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逆转的朱砂 > 第38章 雪夜里的织声

逆转的朱砂 第38章 雪夜里的织声

作者:青舟渡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6 04:03:53

腊月的雪下得绵密,货栈的窗棂上结着冰花,像谁用银线绣了满窗的浪。古丽雅坐在南洋织机前,脚踩着踏板,织梭在彩色棉纱间穿梭,“咔嗒咔嗒”的声响混着窗外的落雪声,在屋里漫开,像首安静的歌。

“这花纹真像活的,”张婶凑过来看,手指轻轻抚过布面,蓝棉纱织的浪里,红棉纱绣的鱼正在游,“比画的还灵动,长安的商户见了,准得抢着要。”

古丽雅笑着把织梭穿过经线:“阿椰奶奶教的法子,说织浪要跟着心跳的节奏,快了就乱,慢了就板,得像海浪似的,有松有紧。”她指了指织机旁的陶罐,里面是泡着海葡萄叶的水,“织累了喝口这个,脑子就清醒了。”

小石头抱着团白棉纱进来,棉纱上还沾着点雪粒。“这是今天新弹的棉絮,”少年把棉纱放在织机上,鼻尖冻得通红,“李爷爷说,这棉絮弹得比云朵还软,织成布盖着,冬天都不用烧炭盆。”

货栈的柜台后,林老爹正戴着老花镜算账本。算盘珠子打得噼啪响,偶尔停下来,望着门楣上的铜铃发愣。那铃声被雪裹着,听着比平时沉些,像老林船长在远处叹气。

“林老爹,您看这匹布能值多少?”古丽雅举起刚织好的半截布,上面的向日葵开得金灿灿的,花盘里还藏着颗棉桃。老人扶了扶眼镜,仔细看了看:“至少能换三匹长安的丝绸,”他忽然笑了,“我爹要是看见,准得说这是他见过最好的‘山海布’。”

“山海布”——这名字像粒种子,落进大家心里,立刻发了芽。小石头跑去找出笔墨,在布角写下这三个字,歪歪扭扭的,却透着股认真劲儿。“以后咱们的布就叫这名,”他拍着布面,“让人一看就知道,是竹溪村和种子岛一起织的。”

雪停时,王船长的货郎船在码头抛了锚。船工们顶着雪往货栈搬货,其中一箱格外沉,打开一看,是些南洋的染料,红的像珊瑚髓,紫的像海葡萄汁。“阿椰说这些够染半年的棉纱,”王船长搓着冻红的手,“还让我带句话,说种子岛的棉苗长到膝盖高了,等开春就开花。”

古丽雅赶紧把染料收进柜里,每种颜色都贴着张小纸条,记着阿椰奶奶说的调配法子。“等雪化了,就用这些染纱,”她望着窗外的雪,“织成布送回种子岛,让他们知道,竹溪村的冬天,也有南洋的颜色。”

夜里,货栈的灯亮到很晚。古丽雅还在织机前忙碌,张婶和几个妇人帮忙绕线,小石头则在旁边给大家烤红薯,炭火的甜香混着棉纱的暖,在雪夜里酿出股踏实的暖。

林老爹把两本航海日志从梁上取下来,借着灯光翻看。老林船长的字迹在雪光里泛着光,其中一页画着株棉花,旁边写着:“雪落时,棉在纺车;花开时,棉在浪尖。”老人忽然抬头,望着古丽雅织出的“山海布”,眼眶慢慢湿了。

“你看,”他指着那句字,“他早就知道,棉花能走过雪山,飘过海浪,把两个岛的日子,织成一块布。”

织机的“咔嗒”声忽然停了,古丽雅举起刚织好的布,月光透过冰花落在上面,蓝的浪、红的鱼、金的向日葵,都像活了过来。小石头咬了口红薯,忽然说:“这布要是铺在‘棉海号’的甲板上,船就像开在花海里。”

大家都笑起来,笑声震落了檐角的积雪,“簌簌”地落在货栈的石阶上,像给这夜添了串省略号。古丽雅重新踩动踏板,织梭又开始穿梭,这次的节奏里,多了些轻快的调子,像在说:雪会化,花会开,那些藏在布纹里的故事,会跟着春潮,往更远的地方去。

门楣上的铜铃被夜风吹得轻响,和织机声、炭火声、笑声缠在一起,在雪夜里飘得很远,像在给种子岛的人报信:我们在织春天呢,带着你们的颜色。

暮春的风带着花香钻进御书房,案上摊着的奏折边角被吹得轻颤。萧彻放下朱笔,指尖捏着张特殊的笺纸——那是用竹溪村的棉絮混着南洋椰丝制成的,米白色的纸面上,还留着淡淡的棉绒,是林晚意亲手抄录的《海疆图志》选段。

“这纸倒是特别。”他指尖划过纸面,棉绒蹭过皮肤,带着种不同于宣纸的温软。李德全在旁躬身道:“林姑娘说,是用‘棉海号’带回的新棉做的,掺了点种子岛的椰丝,韧性好,还带着点海的味道。”

萧彻眸色微动。上月林晚意随船队去了趟竹溪村,回来时带回的不仅是这棉笺,还有一叠画稿——画里有晒场上雪白的棉堆,有货栈门楣上的铜铃,还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正是二丫),正踮脚给船头的少年(小石头)递布偶。

“她在村里待了七日?”萧彻翻到画稿最后一页,是片望不到头的棉田,田埂上站着个穿粗布衣裳的女子(古丽雅),正往地里撒种子,旁边的男子(阿木)弯腰扶着锄头,两人的影子在夕阳里交叠成一团。

“是,”李德全回话,“林姑娘说,村里的人把向日葵种在了棉田边,说等花开了,就像两地的人隔着海在笑。她还说,‘山海布’已经卖到了暹罗,那边的王妃特意让人捎信,想要定制百匹做夏衣。”

萧彻拿起笔,在棉笺上写下“允”字。墨汁落在棉纸上,晕开的痕迹比宣纸更柔和,像把墨迹裹进了棉絮里。“让工部照着这棉笺的方子,造一批纸出来,”他搁下笔,“赐给各地织造局,就说……是林姑娘的法子。”

正说着,殿外传来环佩轻响。林晚意提着个竹篮走进来,篮里装着些新摘的海葡萄——是她从竹溪村那株海葡萄苗上采的,紫莹莹的像串小玛瑙。“陛下尝尝?”她把篮子放在案上,指尖还沾着点泥土,“阿木说,这果子熟了,就证明海的味道真的在竹溪村长根了。”

萧彻拿起一颗海葡萄,放进嘴里,清甜里带着点咸涩,像把海风含在了舌尖。“暹罗王妃要的‘山海布’,”他看着她,“你打算亲自去监工?”

林晚意点头,眼里闪着光:“我想再去趟种子岛,看看那边的棉苗长得怎么样了。阿椰奶奶托洋流漂来的信说,她们织的椰丝布混了咱们的棉纱,在爪哇卖得极好,我想去学学她们的织法。”

萧彻从抽屉里取出枚玉佩,玉佩上刻着条游龙,龙尾缠着棉藤。“带上这个,”他把玉佩放在她手心,“南洋诸国见了,会给你方便。”

林晚意握紧玉佩,冰凉的玉质里仿佛藏着暖意。她忽然从篮底拿出张画,是她临摹的“棉海号”新船旗——红与蓝的浪花纹里,绣着颗小小的棉桃,棉桃旁边躲着条小龙,正歪头看着导航鱼。

“这是我给船旗加的图案,”她指着小龙,“陛下觉得好看吗?”

萧彻看着画,忽然笑了。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棉笺上,落在海葡萄上,落在两人交叠的手影上。御书房里的墨香、花香、海葡萄的甜香混在一起,像把两个世界的味道,都揉进了这暮春的风里。

“好看,”他说,“等你回来,朕带你去看宫里的棉田——太液池边也种了些,是用你带回来的棉种播的,已经冒出绿芽了。”

林晚意的笑靥在阳光下亮得像颗珍珠,她知道,这趟南洋之行,不仅是为了织布,为了海葡萄,更是为了把御书房的墨香、竹溪村的棉香、种子岛的椰香,都织进同一块布里,让那些隔着山海的牵挂,都能在风里找到回家的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