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逆转的朱砂 > 第14章 博览会开幕,四海之音

逆转的朱砂 第14章 博览会开幕,四海之音

作者:青舟渡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6 04:03:53

王氏府邸的烛火暗下去时,鸿胪寺的灯却亮到了天明。林晚意铺开一张描金请柬,笔尖悬在“万国博览会”五个字上,忽然抬头问萧彻:“你说,让孩子们也来掌事,如何?”

萧彻正看着阿木送来的“万国度量对照尺”,闻言笑了:“阿木的账算得比户部老吏还精,古丽雅的绣品能当通关文牒,小石头的画比舆图还明白——他们本就是最好的‘使者’。”

三日后,一张烫金请柬送到了西市:“特邀阿木、古丽雅、小石头共襄盛举,筹备万国博览会。”

阿木拿着请柬时,指尖在“贸易展区统筹”几个字上反复摩挲。他想起波斯商队的琉璃盏、大食商人的香料秤、东瀛使者的漆器盒,忽然在账本上画了个格子:“得按物产分类,设‘织物区’‘器物区’‘食材区’,每个区配三种尺子——中原的、西域的、大食的,省得又起争执。”

古丽雅的绣坊里,各色丝线堆成了小山。她接到的任务是绣制博览会的“压轴展品”,林晚意只说了句:“要让每个国度的人,都能在上面看见自己的家。”

夜里,她铺开三丈长的中原丝绸,在月光下比划。波斯的藤蔓该往哪个方向缠?大食的星月该绣在左上角还是右下角?东瀛的樱花要和中原的梅花挨在一起吗?她忽然想起萨珊商队的女儿说过:“我阿娘的头巾上,总绣着长安的桥和波斯的河。”

“有了。”古丽雅挑出一支银线,在丝绸中央绣了朵花——花瓣是中原牡丹的圆润,花心嵌着波斯的金线太阳纹,花茎缠着东瀛的樱花枝,花叶边缘缀着大食的星月图案。她给这朵花起了个名字:“同心花”。

小石头的任务更有趣:要画一幅《天下疆域图》,挂在博览会主厅。他带着画架跑遍了长安的使馆区,波斯使者教他画沙漠里的驼队,东瀛遣唐使给他讲海岛上的神社,突厥商人用手指在沙地上比划草原的轮廓。

“这里不对。”阿木路过时,指着画里的“葱岭”,“你把它画成直的了,其实它像道弯弯曲曲的眉毛,一边挑着中原,一边挑着西域。”小石头赶紧改了,笔尖在纸上蹭出沙沙声,像在给大地描眉。

筹备期间,太原王氏的人并没闲着。他们暗中散播谣言,说博览会是“劳民伤财,引狼入室”,还派人偷偷在古丽雅的丝线里掺了易褪色的劣质线——幸好她绣前总习惯先在水里泡一泡,发现丝线掉色时,只淡淡一笑,换了批新线:“想让同心花褪色?没那么容易。”

阿木则在核对展品清单时,发现王氏旗下的商铺故意压低了西域药材的价格,想让外国商人觉得“中原不尊重他们的物产”。他立刻在清单旁附了张“成本核算表”,用大红笔标出来:“按市价上浮一成,方显诚意”,还特意请了几位胡商耆老来作证,堵住了悠悠众口。

博览会开幕前一日,三人在主厅碰头。阿木的展区牌已经立好,每个牌子上都刻着三种文字的说明;古丽雅的“万国同心绣”被绷在紫檀木架上,银线绣的同心花在灯下闪着柔光;小石头的《天下疆域图》刚挂好,最后一笔是他添的——在长安的位置画了个小小的笑脸。

“明天会来很多人吧?”小石头仰着头,看着空荡荡的大厅,想象着各国使者齐聚的样子。

古丽雅摸了摸他的头:“会的。他们会指着同心花说‘这是我们的花’,其实啊,这是大家的花。”

阿木望着窗外的月亮,忽然想起林晚意说的“互派学子”计划:“等博览会结束,我想跟波斯商队去看看他们的算学书。”

“那我跟东瀛的绣娘学染布。”古丽雅眼睛亮了,“她们能用苏木染出像晚霞一样的红。”

小石头举着画笔嚷嚷:“我要跟着驼队去西域,画真正的胡杨林!”

月光透过窗棂,照在“同心花”上,银线的影子投在地上,像无数根连在一起的线。他们还不知道,这幅绣品、这张地图、这本账册,会在明日的晨光里,让来自四海的人明白:天下再大,也大不过一颗愿意靠近的心。

而太原王氏府邸的阴影里,王敬之看着密探送来的博览会布置图,捏碎了手里的茶盏。他没看到,那些试图阻挠的小动作,反倒像给同心花的花茎添了肥料,让它长得更挺拔了。

天刚蒙蒙亮,长安西市的大门就被“吱呀”一声推开。波斯商队的驼铃率先打破寂静,领队的老商人拍了拍骆驼的脖子:“走快点,别误了开场。”驼背上的琉璃器皿在晨光里闪着彩光,像驮了一背的星星。

阿木站在展区入口,核对最后一遍清单。西域的香料区,胡椒、**、没药按“中原秤”“波斯秤”“大食秤”三种刻度摆好,旁边立着的木牌上,阿木用红笔写着:“同物同价,轻重自知”。刚写完,就见东瀛的遣唐使带着弟子走来,指着香料问:“这些能按我们的‘尺贯法’换算吗?”阿木笑着递过一把刻着东瀛刻度的小秤:“早备好了,您亲自称称看。”

古丽雅的“万国同心绣”前围了第一批观众——一群穿着吐蕃服饰的少女。她们摸着绣品上的樱花图案,惊喜地用生硬的汉话喊:“这是我们的花!”古丽雅笑着掀起绣品的一角,露出背面用吐蕃文绣的“相聚”二字:“不仅有樱花,还有你们的文字呢。”少女们立刻叽叽喳喳围上来,要学这“能藏字的绣法”。

小石头的《天下疆域图》前更热闹。大食商人用手杖点着图上的红海:“这里该画艘船!我们的船常从这儿过。”说着,他从行囊里掏出块墨石,递给小石头:“添上吧,就像我们的船常载着你们的丝绸一样,画也要‘载’着我们的故事。”小石头踮起脚,在红海添了艘扬起白帆的船,引得周围人一阵喝彩。

正午时分,林晚意带着几位老臣走来。她看着阿木账本上清晰的“互易记录”(中原的茶换西域的玉,东瀛的纸换吐蕃的羊毛),又看了看古丽雅被各国女子围住请教绣法的场景,最后停在小石头的地图前——图上的“葱岭”被画成了弯月形,旁边还多了行小字:“此山不高,隔不开人心”。

“看来,你们比我想的更懂‘同心’啊。”林晚意轻声说。

阿木挠挠头:“是大家愿意靠近嘛。就像这香料,你觉得香,我也觉得香,自然能放在一起。”

古丽雅补充道:“就像绣线,颜色不同,拧在一起才好看呀。”

小石头举着刚画的骆驼:“我还要画一幅《万国旅人图》,把今天的笑脸都画下来!”

这时,太原王氏的人也混在人群里,本想找些“混乱”的证据,却只看到:胡商帮中原小贩抬重物,吐蕃少女教汉女编羊毛,东瀛使者和波斯商人用手比划着讨价还价,笑出的皱纹里都带着暖意。其中一个老仆叹了口气,悄悄把准备好的“投诉信”藏回袖中——他忽然觉得,比起“规矩”,这样的热闹更让人舒心。

夕阳西下时,博览会的第一笔“跨国交易”诞生了:吐蕃的羊毛换了中原的茶饼,波斯的琉璃换了东瀛的漆器。阿木在账本上写下:“互易两利,心更近矣”,笔尖落下时,仿佛能听见四海的风,都在为这一句轻轻鼓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