。”
消息发出去没多久,客户就回复了:“小样太漂亮了!蜻蜓的设计太点睛了,完全不用改!我着急用,能不能尽快做成品?下周末之前能发货吗?”
陈屿念完回复,皱了皱眉:“客户想下周末之前收到,现在距离下周末就一周时间了,会不会太赶了?”
孙晓刚好走进院子,听到这话接过话茬:“荷花画尺寸是八十乘六十厘米,不算特别大,要是集中精力做,应该能赶出来。王爷爷,您看咱们能调整一下进度吗?”
王爷爷摩挲着下巴,沉思片刻:“可以是可以,就是得把山水竹编画的小样往后推推。我白天带着张强和赵磊做荷花画,晚上我再琢磨山水小样,应该不耽误。”
“那就辛苦王爷爷了!”孙晓点点头,“我跟客户说一声,让她放心。陈屿,你再跟客户确认一下,是否需要加急费,咱们虽然赶工,但也得跟客户说清楚。”
“好。”陈屿立刻回复客户,“李女士,下周末之前可以发货,需要收取200元加急费,您看可以吗?”
“没问题,加急费现在就转你!”客户十分爽快,没过几分钟,陈屿就收到了转账提醒。
“搞定!客户转了加急费,还说只要能按时收到,多花点钱没关系。”陈屿高兴地说。
“那咱们就分工调整一下。”孙晓拿出笔记本,开始安排任务,“王爷爷、张强、赵磊,你们三人负责荷花竹编画,王爷爷指导,张强和赵磊帮忙准备材料、打下手;我和林晚、乐乐继续做收纳盒和茶杯垫,争取今天把剩下的收纳盒做完;陈屿,你今天去采购一批细竹丝和专用胶水,荷花画需要的粉色、绿色竹丝得备足,另外屏风框架的五金配件也该买了,加固用。”
“收到!”大家齐声应道,立刻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中。
王爷爷带着张强和赵磊来到材料区,指着一堆竹丝说:“做荷花花瓣得用柔韧性好的细竹丝,先把粉色竹丝分出来,用温水泡半小时,泡软了更容易塑形。赵磊,你去烧点温水;张强,你把需要的竹丝都挑选出来,有瑕疵的都挑掉,别影响成品效果。”
“明白!”两人立刻行动起来,赵磊去厨房烧温水,张强则蹲在地上认真挑选竹丝。
孙晓、林晚和乐乐则坐在石桌旁,继续编织山水纹收纳盒。“孙姐,你看我这个收纳盒的底部,是不是编得有点松?”林晚举起手里的半成品,有些不确定地问。
孙晓凑过去仔细看了看,伸手按了按底部:“确实有点松,收纳盒要装书,底部必须编得紧密,不然承重不够。你把这几排拆开重新编,每根竹丝都要拉紧,间距别太大。”
“好,我现在就拆。”林晚拿起剪刀,小心翼翼地把松掉的部分拆开,重新开始编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