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明事件如同一场无声的地震,在深渊集团最核心的圈层内引发了剧烈的余震。尽管消息被严格封锁,对外只宣称李副总突发急病需要静养,但那种骤然提升的安保等级、宋哲临时接管业务的仓促、以及陆沉渊周身那挥之不去的、比以往更加冷硬的气场,都让敏锐的核心成员们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危险气息。
信任,这根维系团队的纤细而坚韧的丝线,被傅家的毒计生生磨损,出现了难以弥补的裂痕。
陆沉渊将自己关在书房的时间更长了。他面前摊开的不再只是外部敌人的情报,还有一份份关于内部核心成员的、由宋哲秘密提交的评估报告。阿杰、宋哲、几位掌握实权的元老,甚至包括一些后来加入但表现出色的新生代骨干……每一个名字后面,都附带着详尽的背景分析、近期动向、乃至一些不易察觉的、可能存在的弱点或潜在风险。
他知道这样做不对,会寒了兄弟们的心。但李崇明的背叛像一根刺,深深扎在他的心里。他无法再像过去那样,毫无保留地将后背交给任何人。傅苍年已经证明了,为了胜利,他可以毫无底线。那么,自己必须比他们更谨慎,更……多疑。
这种状态下,他的决策风格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以往的陆沉渊,虽然强势果断,但也善于听取宋哲的战略分析和阿杰的行动评估。而现在,他更倾向于依靠自己的判断,对那些过于复杂的、需要多方协调的谨慎方案,显得有些不耐烦。
几天后,一份由傅薇安——那位之前被安插在他身边、已被清除的“商业间谍”——在任时经手过、后来被宋哲团队重新评估并标记为“高风险”的并购项目计划书,被一位急于表现的新晋投资总监,小心翼翼地再次呈送到了陆沉渊的案头。
这个项目是收购德国一家濒临破产的精密仪器制造商“莱茵精密”。表面上看,这家公司拥有多项独到的专利技术和一批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收购价格也因为其破产状况而被压得很低,似乎是一笔抄底的好买卖。但宋哲团队的深度尽职调查显示,这家公司的债务结构极其复杂,隐藏着数笔与“星耀会”关联影子银行的或有负债,其核心专利也面临着激烈的国际诉讼纠纷,潜在的法律风险和整合难度巨大。
“老板,这是‘莱茵精密’的项目,之前傅薇安极力推荐过,但宋总那边评估认为风险过高,尤其是潜在的债务和诉讼陷阱……”投资总监小心翼翼地介绍着,额角微微见汗。
陆沉渊拿起计划书,快速翻阅着。那些复杂的债务结构和法律条文让他眉头微蹙,但“精密仪器”、“独到专利”、“抄底价格”这些字眼,又与他急于在高端制造业布局、快速巩固战果的想法不谋而合。他脑海中闪过宋哲那份冗长的、充满各种“可能”、“风险”、“建议进一步调查”的评估报告,心中莫名升起一股烦躁。
宋哲……他最近是不是太过谨慎了?甚至有些……畏首畏尾?是不是因为李崇明的事情,让他也变得束手束脚?还是说,他有了别的想法?
一个念头不受控制地冒了出来:如果这个项目成功,不仅能快速获得关键技术,还能向外界展示他陆沉渊即使在内部出现问题时,依然拥有独到的眼光和魄力,能够力排众议,抓住机会!
刚愎的种子,在猜疑的土壤中悄然发芽。
“风险评估,宋哲那边总是过于保守。”陆沉渊放下计划书,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这个项目,我看可行。精密仪器是未来的方向,专利和技术团队是现成的,价格也合适。至于那些债务和诉讼……”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冷芒,“让法务和财务团队跟进处理,想办法剥离干净。我相信我们的团队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
投资总监愣了一下,没想到老板会如此干脆地推翻宋哲团队的结论,他犹豫道:“老板,宋总那边强调过,那些隐藏债务很可能与‘星耀会’有关,是故意留下的陷阱,而且国际诉讼耗时耗力……”
“够了!”陆沉渊打断他,声音陡然转冷,带着一丝不耐烦,“如果什么事都要等到万无一失,那我们什么都不要做了!按我说的去准备,尽快启动收购流程。”
“……是,老板。”投资总监不敢再多言,躬身退出了书房。
消息很快传到了宋哲那里。他看着屏幕上那份被陆沉渊强行推进的“莱茵精密”项目文件,眉头紧锁,脸上写满了忧虑。他立刻拨通了陆沉渊的加密通讯。
“老板,‘莱茵精密’的项目,我认为需要重新评估。我们的情报显示,这家公司就是傅家留下的一个诱饵,那些隐藏债务和诉讼,一旦我们接手,就会立刻引爆,届时我们将面临巨大的财务和法律风险,甚至可能影响我们整个欧洲战略的声誉……”
通讯器那头,陆沉渊沉默了几秒,再开口时,语气带着一种疏离的冷淡:“宋哲,你的谨慎我明白。但有时候,机会大于风险。我们不能因为害怕陷阱,就放弃可能的机会。这个项目,我意已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