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宋茶事案 > 第65章 玉髓惊澜卷暮云

大宋茶事案 第65章 玉髓惊澜卷暮云

作者:仙鹤一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04:14:03

夜航船破浪北行,尾随的黑船如影随形,船头那狰狞的鸟首像在月光下若隐若现,仿佛随时要扑将过来。赵令渊伫立船尾,任海风拂面,怀中晶石碎屑灼热不减,与远方黑船上的罗盘隐隐呼应。这海船是典型的北宋“神舟”,船身采用水密隔舱技术,帆橹并用,正是大宋航海技艺的精华。阮流珠自舱中取出一具焦尾古琴,琴身用的是雷氏家族的珍品,价值不菲。她纤指轻拨,竟奏出《渔舟唱晚》,琴音悠扬处,暗藏金戈杀伐之调,正是北宋教坊司常用的“文武曲”奏法。林素问侧耳细听,忽道:“姐姐琴中有机括声?似是汴京马家铺子的手艺。”

阮流珠嫣然一笑,指甲挑动琴轸,琴身顿现数孔,露出排乌黑小箭:“昔年在教坊司,妾身凭此‘焦尾弩’三退登徒子。这琴中机关还是请汴京最好的工匠制作的。”言罢忽转调式,琴音变得尖锐刺耳,用的是《乐书》中记载的“裂石调”。远处黑船上立时传来惊呼——那音律竟与星槎波动同频,震得对方罗盘指针乱转!几个水手站立不稳,险些跌入海中。

趁敌船混乱,赵令渊急令水手扬满帆。这帆是典型的宋代硬帆,用竹篾编织而成,可根据风向调整角度。忽见前方出现数艘漕船,灯笼高挂“颍川陈氏”字号,船头插着漕运司的令旗。当中船头立着个锦衣商人,头戴东坡巾,身着杭绸直裰,朗声笑道:“可是赵提刑座船?陈某奉秦大人之命,特来护航!”竟是闻名东南的茶商陈三念!此人乃是汴京七十二家正店之一“陈家茶坊”的东主,在茶行中颇有声望。

两船相接时,陈三念命人递上只竹篓:“些微土仪,聊表心意。”篓中满是新茶,都是上好的日铸雪芽,底下却暗藏机关。旋动篓底铜钮,竟展开成幅《清明上河图》摹本,图中虹桥处密布朱点,旁注小字:“茶肆七十二,皆售忘忧散。细看那些标注的茶肆,多是汴京着名的“北山子茶坊”、“俞七郎茶坊”等,都是士大夫常去之处。

“京城半数茶坊已陷敌手!”陈三念压低声音,“宰相府三日一遣人收‘茶税’,实为收集毒资。秦大人嘱告:入京后万勿轻信官驿,可往大相国寺寻智永禅师。”说罢击掌三声,漕船忽散开阵型,抛出大量腌鱼臭虾。这原是北宋渔民常用的驱鸥之法,此刻腥气弥漫中海鸥群集,竟扰得雾隐岛罗盘再度失灵。但见那些海船上升起典型的宋代“五两旗”,用以测风向,水手们熟练地操作着尾舵,展现着宋代先进的航海技术。

航至渤海界,忽遇大雾。雾中传来凄婉渔歌:“月昏昏,星沉沉,龙王嫁女泪涟涟……”这渔歌用的是河北路方言,调子悲凉。阮流珠色变:“是海姬谣!雾隐岛妖女要现身了!”但见雾中浮出艘彩船,船头立着个戴珊瑚冠的女子,身着典型的闽南“惠安女”服饰,怀抱琵琶轻拨,弦音过处,己方水手纷纷目眩。那琵琶奏的是《海青拿天鹅》的调子,却暗藏杀机。

林素问急取玉蝉合掌诵诀,蝉身绽出青光,勉强抵住魔音。赵令渊见那女子面容竟与阮流珠七分相似,不禁愕然。阮流珠苦笑:“那是妾身胞妹阮流璎,昔年同被选为海姬,她甘堕魔道,妾身却逃归中土……”忽取发间银簪掷出,簪破空竟化鹤形,尖喙直取对方面门!这化鹤之术,原是道教神霄派的秘法,不知她从何处习得。

二女隔船斗法,琵琶对琴筝,幻出鸾凤相争。阮流珠奏的是《霓裳羽衣曲》片段,而阮流璎则以《胡笳十八拍》相抗。正僵持间,海底忽涌巨浪,某物被音律惊动,缓缓上浮——竟是半截星槎残骸!舱壁符文明灭,与玉蝉、晶石共振,发出震耳轰鸣。阮流璎见状大惊,慌忙撤阵遁入雾中。她的彩船升起典型的宋代“走舸”快帆,迅速消失在迷雾中。

残骸甲板上散落着数具玉质骸骨,皆作奔逃状,保持着最后的惊恐姿态。赵令渊冒险跃上,见主控台嵌着块龟裂晶石板,板上刻着星图与陌生文字。林素问抚板惊呼:“这是星槎航志!记载其自‘摇光星域’逃遁始末……”她忽指向某段裂缝处,“此处提及‘玉髓共七,散落九寰,聚之可启归途’。”那些文字的形状,竟与西夏文有几分相似。

莳花叟所赠药囊忽自发跃出,内中《星槎焙茶秘要》哗啦翻页,停在某幅阵图:七枚玉髓环列如勺,中央浮着星槎虚影。图侧注文:“北斗炼心阵成,则天门洞开,凡俗尽为傀伥”。这阵图与《武经总要》中记载的“七军阵”颇有相通之处,只是更加诡谲。

“原来雾隐岛真欲炼此邪阵!”赵令渊心胆俱寒。忽闻阮流珠急呼:“快退!残骸要沉了!”众人急返座船,见星槎残骸缓缓没入深海,唯余漩涡翻涌。然赵令渊怀中多了块剥落的晶石片,上刻三枚星点,似为部分星图,那星点的排列,竟与北宋司天监绘制的《淳熙天文图》有异曲同工之妙。

入夜泊岸,忽有丐帮弟子送来莳花叟密信。那丐帮弟子手持打狗棒,腰挂七袋,乃是丐帮中的七袋弟子。信中言及已追踪毒茶至京郊“忘忧庄”,庄主竟是致仕多年的御茶房总管太监!附呈的还有半张茶饼,饼心嵌着鸟骨粉,却混了奇异香料。阮流珠嗅之变色:“这是宫中专用的龙脑香!只有宰相级重臣可分赐……”这龙脑香乃是宋廷专从南洋进口的珍品,价值堪比黄金。

更惊心者,信末附了首童谣:“茶婆婆,药公公,皇宫地底挖洞洞。金盏盏,银罐罐,皇帝睡着不起来。”显是莳花叟从孩童间采集的暗语。这童谣用的正是汴京小儿游戏时常唱的调子,更添几分诡异。

晨熹微露时,京城在望。但见汴京城墙高耸,护城河如带,城头飘着禁军旗帜。忽见城门处禁军林立,盘查尤严。这些禁军身着典型的宋代“步人甲”,手持长枪,腰佩朴刀。一队皇城司缇骑驰过,掷下通缉绘影:竟有赵令渊、林素问画像!榜文称“钦犯窃取御茶,毒害官家”。那通缉令用的是典型的宋代雕版印刷技术,画像栩栩如生。

三人急退入芦荡,忽闻苇丛中有人轻诵:“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林素问应声:“君莫羡,花姑酿,双井白芽春未央。”但见智永禅师披蓑戴笠,作渔翁打扮,低声道:“随老衲从水道入城。”这暗号用的是苏轼《汲江煎茶》中的诗句,寻常人难以察觉。

禅师引至废井处,扳动机关,现出地下暗河。这暗河原是汴京地下排水系统“潜渠”的一部分,展现着北宋先进的城市规划。舟行时许,竟从大相国寺佛座下浮出!禅房内早备好僧袍,智永叹道:“官家已移居延福宫,由宰相心腹把守。唯茶库地底密室或存解药,然入口有‘茶傀’看守。”这大相国寺是北宋皇家寺院,规模宏大,香火鼎盛。

所谓茶傀,竟是饮毒茶致幻的武僧,力大无穷却神志全失。这些武僧穿着典型的宋代“直裰”僧衣,但眼神空洞,行动僵硬。禅师示以密室图:需经茶窖、冰井、香药局三重关卡,每关皆需以特定茶器为钥。这些茶器都是宋代点茶用的典型器具,包括茶筅、茶碾、汤瓶等。

是夜月黑风高,三人乔装潜入皇城。但见皇城内殿宇巍峨,飞檐翘角,尽显宋代建筑的精巧。过茶窖时,忽闻守吏醉呓:“……那闽商进贡的‘龙凤团’里掺了宝贝,饮后飘飘欲仙……”林素问以银簪试其茶壶,簪头顿成碧色——竟是高纯度的迦楼罗烬!这茶窖中堆满了各地进贡的名茶,包括北苑的龙凤团茶、日铸的雪芽、蒙顶的石花等,都是宋代着名的贡品。

至冰井处,但见井口悬满鸟骨符箓。这些符箓用朱砂绘制,与道家符箓颇为相似。阮流珠取琴拨动宫商调,符箓应声而落。忽闻井底传来咆哮,数个双目赤红的茶傀攀援而上!赵令渊软剑疾点,却难伤其分毫。危急时,林素问抛出新炼的药丹,丹散异香,茶傀顿显迷茫——原是莳花叟以毒攻毒之方。这冰井是宋代宫廷用来藏冰消暑的,此时却成了藏污纳垢之所。

终抵香药局,却见局门大开,秦晏之正与宰相心腹对弈。这香药局是宋代宫廷专门掌管香料的机构,殿内香气氤氲。见众人至,秦晏之忽落子叫吃:“大人可知‘弈棋赌茶’典故?今日下官愿以武夷云腴,赌您袖中茶库钥!”那官狞笑掷杯,伏兵尽出!这些伏兵都是皇城司的亲从官,身着锦衣,腰佩弯刀。

混战中,赵令渊忽见案上贡茶清单列着“流珠”二字,墨迹犹新。阮流珠黯然道:“妾身本名……乃宰相赐予毒姬的代号。”原来她亦是棋子!这时可见殿内摆放着各种宋代名香,包括龙涎、沉香、麝香等,都是价值连城之物。

忽听宫墙外号炮连响,火光映天——竟是赵崇宪率勤王军至!这些勤王军打着“静难军”的旗号,是北宋着名的西北蕃兵。秦晏之趁机夺钥掷来:“快入密室!官家……”话音未绝,心腹官忽掷出茶盏,盏中溅出黑液,秦晏之扑地不起。那茶盏是典型的建窑黑釉盏,本是斗茶佳品,此刻却成了杀人凶器。

赵令渊急旋钥入锁,机括响动间,地面现出深洞。腥风扑面,洞底隐约传来锁链拖曳之声。林素问腕间玉蝉骤亮,照见洞壁刻满星槎符文,最深处竟有蓝光脉动——

第五卷《东海迷雾》终,而第六卷《宫阙迷踪》的暗廊,正从脚下无尽延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