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逆转的朱砂 > 第18章 晨光里的算盘声

逆转的朱砂 第18章 晨光里的算盘声

作者:青舟渡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6 04:03:53

天刚蒙蒙亮,太学的晨钟还没敲响,古丽娅已经在院角支起了小桌。她从布包里翻出母亲给的木框绷子,把素白的帕子固定好,指尖拈着彩线在布上穿梭——昨夜想了半宿,她决定先绣最简单的葡萄藤纹样,藤蔓要缠七圈,每圈都藏着个小小的“西”字,那是家乡的方向。

“绣得真密。”阿木端着水盆经过,看见帕子上已经爬满了半架青藤,水珠顺着他的袖口滴在地上,晕出小小的湿痕,“要不要试试用长安的缠枝纹打底?昨天书铺掌柜说,这样更能卖上价。”

古丽娅抬眸时,晨光正好落在她睫毛上,像落了层金粉:“我娘说,做生意得留个念想。你看这葡萄粒,我用了家乡的胭脂石磨成粉染线,在太阳底下能看出点红棕色——懂的人自然懂。”她指尖忽然一顿,线尾打了个巧妙的结,“就像你算账总在最后一位多留个零头,不是算错了,是给回头客留的余地,对吧?”

阿木的耳尖有点热,转身往厨房走:“水开了,煮点粥?”

灶房里很快飘出米香。小石头抱着算盘蹲在灶台边,噼里啪啦打得正欢。他面前摊着张纸,上面歪歪扭扭写着“成本账”:素帕三十文一匹(裁十二张)、彩线十五文一束、绣工两时辰(值十文)……算到最后,他忽然拍了下大腿:“不对!阿木哥说的脚夫费忘加了!”

“加在‘杂费’里就行。”阿木往锅里撒了把葡萄干,那是古丽娅带来的,晒干了还带着点沙粒感,“别算太细,咱们刚开始,得让人家觉得占了点便宜。”他用木勺搅了搅粥,热气腾得满脸都是,“比如买三张帕子送半串葡萄干,家乡的东西,长安人稀罕。”

小石头的算盘声慢了下来,手指在算珠上犹豫着:“可……可葡萄干也是钱买的啊。”

“账不是这么算的。”古丽娅抱着绷子走进来,帕子上的葡萄藤已经爬到了角落,“你看那些长安商号,不都爱搞‘买三送一’?送的那点东西,是让人家记着你的好。”她把帕子往绳上一挂,晨光透过藤蔓的纹路,在墙上投下细碎的影子,“就像我娘总在卖的地毯边角料里,多塞一小块羊毛——不是为了赚多少钱,是让人家知道,这东西来自实实在在的地方。”

粥沸了,阿木赶紧掀开锅盖,蒸汽“轰”地涌上来,模糊了三人的脸。小石头忽然指着窗外笑了:“你们看!昨天那几个女学子又来了!”

院门口果然站着三个穿襦裙的姑娘,手里捏着铜板,眼睛直勾勾盯着绳上的帕子。古丽娅的脸一下子红了,往阿木身后躲了躲。阿木把粥盛进粗瓷碗,推了她一把:“去啊,跟她们说说你的葡萄藤。”

第一个帕子卖了十五文,比预想的多三文。姑娘临走时摸着帕子说:“这线色真特别,像西域的日落。”古丽娅愣了愣,忽然追上去塞了把葡萄干:“送……送你的,配茶吃。”

等姑娘们走了,小石头扒着算盘珠子笑:“赚了赚了!除去成本,净赚六文!”阿木没说话,只是把那十五文钱小心地压在灶台上的瓦罐下,罐底已经有了十几枚零散的铜钱,都是这几天攒的。

古丽娅重新坐到院角,指尖的彩线又开始游走。晨光爬过她的肩头,把葡萄藤的影子拉得老长,缠缠绕绕,像极了家乡的河,也像此刻慢慢盘在异乡土地上的根。

远处的晨钟终于响了,太学的读书声漫过墙来,和着算盘声、针线穿过布面的“沙沙”声,还有粥锅里偶尔溅出的“咕嘟”声,揉成了团暖烘烘的气,在晨光里慢慢飘散开。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在账本上投下方格状的光斑。小石头趴在案前,手指在算珠上拨来拨去,眉头拧得像个疙瘩。账页上记着这几日的收入:卖了七张葡萄帕,赚了四十二文;帮隔壁书铺捆书,得了十五文;还有古丽娅绣的三对枕套,被一位夫人以高价买走,算下来净赚六十七文。

“阿木哥,你看这里对不对?”他把账本推过去,指尖点在“枕套”那一行,“夫人给了二百文,除去布料和丝线,我算的是赚六十七,可古丽娅说应该是七十一……”

阿木接过账本,指尖划过数字,忽然笑了:“你把丝线的钱多算了四文。”他指着“靛蓝丝线”那一项,“这捆线是上次商队送的,没花钱,你咋还记上成本了?”

小石头“啊”了一声,赶紧用朱笔涂改,笔尖在纸上蹭出小小的墨团。“光顾着算新账,把这个忘了。”他吐了吐舌头,“古丽娅姐肯定要笑我了。”

“笑你才好,”古丽娅端着洗好的葡萄干走进来,放在桌上,“让你下次算账前先看看‘旧物登记本’。”她拿起账本翻了翻,忽然指着页脚空白处,“这里太空了,咱们画个小标记吧?比如赚了钱就画个向上的箭头,亏了就画个向下的,这样一眼就能看清。”

阿木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他拿起笔,在“葡萄帕”那行末尾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箭头,笔尖顿了顿,又添了片小小的葡萄叶,“这样更像咱们的生意了。”

小石头立刻有样学样,在枕套那行画了个更夸张的箭头,箭头尖上还画了颗星星:“这个表示‘大赚’!”

三人凑在账本前,你一笔我一划地添着符号:阿木画的箭头总带着点硬朗的棱角,像他劈柴时的斧子;古丽娅的箭头末尾总拖着细细的线,像她绣线的尾穗;小石头的箭头则歪歪扭扭,却在旁边画满了小太阳,说“赚钱的日子都是晴天”。

正画得热闹,院门口传来“咚咚”的敲门声。小石头跑去开门,只见昨天买帕子的姑娘站在门口,手里捧着个锦盒,脸颊红扑扑的:“我……我想再订十张帕子,要绣满葡萄的那种。”她递过锦盒,“这是定金,我娘说,这么特别的纹样,送亲戚正合适。”

锦盒里装着一串银珠子,阳光下闪得人睁不开眼。古丽娅吓得往后缩了缩,阿木赶紧摆手:“姑娘客气了,定金不用这么贵重,几文铜钱就够。”

姑娘却把锦盒往他手里塞:“我娘说了,好东西就该值好价钱。”她瞟了眼屋里的账本,看见那些奇奇怪怪的符号,忍不住笑了,“你们记账的样子真有趣,不像别的商号,冷冰冰的全是数字。”

送走姑娘后,古丽娅摸着锦盒上的花纹,小声说:“这太贵重了,要不……咱们多送她两张帕子吧?”

“送三张。”阿木打开锦盒,取出银珠子放在秤上称了称,眼睛瞪得溜圆,“我的天,这能买两匹好布了!”他拿起笔,在账本上画了个巨大的箭头,箭头顶端画了个沉甸甸的银元宝,“今天这账,得记成‘特大赚’!”

小石头趴在旁边,飞快地算着:“十张帕子要绣三天,丝线得再买两捆,还要找王婶帮忙裁布……”他的算珠打得“噼里啪啦”响,像在唱一首快活的歌。

夕阳把三人的影子拉得老长,账本上的符号越来越多,箭头、葡萄、星星、银元宝挤在一起,像一片长出了嫩芽的田地。古丽娅忽然指着账本最末页,那里还空着大半:“等这本子记满了,咱们就换个更大的,好不好?”

阿木和小石头异口同声地应着,窗外的晚霞正烧得通红,把院子里的晾衣绳都染成了金红色,那些绣了一半的帕子在风里飘荡,像一串串待熟的果子。

谁也没说出口,但心里都清楚,这些歪歪扭扭的符号,正在悄悄编织着一个比账本更大的东西——那是属于他们的,在长安扎根的念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