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逆转的朱砂 > 第15章 夜话农事,春雨里的秧苗

逆转的朱砂 第15章 夜话农事,春雨里的秧苗

作者:青舟渡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6 04:03:53

夜幕像块浸了墨的棉布,缓缓盖在新农社的屋顶上。阿木、古丽雅和小石头围坐在灶膛边,火塘里的柴火噼啪作响,映得每个人脸上都暖融融的。

“竹溪村的土壤偏沙质,种油菜确实合适,”阿木往火里添了根干柴,火星子跳起来,照亮了他手里的农事册子,“但得提前翻地晒垡,把土块敲碎了,不然菜籽扎根浅,长不壮。”

古丽雅正用布条擦拭那支竹哨,闻言抬头道:“我记得上次农匠说,沙土地保不住水,是不是该在田埂边种几行紫穗槐?既能固沙,秋天还能当绿肥。”她指尖缠着刚搓好的麻绳,那是准备给竹溪村的姑娘们做绣绷用的。

小石头趴在灶台上,手里的炭笔在纸上飞快地画着,闻言举起来给他们看:“我画了灌溉渠!从山涧引条水过来,顺着田埂挖小沟,这样浇水就不用挑了。”纸上歪歪扭扭的线条勾勒出溪流、田埂和小小的人影,旁边还写着“省力”两个字。

阿木接过画纸,指尖划过那些稚嫩的线条,眼里带着笑意:“这主意好。不过得让石匠打几个竹节状的水闸,水流大了能挡住,小了能放开,不然冲了田埂就麻烦了。”他顿了顿,看向火塘里跳动的火焰,“等开春,咱们带些石灰过去,帮他们把田埂夯实了。沙土地经不住水泡,用石灰拌黏土糊一层,能耐用好几年。”

“我还想教她们绣水渠的图案,”古丽雅把擦干净的竹哨挂在小石头脖子上,“就用青线绣水流,黄线绣土埂,再缀几颗蓝线的水珠,好看又好记。”

小石头摸着脖子上的竹哨,忽然吹了一声,清脆的声音在夜里格外清亮。“等油菜花开了,我要画一幅《花海哨声图》,”他眼睛亮晶晶的,映着灶火的光,“让竹溪村的少年吹着哨子在前面跑,后面跟着戴花头巾的姑娘们,篮子里装满油菜籽……”

阿木和古丽雅相视而笑,火塘里的柴火渐渐弱下去,只剩下通红的炭火,像一颗颗安静的星子。夜风从窗缝钻进来,带着远处田野的气息,却吹不散灶膛边的暖意。有些约定,不用写在纸上,就像此刻,在柴火的噼啪声里,在细碎的谈话中,已经悄悄长成了沉甸甸的希望。

夜里的雨淅淅沥沥下了半宿,清晨推开窗,空气里满是湿润的泥土香。竹溪村的田埂上已经热闹起来,村民们披着蓑衣、戴着斗笠,正趁着这场春雨移栽秧苗。阿木和古丽雅也跟着加入了队伍,脚踩在软乎乎的田泥里,冰凉的触感从脚底漫上来,倒也清爽。

“这雨来得巧,”竹溪村的老村长拄着拐杖站在田埂边,看着田里忙碌的身影,笑得眼角堆起皱纹,“往年这时候总盼雨,今年倒是省了挑水的力气。”他手里捏着一把稻种,是阿木前阵子带来的新品种,据说抗病性强,产量也高。

阿木正弯腰插着秧苗,动作不算熟练,却很认真。泥水溅到了裤腿上,他也没在意,只是偶尔直起身捶捶腰,望着眼前铺开的水田。田里的水映着灰蒙蒙的天,刚插下去的秧苗像一行行绿色的标点,整齐地排列着,风一吹,轻轻摇晃,像是在和泥土打招呼。

“慢点插,别扎太深,”老村长在田埂上喊,“根须泡在水里就行,太深了闷得慌,长不快。”

古丽雅蹲在田埂边,把捆秧苗的稻草解开,再一把把分好,递给田里的人。她手指纤细,泡在带雨珠的稻草里,倒像是在摆弄什么精巧的绣线。“阿木,你看那几株,是不是歪了?”她指着不远处几株东倒西歪的秧苗,声音被雨丝滤得软软的。

阿木直起身望去,笑着摆手:“没事,它们自己会站稳的。就像村里的孩子,摔几跤才长得结实。”他擦了把脸上的雨水,水珠顺着下颌线往下掉,落在水田里,溅起小小的涟漪。

田埂上,几个孩子正用树枝在泥地上画着什么,嘴里叽叽喳喳地吵着。凑近了听,才知道是在争“谁画的秧苗更直”。小石头蹲在最前面,手里的树枝在泥地里划得飞快,他画的秧苗旁边,还歪歪扭扭画了个小人,举着水壶在浇水,那小人的脑袋上,赫然画着一个小小的竹哨——正是古丽雅给他做的那支。

“你们看!这是阿木哥教的‘宽窄行’!”小石头举着树枝,指着自己画的田垄,得意地喊,“宽行能走水,窄行能聚肥,村长爷爷说这样能多打粮食呢!”

旁边的孩子不服气,梗着脖子说:“我画的才有阿木哥带的新肥料!就是那个袋子上画着太阳的,你看我这秧苗画得壮,叶子都比你的宽!”

孩子们的吵闹声混着雨声,像一串被打湿的铃铛,脆生生的。老村长听着,脸上的皱纹笑得更深了,他转头对阿木说:“你带来的那包‘阳光肥’,村里的年轻人研究了好几天,说要按你教的法子,分批次撒,还说等秋收了,要给新农社送两袋新米当谢礼呢。”

阿木直起腰,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山,雨丝落在他的睫毛上,他却像是没察觉。“其实该谢村里的人,”他笑着说,“愿意试着种新种子、信我们说的法子,这份心才最难得。”他低头继续插秧,手指插进软泥里,把秧苗扶稳的动作,轻得像在怕碰疼了它们。

古丽雅把最后一捆秧苗递完,也挽起裤脚走进了田里。她学得快,插的秧苗又直又匀,像用尺子量过一样。“你看,这样对齐田埂的边,一行行插过去,既好看,以后除草也方便,”她一边插一边说,手里的秧苗在她指尖翻飞,像在跳一支安静的舞,“就像绣绷上的针脚,齐整了才好看,也耐用。”

阿木看着她的动作,忽然笑了:“你这手艺,不去绣坊可惜了,来种庄稼倒是屈才。”

古丽雅也笑,水珠从她的发梢滴下来:“种庄稼和绣花,不都是让日子更像样吗?你看这秧苗,插得齐整,看着心里就敞亮,收的时候也舒心。”

雨渐渐小了,远处的山尖透出一点淡淡的光。田里的秧苗已经插了大半,一行行、一列列,在水田里铺展开来,像一块刚绣好的绿毯子,被雨水洗得发亮。老村长数着田里的秧苗行数,嘴里念念有词,算着今年能多收多少斤。孩子们的画还留在田埂上,被雨水浸得晕开了边,倒像是秧苗真的在泥地里扎了根、发了芽。

阿木和古丽雅并肩站在田埂上,看着眼前的景象。泥水沾了满脚,衣服也湿了大半,可谁都没在意。风带着雨的凉气吹过来,古丽雅裹了裹身上的蓑衣,忽然说:“等秋天稻子黄了,咱们再来,看看这些秧苗能长出多少饱满的稻穗。”

阿木点头,望着田里的秧苗,眼里像落进了光:“会的,它们会好好长的。就像这雨,落在地里,看着凉,其实全是劲儿,都在往根里渗呢。”

远处,孩子们的笑声顺着风飘过来,混着雨声、水声,还有泥土翻涌的气息。那些刚插进田里的秧苗,在雨里轻轻晃着,像在点头应和。春天的故事,从来都藏在这些湿漉漉的细节里——在弯腰插秧的指尖上,在田埂边的泥画里,在你一言我一语的期盼里,悄悄生长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