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宋茶事案 > 第16章 刺桐港迷雾重重

大宋茶事案 第16章 刺桐港迷雾重重

作者:仙鹤一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04:14:03

崇宁四年的初夏,泉州港的晨雾总带着咸腥的海风与**、没药、胡椒等各种香料混杂的奇异气息,氤氲在码头石阶与帆樯之间,缠绕不去。

赵令渊一袭青衫立于岸边,远望桅杆如林、千帆竞发的盛况,耳边充盈着阿拉伯语、占城语和闽南话交织的叫卖声、还价声,搬运工赤膊扛着沉甸甸的货箱穿梭如蚁,号子声与汗气一同蒸腾在潮湿的空气里。

这里是宋王朝的海上命脉,万商云集,货通四海,也是鬼茶谜团延伸向海外的重要线索所在。

三日前抵达泉州时,市舶司提举王师闵亲自相迎。

这位与童贯有姻亲关系的官员,面白微须,眼带精光,身着簇新官袍,表现得异常热情,安排他们住进市舶司后院最好的客舍,窗明几净,推窗可见碧海白帆,却总在言谈间不经意试探赵令渊南下的真正目的,语带机锋,如钓鱼投饵,每每话中有话。

“泉州港每日往来商船数百,蕃舶云集,赵大人所要查的碎玉盏仿品,实在是大海捞针啊。”王师闵捧起德化白瓷茶盏,用盏盖轻拨浮叶,状若无意地道,指尖轻叩盏身,发出清越响声,“不过下官听说,大人精于茶道,近日恰有批暹罗来的新茶,风味独特,可否请您品鉴一番,指点一二?”

赵令渊心知这是试探,面上不动声色,含笑应下。

品茶时,他准确说出了茶叶采摘时节和制作工艺的几处细微瑕疵,却对茶汤中极细微的异常香气故作不知——那正是鬼茶特有的曼陀罗气息,隐在暹罗茶的焦香之后,如毒蛇潜行,淡而诡谲。

是夜,月隐星沉,浓云蔽空。

兰澈换上一身夜行衣,悄无声息地潜入港区货栈。

凭借长期练就的潜行本领,她如狸猫般轻盈地躲过三波巡夜守卫,衣角掠风无声,足尖点地无痕。

在最深处的丙字号库房,她发现了异常:这里守卫格外森严,四人持刀立于门外,目光炯炯,且库房地面有明显拖重物的新鲜痕迹,新痕压旧痕,纵横交错。

她冒险从高处的气窗潜入,身形纤巧如燕,点地无声。

里面堆放的竟是标注着“景德镇瓷器”的木箱,开箱一看,却是岭南蕉叶茶!茶香混着霉气扑面而来,浓烈得令人窒息。

更让她心惊的是,在库房角落一个隐蔽处,她找到一个巧妙隐藏在货架底部凹槽中的暗格。

里面藏着数本账册。

借窗外漏进的微弱月光细看,竟是记录着三年来通过市舶司向海外贩卖“药茶”的明细,数量惊人,经手人签名处赫然盖着王师闵的私印!

朱砂印色殷红如血,刺人眼目。

就在她准备退出时,门外忽然传来脚步声和钥匙声响。

兰澈急中生智,翻身上梁,屏息隐于阴影中。

竟是王师闵带着两个身着锦袍的阿拉伯商人进来验货!

油灯摇曳,拖长人影,如鬼魅舞于壁。

“这批货到麻逸国后,自有专人接应。”王师闵低声道,语带谨慎,“记住,船过七洲洋时务必换旗,遇官船检查就说是遇风浪漂流的遣宋船。”

一个商人用生硬的汉语问:“那批特殊的‘礼品茶’可准备好了?麻逸国王指定要的,价钱好商量。”

王师闵轻笑,笑声低哑如夜枭:“早备好了。加了双份料,保准喝一次就再也离不了,教那国王对我们大宋茶道死心塌地。”

兰澈在梁上听得心惊,不料呼吸稍重,竟被王师闵察觉:“谁在上面?”声骤冷,手已按在刀柄上。

危急时刻,库外突然响起急促锣声:“走水了!丁字号库走水了!”人声鼎沸,脚步杂乱,远处隐约可见红光跃动。

趁众人慌乱冲出,兰澈迅速脱身,如一片落叶飘出货栈。回到客舍仔细检视,才发现袖口不知何时沾了些许红色粉末,闻之有刺鼻气味,似硫似汞,经久不散。

赵令渊见到粉末后神色凝重,取少许置于灯下细观:“这是丹砂矿粉,质地纯正,泉州并不产此物。”

粉中闪细碎晶光,映着灯火如星点闪烁,“《诸蕃志》载,麻逸国以东有岛产朱砂,其民多以采砂为生,视为神明恩赐。”

语罢,目露思忖,如见迷雾中一线微光。

次日,赵令渊借口考察海外茶市,请王师闵带路参观蕃坊。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异域货物堆积如山,香料气息浓烈扑鼻,令人目眩。

在波斯商人拉希德的店铺里,他果然发现了仿制碎玉盏,白釉润泽,胎体轻薄,底款“陆羽”二字竟是用犀角粉勾勒,在灯光下隐隐发光,如星点暗藏,非细察不能辨。

“这是三佛齐来的货。”拉希德操着流利的汉语,卷须颤动,眼神精明,“客人好眼力,这批茶具是一个月前海难漂来的货,据说原船要往日本国,可惜了上好的瓷器。”言罢眼珠微转,似有未尽之语。

赵令渊把玩茶盏,指腹摩挲釉面,发现纹理竟与陆羽墓中石碑的刻痕极为相似,如出一辙,绝非偶然。

他故作随意地问:“可还有配套的茶壶?若能凑成一套,价钱好说。”

拉希德摇头,却从柜台下取出一只破损的漆盒:“只有这个盒子是一起的,可惜被水泡坏了,放着也是占地方。”

盒面彩绘剥落,露出灰白木胎,看上去确实不起眼。

漆盒内衬的锦缎上,隐约可见墨迹,似字似图,模糊难辨。

赵令渊以买下所有碎玉盏为条件,要走了这个“不值钱”的破盒子。

拉希德眉开眼笑,连声道谢,忙不迭地打包瓷器。

回到客舍,赵令渊用松烟墨小心拓印锦缎纹理,轻扑慢刷,墨色渐渗,竟显现出一幅精细海图!

图上标注着数个岛屿,曲线蜿蜒如蛇行,其中一个画着茶盏图案的,正在麻逸国以东,墨点深重,似有玄机,旁有细小注文,墨淡如烟,需仔细辨认。

当晚,苏砚青风尘仆仆从岭南赶来汇合,带来重要消息:蕉叶茶配方失窃前,曾有一个泉州商队到过茶园,行迹可疑。而商队首领,竟是王师闵的妻弟!此人面有疤,左目微眇,极易辨认,在泉州商界却颇有势力。

“还有更奇怪的。”苏砚青从行囊中取出一包茶叶,神色肃然,“我设法混进那个商队留下的货栈,在角落发现了这个。”茶包沉沉,触手微凉,透着诡异。

茶叶形似龙井,却泛着诡异的金属光泽,指捻有沙砾感。

赵令渊取少许冲泡,茶汤竟呈琥珀色,冷却后析出细小的金色结晶,沉于盏底,如碎金闪烁,异乎寻常。

“这不是茶。”赵令渊沉声道,目注结晶,面色渐凝,“是某种矿物提炼物,《本草拾遗》中称其为‘茶石’,产于南洋火山岛,少量可提神,过量则致幻,久服成瘾。”语声低沉,如敲警钟,在静夜中格外清晰。

谜团愈发复杂,如雾锁重楼。三人连夜研究海图,灯花爆了又结,映得人面忽明忽暗。发现标注茶盏图案的岛屿旁还有小字注释,墨淡如烟:“青龙三年,葛洪曾在此炼丹”。字迹古朴,似有深意。

“葛洪?”兰澈诧异,挑眉问道,“那不是东晋的炼丹家吗?着有《抱朴子》的葛仙公?”言罢蹙眉,似难置信。

赵令渊若有所思,指尖点图:“传说葛洪晚年泛海求仙,曾到过南海诸岛,不知所终。若此岛真有其炼丹遗迹,或许与鬼茶的源头有关。”指尖落处,正是那茶盏图案,如点中棋局要害。

就在他们准备深入调查时,市舶司突然戒严——一艘来自麻逸国的贡船失踪七日后,竟自行漂回泉州港,船上人员全部死亡,尸体呈现诡异的微笑表情,货舱中装满各种精美茶具,却唯独少了船长日志。

海风卷来尸臭,混着浓郁茶香,闻之欲呕,诡异非常。

王师闵下令严密封锁消息,但赵令渊通过周邦彦的旧友——泉州通判林知章,得以暗中登船查验。

船板吱呀,如泣如诉,每一步都踏在死亡的气息上。

在船长室一个隐蔽的暗格里,他们找到半页烧残的日志,纸缘焦黑,字迹潦草:“……岛上有会发光的茶树,饮其叶可见鬼神……国王欲独占神茶,派兵驱逐我等……葛仙公显灵……”

墨迹慌乱,似仓促写成,临终绝笔。

日志最后是一串古怪符号,林知章认出是古闽越族的祭祀文字,译作汉语是:“茶魔苏醒之地”。六字如针,刺人心魄,寒意顿生。

当晚,赵令渊独自在客舍研究那半页日志,灯下细观,试图破解更多线索。

忽闻窗外异响,似有人轻叩。

推开窗,见一道黑影迅速消失在街角,如鬼似魅,窗台上放着一只粗陶罐,罐中装满泛着磷光的泥土,蓝绿闪烁,诡异莫名,土中埋着一片干枯的茶叶——形状如舟,叶脉血红,触之阴冷,绝非寻常之物。

陶罐底部刻着四个字:“速离泉州”。

刀痕深峻,力透罐底,似含急切警告。

赵令渊凝视着这片从未见过的茶叶,心中波澜起伏,万千思绪如潮涌。

鬼茶之谜似乎不仅关乎朝堂争斗,更与海外仙岛、上古传说纠缠在一起,深不可测。

而泉州的迷雾之下,显然有不止一股势力在暗中角逐,如群鲨环伺,暗流汹涌,杀机四伏。

他取出那枚从陆羽墓中带出的醒梦草种子,其色莹白,状如米粒。

轻轻放在那磷光土上。奇异之事发生——种子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芽,抽出银白色的细茎,茎顶绽出微光,如星落凡尘,与陶罐磷光交相辉映,神秘莫测。

窗外,海风带来远方的潮声,一阵急似一阵,仿佛有什么巨大的秘密正在海平线那边缓缓苏醒,即将破浪而来,将这繁华港口卷入更深的风暴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