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金丹证道 > 第125章 闭关推演

金丹证道 第125章 闭关推演

作者:好看的黄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6 05:40:24

决心已定,吕大信不再有丝毫犹豫。次日清晨,天光微熹,露水未干,他便已起身,仔细整理好略显褶皱的青衫,步履沉稳地走向守静堂。晨光中的大竹峰,云雾缭绕,黑节竹林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一派宁静祥和,仿佛昨日的沉重议事并未给这片土地带来多少阴霾。

守静堂内,檀香依旧。田不易与苏茹已然端坐,显然也在等他。见到吕大信进来,田不易抬了抬眼皮,苏茹则投来温和的目光。

“师父,师娘。”吕大信上前,躬身行礼,声音平静而坚定。

“嗯,来了。”田不易哼了一声,小眼睛在他身上扫过,淡淡道,“想好了?”

“是,师父。”吕大信抬起头,目光清澈,“弟子此番南疆之行,历经生死,见识了魔教手段,亦感悟天地之威,深感自身所学虽有一定根基,但于力量运用之道,尤有滞涩之处,未能圆融贯通。”他措辞谨慎,并未直接言明要自创功法这等惊世骇俗之举,只道是消化感悟,梳理道法,“诸多思绪萦绕心头,难以平息。恳请师父师娘允准弟子闭关一段时日,静心参悟,梳理所得,以期弥补不足,夯实道基。”

他这番话说的诚恳,田不易闻言,胖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是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沉默了片刻。苏茹则柔声道:“大信,你素来沉稳,有此想法,师娘明白。修行之路,确需时常静思反省,方能去芜存菁,更进一步。只是……”她顿了顿,眼中带着关切,“闭关非同小可,最忌心浮气躁,你需保证心神宁静,方可尝试。”

吕大信郑重道:“师娘放心,弟子明白其中利害。此次闭关,旨在梳理沉淀,绝不敢贪功冒进,必当谨守心神,循序渐进。”

田不易这时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你能看到自身不足,这是好事。太极玄清道博大精深,越是修炼到高深境界,越能体会其浩瀚无边。你修为精进神速,更需时刻反躬自省,夯实每一步。闭关可以,但需谨记,道法自然,水到渠成。若遇瓶颈,不可强求,更不可行险妄图捷径,伤了根基,悔之晚矣!”最后一句,已是带着告诫之意。

“弟子谨遵师父教诲!必当恪守本心,稳扎稳打。”吕大信再次躬身,语气斩钉截铁。

田不易这才微微颔首,摆了摆手:“去吧。需要何物,可去库房支取。静室已为你备好,无人会打扰。”

“谢师父师娘!”吕大信心中一定,再次行礼后,退出了守静堂。

得到首肯后,吕大信并未立刻闭关。他先去了库房,并未领取什么珍稀丹药或材料,只是取了一些品质上佳的宁神香和足够数月食用的清淡辟谷丹。随后,他回到自己位于竹林深处的小院。

这小院十分简朴,几间竹舍,一片空地,周围是茂密的黑节竹。他平日清修之地,更是只有一桌一椅一蒲团,四壁空空。但此地灵气充沛,环境清幽,正是闭关的理想场所。

接下来的三天,吕大信并未急于修炼,而是如同一个最细致的工匠,开始为闭关做最周全的准备。他先将小院内外彻底清扫,不染尘埃;又以自身法力温养静室内的聚灵阵纹,确保灵气流转顺畅;接着,他取出早已炼制好的阵旗阵盘,在小院四周和静室内部,布下了三重阵法:最外层是“小须弥幻阵”,可扭曲光线与感知,让外人难以察觉院内具体情况;中间是“五行禁断阵”,能有效隔绝声响、气息以及一定程度的神识探查;最内层,也就是静室之内,则是他结合金丹大道理念自创的“凝神归元阵”,此阵不仅能汇聚灵气,更能帮助修炼者收摄心神,抵御外魔干扰,辅助深层次入定。

布阵之时,他手法娴熟,神识如丝,精准地操控着每一道符文、每一处节点,确保阵法环环相扣,运转无暇。这个过程,本身也是对心性和法力掌控的一种锤炼。

准备妥当后,他又花了半日时间,什么都不做,只是漫步于竹林之中,听风观竹,看云卷云舒,让连日来的思绪渐渐沉淀,心境重归一片澄澈空明。

直至感觉身心皆调整至最佳状态,吕大信才终于步入静室。厚重的石门在身后缓缓闭合,发出沉闷的响声,彻底隔绝了外界。静室内,光线骤然暗淡,只有角落长明灯散发出一点如豆的昏黄光芒,空气中弥漫着新点燃的宁神香清冷悠远的香气,混合着竹木与旧书卷特有的气息。

他盘膝坐于蒲团之上,缓缓闭上双眼。刹那间,万籁俱寂,唯有心跳与呼吸声清晰可闻。他的气息渐渐变得绵长深远,最终微不可察,整个人仿佛与这寂静的石室、与脚下的大山、与冥冥中的道融为一体,进入了最深沉的入定状态。

闭关推演,正式开始了。这是一场只有他一人,与自身之道、与天地至理进行的漫长对话与探索。

他的心神首先沉入体内那方浩瀚的丹田气海。混沌初开般的景象中,那枚鸽卵大小、通体浑圆、金光内蕴、表面有玄奥道纹若隐若现的金丹种子,正以某种契合大道韵律的节奏缓缓旋转着。它仿佛是整个宇宙的中心,每一次旋转,都吞吐着精纯至极、浩瀚无边的本源之力,散发出温和而永恒的光芒。这便是他一切力量的根源,也是他即将创制的、完全属于自身之道的攻伐之术的基石与源泉。

第一步,是追本溯源,彻底明晰“金丹大道”的核心精义,以此作为创法的总纲与不可动摇的准则。 他如同一个最虔诚的信徒,反复叩问、体悟自身道途的根本:

金丹大道的根本在于“凝”。将磅礴的法力、精血、神魂意志,千锤百炼,极致压缩、纯化,摒弃一切虚浮不定的杂质,追求本质的升华。金丹本身,便是这种凝练理念的最高体现。那么,由此衍生的攻伐手段,也必然要贯彻这一核心——追求力量的极致凝聚,而非范围的铺张。一道凝练如丝、无坚不摧的剑元,其威力远胜十道涣散如烟的剑气。

力量的源泉在于自身金丹的旋转与升华,是由内而外的释放与辐射。强调对自身每一分力量的绝对掌控,如臂使指。而非如太极玄清道般,更侧重于以自身为引,沟通、引动外界浩瀚的天地灵气。这意味着,新的剑诀应尽可能减少对外界灵气的依赖,确保在任何环境下(如灵气稀薄、瘴气弥漫之地),都能依靠自身金丹本源爆发出稳定而强大的威力。

对能量的运用,追求的是精细入微的操控,是心念一动,力量便随之生灭变幻的绝对掌控力。招式不应是固定的、死板的,而应是流动的、可塑的。可根据战况需要,随心所欲地转化形态——可凝聚为无坚不破的“点”,可延伸为切割一切的“线”,可扩散为笼罩八方的“面”,亦可化为守护自身的“体”。

视金丹为自身小宇宙的枢纽与核心。通过它,不仅能爆发力量,更能更深层次地感应、共鸣乃至尝试去驾驭外界的天地法则。是主动的“驾驭者”,去影响和改变周围的环境与规则(如重力、空间、阴阳流转),而非被动的“契合者”,去适应和引动现有的法则。这是金丹大道相较于传统道法更具潜力的地方。

这四点根本原则,如同四根擎天之柱,奠定了未来剑诀的基调。

第二步,是博采众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吕大信深知闭门造车不可取,真正的创新必然建立在深厚的积累之上。他的神识化为无形的触角,在记忆的宝库中搜寻、分析、提炼一切可供借鉴的养分:

他仔细剖析了青云门诸多赫赫有名的高阶剑诀的灵力运转模式与核心意境。如“神剑御雷真诀”引动九天雷霆的浩然正气与代天行罚的毁灭意志;“斩鬼神”那一往无前、斩灭一切阻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绝剑心;“七星剑式”引动周天星辰之力、借势天地的玄妙法门。他取其“神意”与“势”——那种煌煌天威、那种一往无前的锋芒、那种与天地共鸣的玄奥感,而非照搬其具体的、需要大规模引动外界灵气的行功路线。他要做的是,用金丹本源之力,去驱动、去实现类似甚至更强的“意”与“势”。

天书总纲作为万法之源,为他提供了最高的理论指导,尤其是关于能量本质、虚空感应、神魂运用的根本法则,让他对“力量”的理解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天书第三卷中关于神魂淬炼、虚空感应的精义,更是直接为他指明了方向——如何将自身远超同阶的强大神识与剑诀完美结合,做到“意动剑至”,甚至以剑意直接冲击对手神魂;如何引动、利用一丝微弱的空间之力,增强剑诀的速度、诡异性与穿透力。

他重新审视与魔教三公子乃至上古神兽的交手经历。碧瑶法术的诡异灵动、身法莫测,启发他剑诀需兼具变化与出其不意,不能一味刚猛;秦无炎毒功的凝练歹毒、如跗骨之蛆,提醒他攻击的穿透性、持续性以及蕴含的特殊属性(如腐蚀、湮灭)至关重要;金瓶儿媚术的千变万化、直指心神,让他意识到剑意中融入神识攻击、干扰对手判断的必要性;陆雪琪至纯至净、一往无前的剑心,坚定了他对剑意纯粹性与极致破坏力的追求;甚至黄鸟的焚妖圣火、黑水玄蛇的腐蚀毒雾,也让他思考如何将不同的能量属性(如至阳、至阴、毁灭、吞噬)融入金丹剑元之中,使其更具针对性。

第三步,是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确立具体的创法原则与方向,勾勒出心目中理想剑诀的轮廓:

任何一招一式,其威力根源必须直接来自于金丹本源的旋转与爆发,最大限度减少对外界灵气的依赖,确保威力稳定、爆发迅速、不受环境制约。

追求将力量压缩到当前境界所能达到的极致,形成无坚不摧的穿透力与破坏力。重视单点杀伤效率。

剑诀不应是固定的、死板的几招几式,而应是一套核心的发力方式、能量运转模型和意境感悟。可根据战况需要,随心组合、演化——可化为凝聚一点、洞穿万物的光束(破甲),可化为铺天盖地、笼罩一切的剑网(控场),可化为坚不可摧、守护己身的剑盾(防御),亦可化为诡异莫测、穿梭虚空的暗袭。

剑诀必须与自身强大的神识紧密结合,做到意动剑发,料敌先机,更能以蕴含剑道意志的剑意直接冲击、震慑、迷惑对手心神,实现物理与神魂的双重打击。

最高层次的剑诀,应能引动甚至初步驾驭一丝天地法则之力,如重力压制、空间束缚、阴阳逆转等,以此增幅威力,或产生种种玄妙难防的效果。

第四步,也是最艰难、最考验心性与智慧的一步,便是将前述的理念、原则、方向,转化为具体的、可行的运功路线、能量结构模型以及招式雏形。 这个过程,几乎是在意念中进行的无数次构建、推演、验证、崩溃、再构建的循环,充满了艰难与失败。

吕大信的神识在识海中化为一台最精密的仪器,构建出一个个复杂的法力流转模型。他尝试着将金丹中精纯的本源之力,按照设想的方式引导出丹田,沿着特定的经脉路线运行,进行不同程度的压缩、塑形、赋予其不同的“意”与“属性”……

起初的尝试,几乎毫无例外地以失败告终。意念模拟中,法力模型往往因为结构不稳定、能量冲突、压缩比例失衡等原因,在成型的瞬间便轰然崩溃,反噬之力虽为意念模拟,却也让他心神震荡,脸色微微发白。有的模型看似稳定,但凝练程度远远不够,徒具其形,缺乏应有的穿透力和爆发力,显得华而不实。有的模型变化呆板,从一种形态转换到另一种形态时滞涩无比,破绽百出,根本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实战。还有的模型对神识的负荷要求极高,以他金丹巅峰的神识强度,模拟起来都感到吃力,根本无法持久。

他推演出的几个初期雏形,例如:

【破元指剑】: 将剑元极度压缩于指尖一点,瞬间激射而出,追求极致的点对点穿透。但初期模型要么速度不够,要么射出后难以稳定控制,容易偏离。

【瞬空斩】: 试图模仿空间裂痕的切割效果,赋予剑元一丝空间属性,增强其诡异性与杀伤力。但对空间之力的理解和运用要求极高,稍有不慎便模型崩溃,甚至引动意念空间紊乱。

【叠浪剑罡】: 模仿海浪叠涌之势,将多重暗劲蕴含于一道剑罡之中,击中目标后接连爆发,造成持续伤害。但对法力掌控的精细度要求变态,多重劲力难以协调,往往相互干扰,威力大减。

这些雏形各有特色,但总感觉差强人意,要么威力不足,要么消耗过大,要么施展条件苛刻,要么变化不灵……始终未能完美体现金丹大道那种举重若轻、浑然天成、本源涌动、变化随心的无上韵味。

一次次的失败,并未让吕大信心生沮丧或焦躁,反而让他更加冷静和清醒。他深知,自创功法,尤其是攻伐之术,绝非一蹴而就之事,这本身就是一场对道心、毅力、智慧的巨大考验。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宝贵的经验,让他对自身法力特性、对能量运转规律的理解更深一层。他不断地反思失败的原因,调整思路,优化模型结构,甚至推翻重来。

静室中,时间仿佛失去了意义。他的眉头时而紧锁如峰,时而缓缓舒展;周身气息也随之微微波动,时而锋锐如出鞘利剑,时而沉凝如深渊寒铁。长明灯的光芒将他的影子投在墙壁上,拉得很长,一动不动,唯有灯焰偶尔的轻微跳动,显示着时间的流逝。

不知过去了多少日夜,外界季节更替,春去夏来,小院外的黑节竹越发苍翠欲滴,而静室内的吕大信,依旧如同一尊石雕,沉浸在浩瀚无边的道法推演之中,忘却了时间的流逝。

他就像一位最严谨、最富有耐心的巨匠,对着金丹大道,反复观察、揣摩、雕琢,试图去除冗余,显化内在的神韵,打造出一柄从材质到形态、从重量到手感都完全契合其本质的绝世神兵。这个过程枯燥、艰辛,甚至令人绝望,但他却乐在其中,心神完全沉浸在这种创造的喜悦与挑战之中。每一次模型的细微优化,每一次对失败原因的深刻洞察,都让他对自身之“道”的理解更深一分,与丹田那枚金丹种子的联系也更加紧密。

他知道,量的积累已达一定程度,突破的契机,或许就在那无数次失败堆积的尽头,就在那灵光乍现的顿悟瞬间。他需要的,是保持这份极致的专注与耐心,等待那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一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