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逆转的朱砂 > 第5章 稻苗试种见真章 胡汉孩童共耘田

逆转的朱砂 第5章 稻苗试种见真章 胡汉孩童共耘田

作者:青舟渡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6 04:03:53

楼兰绿洲的夏日,太阳像个烧红的铜盘,挂在沙丘顶上,把水渠里的水晒得温吞。沈清辞蹲在新开的水田边,手里捏着一把刚从江南运来的“耐旱籼稻”种,指腹碾过饱满的谷粒,能感觉到里面藏着的韧劲——这是农官们试种了三年才培育出的品种,据说在沙质土里也能扎下根。

“沈先生,这土真能行?”木卡姆大叔扛着锄头走过来,他脚下的沙土泛着浅黄,踩上去簌簌作响。去年种麦子时,这片地还因为“保不住水”被弃了,如今被沈清辞一眼看中,说“最适合试种新稻”,老头心里总打鼓。

沈清辞从水渠里掬起一捧水,混着沙土搓了搓,土粒很快沉淀下去,留下一层细密的黏土:“您看,这土底下藏着黏土,能锁水。咱们筑高田埂,再把水渠挖深些,保准能让稻子喝够水。”他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指着不远处忙碌的人影,“您看孩子们都来了,咱们可不能输给他们。”

田埂上早已热闹起来。学馆的孩子们挎着小竹篮,叽叽喳喳地聚在一块儿。阿木穿着件洗得发白的汉式短褂,是去年沈清辞送的,此刻正指挥着几个胡族少年用木铲平整田垄;灵儿梳着双丫髻,发绳是阿依古丽公主送的胡麻线,她领着汉家小姑娘蹲在竹筐旁,往稻种里掺草木灰,动作轻柔得像在绣花。

“沈先生说,草木灰能防虫!”灵儿举着沾满灰的小手,给身边的胡族小姑娘看,“我娘在江南种稻时,每年都这么做。”

那小姑娘叫阿依莎,是阿依古丽的表妹,汉语说得还不利索,却用力点头,指着水田边的骆驼刺:“这个……烧了,也能当灰?”

灵儿歪头想了想:“应该能!沈先生说,植物烧成的灰都有用。”两个小姑娘立刻拉着手,跑去薅骆驼刺,裙摆扫过草丛,惊起一串蚂蚱。

沈清辞看着这一幕,笑着对木卡姆说:“您瞧,孩子们哪分什么汉和胡?在他们眼里,能让稻子长好的,就是好法子。”他拿起木铲,在田垄上划出浅沟,“来,咱们把稻种撒在沟里,盖上薄土,再浇点水,就等它发芽了。”

木卡姆半信半疑地跟着学,粗糙的手掌捏着稻种,撒下去时却格外轻,像怕碰疼了它们。胡族少年们见状,也放慢了动作,连最调皮的阿木,都蹲下身把撒歪的种子一颗颗捡回沟里。阳光晒得人脊背发烫,汗珠子滴进土里,洇出一小片深色的印记,却没人喊累——沈清辞说过,这稻子要是种成了,楼兰人冬天就能吃上“不用掺沙子的白米饭”。

晌午时分,阿依古丽公主带着侍女送来凉茶和馕。她穿着一身淡紫色的胡服,裙摆上用金线绣着稻穗图案,是苏织娘教她的新花样。“沈先生,学馆的先生说,孩子们今天的功课都做完了,特意来帮忙的。”她指着田埂上堆着的竹简,“这是他们写的‘禾’字,说要种出比字里画的更饱满的稻子。”

沈清辞拿起竹简,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认真。有个胡族孩子把“禾”字写成了骆驼的样子,旁边还画了个小太阳,底下批注着“长大”。他忍不住笑了:“这字写得好,有大漠的味道。”

阿依古丽蹲在灵儿身边,看她拌稻种:“沈先生,我让织坊的人织了新的麻袋,秋收时就能用来装新米了。”她顿了顿,眼里闪着期待,“等稻子熟了,我能跟商队去江南吗?我想看看那里的稻田,是不是真像书上写的‘接天连叶无穷碧’。”

“当然能。”沈清辞递给她一把稻种,“等你把稻穗的样子织进锦缎里,咱们就带着新米去江南,让那里的人也尝尝楼兰的收成。”

日头偏西时,三亩水田终于播完了种。孩子们脱了鞋,光着脚在水渠里踩水,溅起的水花映着夕阳,像撒了把碎金。阿木举着沾满泥的脚丫子,跟灵儿比谁踩出的水花大;阿依莎摘下头上的野花,插在灵儿的发间,两人顶着满头花草,笑得直不起腰。

木卡姆坐在田埂上,看着孩子们的笑脸,又看看刚播完种的水田,忽然掏出烟袋,往烟锅里塞了把新收的烟草:“沈先生,你说这稻子发芽时,能喊孩子们来看看不?我想让他们知道,日子就像这稻种,埋在土里时不起眼,浇够了水、晒足了太阳,总能长出好模样。”

沈清辞给他点上烟,烟雾在夕阳里慢慢散开:“不光孩子们要来,到时候咱们请羌人首领也来,让他带着青稞种子,咱们一起种。大靖的稻子、楼兰的麦子、羌人的青稞,长在同一片土地上,才叫真热闹。”

晚风掠过绿洲,带着水渠的潮气和远处烤羊肉的香气。孩子们唱着刚学会的江南童谣,调子被胡语的腔调拐得弯弯绕绕,却格外动听。沈清辞望着水田边插着的木牌,上面用汉胡两种文字写着“共耘田”,忽然觉得,这三个字比任何盟约都有分量。

夜里,他坐在油灯下给萧彻写信,笔尖划过信纸,写下:“……楼兰的土虽硬,却能埋下希望;孩子们的花虽杂,却能凑成一首歌。臣仿佛已看到秋收时,胡汉百姓围着谷堆笑,手里捧着的,都是同一种饱满的谷粒……”

信写完,窗外传来阿依古丽教侍女唱汉歌的声音,一句“谁知盘中餐”,被唱得带着大漠的辽阔。沈清辞把信折好,塞进苏织娘绣的锦囊里,忽然想起林晚意说的“种子的力量”——原来真的有一种力量,能让江南的稻子在沙漠扎根,让不同的语言唱出同一支歌。

而这力量,就藏在孩子们踩水的笑声里,藏在木卡姆大叔的烟袋锅里,藏在每一颗埋进土里的稻种里,正慢慢发芽。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