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宋茶事案 > 第44章 星槎碎片溯迷踪

大宋茶事案 第44章 星槎碎片溯迷踪

作者:仙鹤一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04:14:03

“星槎碎片”四字,如一道惊雷炸响在赵令渊耳边。

他猛地抓住澜澈湿漉漉的手臂,指尖发力,声音因急切而略显低哑:“你看清楚了?确是星槎之物?何种模样?”

澜澈喘息稍定,眼中惊疑未退,发梢仍滴着水珠,在月色下泛着冷光。

他压低了嗓音,语速却极快:“绝不会错!那材质非金非木,触手温润如玉,却又隐隐发热,内蕴奇特的能量流转,与我们在昆仑所见星槎残骸一般无二!其上有清晰的断裂纹路,但主体完好,约有巴掌大小,形状不规则,边缘似有烧灼熔融的痕迹,就……就像是被人从某个更大的整体上强行拆解下来一般!”

他略一停顿,努力回忆着水下所见细节,“碎片深深嵌入加固的龙骨之中,周围还用一种奇怪的黑色胶质物密封,触之黏腻腥臭,似乎……似乎是在利用碎片散发出的某种能量,或是以其为……核心?”

利用星槎碎片作为船的核心?

赵令渊心念电转。葛洪所遗星槎本非凡间之物,其碎片蕴含的能量绝非寻常,若被凡人掌握并拙劣模仿,后果不堪设想。

难道这就是那乌尾船吃水极深、却又速度奇快的秘密?

以星槎碎片为动力之源?

“还有,”澜澈补充道,语气愈发凝重,“我发现那碎片时,感觉到其能量波动与底舱那些鬼眼茶的阴寒灵蕴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极其微弱却诡异的……共鸣。就像是两者被某种方式强行耦合在了一起,彼此滋养,又彼此侵蚀。”

他忍不住打了个寒噤,显然那感觉极不舒服。

星槎能量与鬼眼茶的邪异灵蕴共鸣?

这绝非自然现象,定是人为!

赵令渊立刻联想到接连失踪的茶船、异常活跃的归墟之眼、以及那个神秘信号中所指的“吞噬者”。

莫非,有人正在尝试一种危险而禁忌的实验——利用星槎碎片放大甚至定向引导鬼眼茶的能量,以此影响甚至……操控归墟之眼?

其目的何在?制造海难,劫掠货物?

或是有着更可怕的图谋?

此事已远超普通走私或海匪劫案,牵涉之广、之深,令人心惊。

那两艘乌尾船,必须严密监控,但其守卫森严,硬闯绝非良策。赵令渊目光扫过夜色中模糊的船影,心中已有计较。

“我们先回去,从长计议。”他压下心头惊涛,果断下令。

三人借着夜色与岸边堆叠货箱的掩护,如狸猫般悄无声息地撤离码头。途中险些与一队巡夜的护船武夫撞个正着,亏得澜澈机警,扯住二人衣角,迅速隐入一堆渔网之后,方才避过。那队武夫手提的气死风灯晃过他们藏身之处,脚步声沉重远去,三人屏息良久,待周围彻底安静,才继续潜行返回官舍。

官舍内,灯烛未熄,苏砚青也带回了关于“乌记钱庄”的调查结果。

他脸色兴奋中带着困惑,一见赵令渊便急急道:“东家,这乌记钱庄果然不简单!其账目做得极其干净漂亮,明面上几乎找不到错处,往来清晰,税银十足,简直能当典范。”他咂咂嘴,似在佩服又似在嘲讽,“但我花了些心思,从几个老账房那里旁敲侧击,又核对了近年市舶司的几条暗账,发现近三个月来,有几笔来自京师的巨额资金,通过几家看似毫不相干的皮货商、绸缎庄层层转汇,手法老练,最终都流入了乌记。而接收这些资金的,是一个名为‘海平号’的空壳船行。更巧的是,这个‘海平号’,正是那两艘三桅乌尾船在市舶司登记的名义所有者!”

资金来自京师?

赵令渊立刻想到了宫中那位来历蹊跷、献上奇茶的林美人,以及她背后可能存在的势力。

蔡京虽倒,其党羽余孽未清,难道是他们勾结在一起,利用海上通道和邪门茶术,继续兴风作浪?

“可能查到资金的最初源头?”赵令渊问,指尖轻叩桌面。

“对方非常谨慎,几经转手,难以追溯。”苏砚青摇头,面露憾色,“但如此大额资金流动,绝非寻常商贾所能为。而且,乌记钱庄的幕后东家,虽极力隐藏,但我从一些旧档案的蛛丝马迹推断,很可能与泉州那位已故提举王师闵的妻族——莆田林氏有关联。”

王师闵!这个名字再次出现!他在泉州时便多方阻挠赵令渊查案,又与幽冥宗有染,其死后,妻族势力竟渗透到了明州最大的钱庄?这绝不仅仅是巧合。

所有线索像无数条溪流,开始汇向同一个深潭——一个以京师某股势力为靠山,以王师闵残余势力及乌记钱庄为财力支撑,利用官船走私鬼眼茶,并可能掌握着星槎碎片、进行危险实验的隐秘网络。

然而,证据仍显零碎。乌尾船不能硬闯,乌记钱庄账目清白,京师源头迷雾重重。赵令渊蹙眉沉思,烛火在他深沉的眸中跳动。

就在此时,那名之前送来弩箭传书的神秘人,再次有了动作。次日清晨,市舶使钱惟演忽然亲自来到官舍,面色尴尬地递上一份拜帖——乌记钱庄的大掌柜,请求拜会巡查使大人。

“乌记掌柜?”赵令渊心中一动,面上却不露声色,只接过那烫金拜帖扫了一眼,“钱大人可知其所为何事?”

“这个……下官也不知。”钱惟演眼神闪烁,掏出手帕擦了擦额角并不存在的汗珠,“只说是久慕大人威名,特来请教些茶道学问,或许……或许也想为海上茶贸安稳尽份心力吧。”他的话显然言不由衷,带着几分小心翼翼。

赵令渊沉吟片刻,指尖在拜帖上轻轻一点,应下了这场突如其来的会面。“也好,本官正想见识见识这位明州财神爷。”他倒要看看,这乌记钱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午后,乌记大掌柜如约而至。来人是个五十岁上下的清瘦男子,面皮白净,留着三缕打理得一丝不苟的长须,穿着朴素却用料极为考究的杭绸长衫,言行举止谦恭有礼,像个儒商,而非掌控明州金融命脉的巨贾。

他带来的礼物也颇为风雅——一套釉色温润的南宋官窑茶具,一本失传已久的唐代陆羽《茶诀》孤本手抄卷,皆是文人雅士难以抗拒之物。

寒暄过后,话题自然引向茶道与海上贸易。

大掌柜言语间对赵令渊推崇备至,称其年少有为,明察秋毫;对茶事案的看法也显得公正持重,甚至主动表示愿意配合巡查,提供钱庄流水以供核查,以证乌记清白,俨然一副守法良商的模样。

然而,在谈及近来海上风波时,他似是不经意地叹道:“海上营生,风险难测。有时风暴骤起,有时迷雾障目,便是最老练的船公,也难免迷失方向。尤其是那‘**海’一带,更是诡异莫测,听闻常有船只误入歧途,乃至……莫名消失。唉,真是令人扼腕。”他话锋轻轻一带,仿佛只是随口感慨,却巧妙地将失踪案归咎于天灾与意外,言语如烟,不着痕迹。

赵令渊端着那官窑茶盏,指尖感受着瓷壁的温凉,淡淡一笑:“天地虽大,规律可循。迷雾纵深,亦有其源。所谓莫名消失,多半仍是**而非天灾。掌柜的走南闯北,见识广博,以为呢?”

大掌柜面色不变,含笑点头,捋了捋长须:“大人高见,一针见血。只是这**……从何而来呢?是海匪猖獗?或是……监守自盗?”

他目光似有深意地扫过一旁正襟危坐、神情紧张的钱惟演。钱惟演顿时额头见汗,手中茶盏微微一晃,溅出几点水珠,他干笑两声,连忙放下茶盏,用袖子擦拭,不敢接话。

“哦?”赵令渊顺势问道,目光如炬,看向大掌柜,“掌柜的似乎意有所指?”

“不敢,不敢。”大掌柜连忙摆手,作惶恐状,“只是小人经营钱庄,往来客户众多,三教九流皆有接触,难免听到些风言风语。有传言说,市舶司内有人与那‘潜蛟帮’暗通款曲,为其提供船期、货单,方才屡屡得手,劫掠商船后又能顺利销赃。当然,此等无稽之谈,荒诞不经,不足为信,不足为信呐!”他像是突然意识到失言,连忙收住话头,端起茶盏低头吹着热气,掩饰神色。

这番话,看似撇清,实则恶毒!轻飘飘几句“风言风语”,便将矛头引向了市舶司内部,甚至隐隐指向钱惟演。这是在挑拨离间,转移视线?还是想借刀杀人,搅乱局面?

赵令渊心中冷笑,面上却故作沉思,指节轻轻敲着桌面:“竟有此事?钱大人,你可曾听闻?”

钱惟演吓得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急忙辩白,声音都带了颤音:“绝无此事!下官对此等匪类深恶痛绝,恨不能食肉寝皮,岂会与之勾结!大人明鉴!这……这定是有人污蔑!恶意中伤!”他急得面红耳赤,恨恨地瞪了乌记掌柜一眼,却又不敢太过明显。

乌记掌柜却恍若未见,悠然品茶,嘴角噙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微妙弧度,仿佛欣赏着一出与己无关的好戏。

这场会面,就在这看似平和、实则暗藏机锋的氛围中结束。送走乌记掌柜,钱惟演几乎是瘫坐在椅子上,官袍后背已被冷汗浸湿一片,喃喃道:“大人……这……”

“钱大人不必惊慌。”赵令渊淡淡道,递过一杯新沏的热茶,“清者自清。只是这市舶司内部,或许真该好好清查一番了,也好还大人一个清白,堵住那悠悠众口。”

他心中明了,乌记掌柜今日前来,示好是假,示威、搅混水是真。他们似乎并不怕查,甚至有意引导调查方向,其背后倚仗必定极大,方才如此有恃无恐。而那“监守自盗”的传言,也未必全是空穴来风,这市舶司的水,看来比想象得更深。

是夜,月隐星稀,海风带着咸腥气涌入窗棂。赵令渊独自在灯下复盘日间所获。星槎碎片、鬼眼茶、乌记钱庄、京师资金、市舶司内鬼、潜蛟帮、归墟之眼……这一切背后,仿佛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在操控,织就一张大网,笼罩在明州港上空。

忽然,窗棂再次被轻轻叩响,声音极轻,却清晰可闻。这次并非弩箭,而是一枚被极细丝线系着、从屋檐悄然垂下的小巧海螺。海螺洁白如玉,在昏暗灯光下泛着柔和光泽,散发着淡淡的海洋气息。

赵令渊心神一凛,悄步至窗边,推开窗户,解下那枚海螺。海螺入手微凉,异常精致。他将其放在耳边,凝神细听。海螺中竟传来一个经过伪装的、模糊不清的女子声音,语速极快,带着一丝急促:

“乌尾船,三日后子时,借东南风,运茶入海,目的地……**海核心……碎片不止一块……小心……‘海祭’……”

声音到此,戛然而止,仿佛被强行切断。

随即,赵令渊掌中的海螺微微一震,竟无声无息地化作细腻的白色粉末,从他指缝间簌簌流散,消失无踪,不留半点痕迹。

赵令渊心中巨震,蓦然握紧手掌,却只抓住一把空气。三日后的子时!运茶入海!**海核心!碎片不止一块!还有……那令人不寒而栗的“海祭”?

那个送信的神秘人再次示警,并且提供了极其关键的行动时间和目标!她究竟是谁?是敌是友?为何屡次冒险相助?其消息来源又是什么?为何每次传信都如此诡秘,不留痕迹?

时间陡然紧迫起来。必须在他们行动之前,查明真相,阻止这场危险的“海祭”!

他立刻唤来兰澈、苏砚青与澜澈。烛光将四人的身影投在墙上,晃动如魅。

四人密议至东方既白,一个利用官府、市舶司内部可能存在的不同势力、以及那神秘送信人提供的线索,借力打力、险中求胜的计划,逐渐成形。

东海之上,乌云渐聚,最大的风暴,似乎即将来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