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沉渊那近乎神迹般抹除畸变聚合体的手段,在“方舟”内部引发了持续而深远的震撼。那并非力量的炫耀,而是一种对规则本质的、令人敬畏的触碰。他不再是那个需要被保护或担忧的伤员,而是真正成为了这艘末日方舟的舵手与基石,一个行走在人间的、执掌着冰冷权柄的神只雏形。
在他的指令下,“方舟”如同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高效而沉默地运转起来。新的隐匿航线被迅速计算出来,指向一片更加荒芜、海底地形更为复杂的海域。所有系统进入最高战备,能量屏障以新的频率运转,试图规避可能存在的、基于“潮汐”残留波动的追踪。
技术中心内,对“潮汐”数据的分析成了重中之重。那场席卷全球的规则风暴虽然已经过去,但其残留的影响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仍在扩散。他们需要理解这种催化作用的原理,预测其长期影响,更重要的是,寻找利用或对抗这种影响的方法。
而陆沉渊自己,则在初步稳定“方舟”局势后,将注意力转向了内部。他需要重新熟悉这具经历重构的身体,更需要精确掌控那在王座上苏醒后、变得更加深邃与强大的力量。
他没有去训练场,而是来到了“方舟”一个相对空旷的、用于测试大型设备的结构应力舱。苏晚晴不放心,跟了过来,但只是远远地站在入口处,没有打扰。
陆沉渊静立在舱室中央,闭目凝神。他没有像以前那样,调动起璀璨的秩序光华或引发能量风暴。他只是……存在着。
然后,他开始了测试。
第一次测试,是范围定义。
他心念微动,以他为中心,半径十米内的空间,重力参数被临时修改为标准的百分之五十。没有能量波动,没有力场光芒,范围内的几个测试用金属砝码,就这么轻飘飘地悬浮了起来,仿佛失去了部分重量。
他细致地感受着这种规则修改对自身精神力的消耗,以及对周围环境造成的细微影响。几秒后,他解除了定义,砝码平稳落地。
第二次测试,是物质重构。
他的目光落在一块用于测试冲击的废弃高强度合金板上。他没有接触,只是凝视着它。那块合金板的分子结构,开始在他意志的干涉下,自发地、无声无息地重新排列、组合。几秒钟内,它从一块坚硬的板材,扭曲、融化,最终变成了一尊粗糙却轮廓清晰的、与陆沉渊本人有七八分相似的金属雕像。
整个过程,没有高温,没有外力挤压,仿佛那块金属自己“选择”了改变形态。
第三次测试,是能量转化。
他伸出手指,指尖萦绕起一缕之前净化陆沉渊时残留的、极其微弱的“潮汐之泪”混乱能量。这缕能量依旧充满了暴虐与绝望的特性。陆沉渊没有试图驱散或净化它,而是用自身的秩序之力将其包裹,然后,如同最精密的化工厂,开始对其进行强制性的、底层规则的转化。
那缕幽蓝的混乱能量,在他指尖挣扎、扭曲,颜色逐渐褪去,暴虐的特性被一点点剥离、拆解,最终,化作了一小团纯净的、无属性的基础能量粒子,如同温顺的光尘,消散在空气中。
这并非苏晚晴那种基于生命共鸣的“安抚”与“引导”,而是更高级的、基于绝对理解的“分解”与“重构”。
苏晚晴远远地看着,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情绪。他的力量,变得如此……绝对。仿佛世间万物,在他眼中都成了可以随意解析、定义的代码。这强大令人心安,却也让她感到一丝莫名的距离感。现在的他,还能理解“脆弱”和“情感”吗?
陆沉渊完成了初步测试,睁开了眼睛。他对自身力量的掌控度,比他预想的还要高。重构后的意识王座,赋予了他对“秩序”规则前所未有的亲和力与支配力。
他转过身,看向站在入口处的苏晚晴。他的目光依旧平静深邃,但在触及她身影的瞬间,那冰封的湖面下,似乎有某种东西极其细微地软化了一丝。
他向她走去。
苏晚晴看着他走近,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他身上的威压感太强了,即使他没有刻意释放。
陆沉渊在她面前站定,目光落在她依旧平坦,但已能感觉到生命气息的小腹上。
“……他(她)很好。”他忽然开口,声音依旧是那种金属般的质感,但语调似乎放缓了些许,“生命的律动……很稳定。与‘潮汐’的共鸣,对他(她)而言,是滋养。”
苏晚晴愣了一下,随即涌起一股巨大的惊喜和暖意。他能如此清晰地感知到孩子的情况?而且,他主动提起了孩子!
“你……你能感觉到?”她忍不住问,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嗯。”陆沉渊点了点头,他的手指微微动了一下,似乎想抬手触碰,但最终还是克制住了,只是目光依旧停留在那里,“‘源初之种’……是规则的奇迹。其存在本身,就在不断与周围的‘秩序’和‘生命’产生和谐的共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