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嫡女谋,掌家主母不好惹 > 第127章 暗香疏影.

嫡女谋,掌家主母不好惹 第127章 暗香疏影.

作者:玖栀子花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1-26 04:32:07

萧景珩在杭州湾的雷霆一击,如同利剑斩断了盘踞在东南海疆的毒瘤,也彻底震慑了江南的魑魅魍魉。通敌走私的巨贾落网,涉案官员被查办,消息如野火般传遍江南,官场商界无不凛然。先前那些阳奉阴违、推诿塞责的官员,此刻变得异常恭顺配合;那些观望犹豫的商贾,也纷纷主动向新设立的市舶司示好,登记船引,申报货物。

江南的局势,为之一清。

萧景珩并未因初战告捷而松懈,他深知,破而后立,方是根本。在肃清余毒、稳定秩序的同时,他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了新政的扎实推行中。

他亲自参与修订市舶司的详细章程,对抽分比例、报关流程、船舶查验、违禁品界定等条款逐一斟酌,务求公正严明,堵住漏洞。他召集水师将领,重新规划防区,汰换老弱,督造新船,操练水师,并亲自登船出海,巡视险要航道,选定炮台址基。每一项事务,他都亲力亲为,常常废寝忘食。

忙碌之余,他并未忘记京中的沈清辞。每隔几日,便有加密的信使携带着他的亲笔信,穿越千山万水,抵达永宁侯府。信中,他不再仅仅报平安,而是详细讲述江南见闻、新政进展、遇到的困难以及他的应对之策,字里行间,带着与她商议的意味。他似乎已将她视为可以倾谈政务、共谋大事的知己。

这一日,萧景珩的信使又至。沈清辞屏退左右,拆开火漆封口的信笺。信中,萧景珩提及市舶司设立后,虽大局已定,但仍有一些细节让他颇费思量。例如,如何有效甄别、管理那些数量庞大的中小海商,防止他们为利所驱,暗中从事走私?又如何防范市舶司内部的吏员贪腐舞弊,与不法商贾勾结?

信的末尾,萧景珩写道:“……此事千头万绪,非一日之功。清辞素来心细,于经济庶务颇有见地,不知可有良策教我?京中若有类似成例或可借鉴之策,亦望告知。”

看着信中坦诚的请教,沈清辞心中微暖,亦感责任重大。她铺纸研墨,沉思良久,开始回信。她没有空谈道理,而是结合自己打理侯府庶务、阅览邸报文书的心得,提出了几条具体建议:

其一,建议推行“连保互结”之法。令往来海商五户或十户联保,互相监督检举,若有一户走私,联保各户皆受重罚,以此促使商贾自查自律。

其二,建议市舶司吏员定期轮换,并严格账目审计,允许商民匿名举报贪腐,查实重赏。

其三,可借鉴盐引制度,对守法经营、纳税积极的商贾,颁发“诚信商号”牌匾,给予通关便利、优先配给紧俏货引等优惠,以示激励。

其四,需重视市舶司文书档案管理,船引、税单、货单皆需编号造册,定期核对,做到有据可查,杜绝欺瞒。

她写得很细致,甚至对文书格式、账册登记方法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写罢,她吹干墨迹,小心封好,交给信使。她不知道这些建议是否真的有用,但她愿意竭尽所能,为他分忧。

京中,永宁侯府依旧保持着低调。但沈清辞的“工作”却悄然发生了变化。随着萧景珩在江南站稳脚跟,京中各方势力对永宁侯府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转变。先前那些幸灾乐祸或暗中使绊子的人,大多偃旗息鼓,而一些原本中立甚至曾有些疏远的府邸,开始递来帖子,或是邀请赏花,或是寿宴庆贺,言语间多有亲近结交之意。

这一日,安国公夫人六十大寿,给永宁侯府下了帖子。安国公府是京中老牌勋贵,虽不掌实权,但人脉深厚。以往这类宴会,永宁侯府多是礼到人不到。但此次,沈清辞斟酌再三,决定亲自前往。

寿宴之上,高朋满座,觥筹交错。沈清辞一身藕荷色宫装,淡施脂粉,举止得体,安静地坐在勋贵女眷席中,既不刻意逢迎,也不孤高自许。有人谈及江南风光,她便浅笑应和几句;有人问起世子近况,她便得体地回答“一切安好,有劳挂心”,绝口不提政务。

她的沉静娴雅,反而引起了安国公夫人的注意。老夫人招手唤她近前,拉着她的手细细端详,笑道:“早闻永宁侯世子妃是个齐整人儿,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景珩那孩子在江南为国操劳,你在京中持家不易,都是好孩子。”

沈清辞连忙谦逊道:“老夫人过奖了。世子为国效力是本分,妾身在家伺候公婆亦是应当,不敢言辛苦。”

安国公夫人点点头,叹道:“如今像你们这般踏实做事的年轻人不多了。江南那边,听说景珩做得很好,雷厉风行,整顿积弊,皇上很是欣慰。” 这话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了周围几位宗室命妇的耳中。

沈清辞心中明了,这是安国公夫人在释放善意,也是在替永宁侯府说话。她恭敬答道:“全赖陛下圣明,朝廷支持。世子年轻,经验浅薄,唯知尽心王事,不负圣恩罢了。”

一番对答,滴水不漏,既承了情,又不失分寸。席间众人看在眼里,对这位不显山不露水的世子妃,又高看了几分。

宴会归来,沈清辞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然而,数日后,宫中张贵妃却突然派人送来几匹珍贵的苏杭新缎,说是“听闻世子妃喜好江南风物,特赐此缎,以作春裳”。

这份赏赐,来得突兀,用意难明。张贵妃此前虽有过示好,但在此敏感时刻,此举更显意味深长。是进一步的拉拢?还是另一种试探?

沈清辞恭敬地收下赏赐,依制上表谢恩,却将缎子收入库房,并未动用。她让春桃暗中留意贵妃宫中的动向,但并未发现其他异常。

她将此事连同京中各方态度的微妙变化,一并写入了给萧景珩的信中,未加评论,只陈述事实。她相信,远在江南的他,自有判断。

江南与京城,相隔千里,却因绵绵不断的书信和共同的志向紧密相连。萧景珩在前方劈波斩浪,推行新政;沈清辞在后方稳守根基,洞察机微。夫妻二人,一明一暗,配合愈发默契。

暗香浮动,疏影横斜。新的格局正在形成,而他们,已然成为这盘大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棋子。未来的路或许依旧漫长,但并肩同行的两人,内心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和从容。

喜欢嫡女谋,掌家主母不好惹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嫡女谋,掌家主母不好惹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