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恐怖 > 不准开窗 > 第39章 数据残影与微光

不准开窗 第39章 数据残影与微光

作者:静月书 分类:恐怖 更新时间:2025-11-27 17:09:40

河堤边的冷风让两人打了个寒颤,却也吹散了一些地下室里带来的窒息感。他们没有逗留,互相搀扶着,沿着河岸快步离开,绕了很远的路,确认没有被跟踪后,才疲惫不堪地回到了那间愈发显得脆弱的公寓。

关上门,背靠着冰冷的门板,劫后余生的虚脱感才如同潮水般涌上。林夏顺着门板滑坐在地上,双臂环抱着膝盖,身体止不住地微微颤抖。陈默则走到窗边,掀起窗帘一角,警惕地观察了楼下街道许久,才稍稍松了口气。

地下室的经历像一场高烧中的噩梦,但左臂残留的刺痛、指尖的冻伤,以及脑海中复制体李隐那空洞的眼神和真正李隐最后的惨叫,都在无情地宣告着现实的残酷。

“他……死了吗?”林夏的声音带着哽咽。

陈默沉默了片刻,走到她身边坐下。“可能。但他把最重要的信息传递出来了。”他摊开依旧有些麻木的左手,“‘反相位’,‘核心频率’,‘次级振荡回路’……还有他提到的‘频率同调器是陷阱’。”

这些词语是李隐用生命换来的密码,是刺向“噬渊”网络的第一把,也是唯一一把可能的匕首。

“我们需要理解它,利用它。”陈默的眼神重新变得坚定,他打开随身携带的、用防水袋保护好的手机,调出在地下室主控台屏幕乱码前,他凭借惊人记忆力强行记下的几段关键数据流和波形片段。虽然残缺,但结合李隐的提示,或许能拼凑出一些真相。

他们将威尔逊的笔记影印本、自己绘制的地图,以及手机里记录的数据碎片全部摊开在客厅的地板上。昏黄的灯光下,三人(包括已逝的李隐的智慧残影)仿佛在进行一场跨越生死与疯狂的研讨会。

林夏强迫自己集中精神,忽略脑中断断续续的杂音,将感知聚焦于那些数据碎片和笔记中的符号。她的能力在此刻不再是负担,而成了一种扭曲的“翻译器”,能模糊地感知到数据背后隐藏的、属于“噬渊”的冰冷韵律。

“李隐说的‘反相位’……”林夏指着一组威尔逊笔记中反复出现的、关于“逆波干涉”的潦草图表,“威尔逊也提到过,可以用一种相反的‘意志波动’去抵消侵蚀,但他认为这需要与被抵消目标同源且更强的力量,几乎不可能实现……”

“但李隐找到了取巧的办法!”陈默拿起笔,在草稿纸上快速勾勒出基于记忆的仪器结构简图,“他不需要完全抵消‘噬渊’庞大的本体信号,他针对的是它延伸出来的‘网络信号’!那个‘次级振荡线圈’,是信号放大和稳定网络连接的关键节点!破坏它的反馈回路,就像在一张网上剪断了几根关键的线,虽然网还在,但局部会暂时失灵!”

他指着手机里记录下的一段怪异波形:“看这个,这是网络稳定时的基准频率。而当我的力量冲击线圈,造成干扰时,这段频率出现了剧烈的抖动和畸变(他画出另一段扭曲的线)。李隐说的‘反相位’,很可能就是指制造一种与这个基准频率完全镜像相反的波形,在局部叠加,使其相互抵消!”

这个发现让两人精神一振。虽然他们目前还没有能力制造出稳定的“反相位”信号发生器,但原理已经清晰!这不再是盲目的对抗,而是有了明确的技术路径。

“还有这个,”林夏拿起另一张笔记影印件,上面画着一个被层层锁链束缚的、扭曲的球体,旁边标注着“基石枷锁”,“威尔逊认为‘锚点’(基石)与现实的连接处存在天然的‘应力点’,是最脆弱的地方,但也是最危险的地方,因为直接触碰可能引发剧烈的空间反馈。”

她结合李隐提到的“频率同调器是陷阱”,分析道:“‘噬渊’想利用李隐的知识制造同调器,放大锚点信号,加速现实融合。这反过来证明,如果我们能干扰甚至破坏锚点的信号稳定性,是不是就能延缓,甚至阻止它的扩张?”

目标逐渐清晰:一是研究如何制造局部的“反相位”干扰,瘫痪小型节点或前哨站;二是寻找方法,攻击主锚点(松林公寓204)的“应力点”。

但这需要更精确的数据,更强大的能量源,以及……更深入的冒险。

“我们现有的设备太简陋了。”陈默看着那几件可怜的装备,叹了口气,“我们需要李隐那样的专业仪器,至少需要能精确捕捉和分析那种异常频率的设备。”

就在两人感到资源匮乏的无力感时,陈默的手机再次响起,又是一个未知号码,但这次是一条短信:

【东西放在老地方。小心镜子。——回响】

老地方?回响?

两人面面相觑。“回响”这个词,在林夏的感知和威尔逊的笔记中,都特指与“噬渊”产生连接或被标记的人或物。但这个“回响”,似乎带着善意?

陈默猛地想起,李隐在咖啡馆时,曾不经意间提到过一个他以前常去的、用于交换非公开研究资料的“安全点”,是一个24小时自助仓储公司的某个单元。

难道这个“回响”,是李隐预先安排的后手?还是另一个陷阱?

没有时间犹豫。两人再次出动,怀着巨大的警惕,来到了那家位于城市边缘的自助仓储公司。按照短信提示的单元号,他们用李隐之前隐约透露过的通用密码(结合他的生日和研究项目编号)尝试了一下。

“嘀”一声,单元门锁绿灯亮起。

缓缓拉开门,里面没有埋伏,只有几个整齐摆放的硬质塑料箱。打开箱子,里面是让他们呼吸几乎停滞的装备:便携式高精度频谱分析仪、信号发生器、几块标注着特殊型号的高能量密度电池、一些未组装的古怪电路板,以及……一个厚厚的、手写的笔记本。

笔记本的扉页上,是李隐熟悉的笔迹:

【若你看到此笔记,我恐已遭不测。以下是我对‘它’的研究成果、网络结构推测,以及‘反相位干扰器’的完整设计图。‘镜子’的威胁远超想象,它们能映射并替换认知接近临界点的个体。信任,已成为奢侈品。但对抗黑暗,需携手微光。愿这些残存的数据,能成为刺向深渊的芒刺。——李隐,于清醒的最后时刻】

捧着这本沉甸甸的笔记和这些珍贵的设备,陈默和林夏站在冰冷的仓储单元里,心中五味杂陈。

李隐早已预见到了自己的结局,并在被完全控制前,为自己毕生的研究找到了可能的继承者。他不仅是研究者,更是一位在绝望中播下火种的战士。

“微光……”林夏抚摸着笔记的封面,轻声重复着这个词。

陈默握紧了拳头,左臂的纹路似乎在回应着他的心绪,传来一阵不算痛苦,反而带着某种共鸣的微凉。

是的,微光。

在这片日益浓重的阴影网络下,他们这些挣扎的“回响”,这些承载着痛苦与恐惧的个体,或许正是彼此唯一的微光。

带着李隐的“遗产”,他们回到了公寓。前路依然危机四伏,“镜子”的威胁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但这一次,他们手中握的不再是盲目的恐惧,而是由鲜血、智慧和绝望共同铸就的、指向反击道路的罗盘与蓝图。

深夜,公寓的灯光依旧亮着。陈默埋首于李隐的设计图,林夏则尝试用新的频谱分析仪捕捉环境中那冰冷的脉动,并与脑中的“杂音”进行校准。

微光虽弱,却已点燃。

而在城市某个角落的阴影中,一个与陈默有着一模一样面容的“镜中之影”,缓缓睁开了空洞的双眼,嘴角勾起一丝非人的、冰冷的弧度。

狩猎,远未结束。但猎手与猎物的界限,正在模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