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逆转的朱砂 > 第31章 春归大地收残局,万象更新启新程

永熙二年的春天,是被江南的稻花香唤醒的。

镇国公府的玉兰树已长得枝繁叶茂,雪白的花瓣落了满地,像铺了层碎雪。林晚意正坐在花下翻看着各地送来的奏报,指尖划过江南六州的收成账册,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新盐法推行一年,江南盐价稳定在每斤十五文,比柳家垄断时低了七成;早稻亩产达三石,比往年增产近半,百姓们自发将新米装成礼盒,托商队送往京城,礼盒上都贴着张红纸,写着“谢陛下恩”。

“在看什么这么高兴?”萧彻从身后走来,手里拿着一封北境的急报,脸上带着同样的笑意,“卫峥的信,说雁门关的江南稻种熟了,亩产虽比江南少些,却也够当地牧民吃半年,蛮族首领特意让人碾了新米,装了十车送来,说要让朕尝尝‘土地里长出来的和平’。”

林晚意接过信纸,卫峥的字迹依旧遒劲,字里行间满是欣喜:“……稻子收割那日,大靖农夫和蛮族牧民一起脱粒,阿古拉捧着新米往萧煜嘴里塞,萧煜呛得直咳嗽,两人滚在谷堆里笑,首领说,这场景,比打赢十场仗都让人踏实……”

正看着,沈清辞带着书局的伙计进了府,身后跟着几个江南来的老农,手里捧着沉甸甸的稻穗。“陛下,娘娘,这是江南最好的‘胭脂稻’,老农们说,要亲自献给您尝尝。”沈清辞笑着解释,“他们还带来了新织的棉布,说是用陛下推广的‘脚踏纺车’织的,比以前快了三成。”

老农们局促地站在花下,捧着稻穗的手微微发颤。为首的老者颤声道:“陛下,草民活了六十岁,从没见过这样的好年成。盐不贵了,粮够吃了,连娃娃都能去学堂认字了……草民们没别的,就想给您磕个头。”说着,就要跪地行礼。

萧彻连忙扶住他,声音温和:“老伯快起,这不是朕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一起种出来的好日子。”他接过稻穗,放在鼻尖轻嗅,一股清甜的香气钻进鼻腔,“这稻子真好,留些种子,明年在京郊也试试种。”

老者连连点头,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包新茶:“这是明前的碧螺春,草民自家炒的,娘娘要是不嫌弃……”

林晚意笑着接过:“多谢老伯,我很喜欢。”她转身对侍女道,“取两匹云锦来,送给老伯和乡亲们,做件新衣裳。”

午后的阳光透过玉兰花瓣,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萧彻和林晚意坐在花下,听沈清辞讲江南的新变化:书局的《农桑要术》卖脱了销,连孩童都能背出“春种一粒粟”;新修的水渠通到了田间,再不怕天旱;最让人意外的是,有蛮族商人跟着商队去了江南,学着开起了皮毛铺,说“江南的丝绸软,草原的皮毛暖,放在一起才好”。

“对了,”沈清辞忽然想起什么,从袖中取出个小木箱,“这是听雪楼的新玉兰籽,周掌柜让我务必亲手交给娘娘。他说,楼后的玉兰树结了满树的籽,明年能种遍江南。”

林晚意打开木箱,饱满的籽实带着淡淡的清香,让她想起在听雪楼的日子。那时她和萧彻蹲在树下埋籽,周明端着茶站在廊下笑,如今想来,那些埋下的不仅是种子,更是对未来的期许。

傍晚时分,秦管家匆匆走来,手里拿着北境的捷报——不是战事,是喜讯:脱脱小王子带着阿古拉,在草原上办了场“同心宴”,大靖的商队和蛮族的部落首领聚在一起,杀了牛羊,煮了新米,发誓“子子孙孙,永不再战”。宴会上,脱脱还念了萧煜教他的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陛下,”秦管家笑着说,“卫将军说,这比任何盟约都管用。”

萧彻将捷报递给林晚意,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释然。夕阳的金辉洒在玉兰树上,花瓣像镀了层金,落在他们的发间、肩头。远处传来萧煜和脱脱的笑声,两个孩子正围着“和平”的小羊羔,商量着给新出生的小羊取名“长安”。

“你看,”萧彻握住林晚意的手,掌心温热,“他们长大了,日子也长大了。”

林晚意点头,望着庭院里那棵新栽的玉兰苗——是用听雪楼的新籽种的,此刻正抽出嫩绿的芽。她忽然明白,第二卷的故事,从来不是结束于柳家覆灭,也不是止于登基大婚,而是终结于这春归大地的时刻:江南的稻穗弯了腰,北境的新米飘了香,孩子们在学馆里读书,商队在关隘间往来,连空气里都浸透着安稳的味道。

夜色渐浓,宫灯次第亮起,映着玉兰花瓣,温柔得像一场梦。萧彻和林晚意并肩站在花下,听着远处传来的更鼓声,沉稳而悠长。

林晚意抬头看他,眼中闪着光,“听说西域的商道还没通,南疆的苗寨还在等新的稻种,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

风拂过玉兰树,落了满地花瓣,像在为这太平的开端,铺就一条通往远方的路。

镇国公府的玉兰树结了果,青绿色的蓇葖果挂在枝头,像一串串小小的灯笼。林晚意摘下一颗,捏在手里轻轻晃了晃,听见里面籽实碰撞的脆响。

“嫂嫂,你看!”萧煜抱着一只小羊羔跑过来,羊羔雪白的毛上沾着草屑,“脱脱送的‘和平’生崽了,我给它取名叫‘长安’!”

林晚意笑着摸了摸羊羔的头,远处传来沈清辞的声音:“娘娘,江南的稻种样本送到了,农官说亩产比去年又增了一成。”

卫峥从北境回来,风尘仆仆地走进院子,手里捧着个羊皮袋:“陛下,蛮族首领让我带新磨的青稞粉,说要请您和娘娘尝尝草原的味道。”

萧煜凑过去闻了闻,皱皱鼻子:“没有江南的米香。”惹得卫峥大笑。

暮色漫进院子时,萧彻提着盏宫灯走出来,灯影落在他脸上,柔和了轮廓。“都围在这儿做什么?晚饭好了。”他看向林晚意,目光落在她手里的玉兰果上,“这籽明年能种出小苗了。”

“嗯,”林晚意把果壳剥开,取出饱满的籽,“打算分给各州县,让他们也种上。”

萧煜举着小羊羔喊:“我要带一棵去学馆,种在窗台上!”

卫峥点头:“北境也种些,让牧民看看,这花不仅好看,籽还能生根发芽。”

沈清辞笑着补充:“江南的书局可以印本《玉兰种植记》,教大家怎么侍弄。”

宫灯的光晕里,几人说着话,玉兰果的籽被小心收进锦袋。林晚意忽然想起刚到京城时,这棵树还只是棵幼苗,如今竟已结果。她抬头看向萧彻,他正望着天边的晚霞,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

风穿过庭院,带来远处学馆的读书声,孩子们在念“四海之内皆兄弟”。玉兰果轻轻晃动,像是在应和。

“该准备明年的事了。”萧彻收回目光,看向众人,“西域的商道该通了,南疆的梯田也该修了,还有……”

“还有我的小羊‘长安’要长大!”萧煜抢着说,引得众人都笑了。

夜色渐深,宫灯的光洒在玉兰树下,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那些曾经的烽烟、算计、争斗,都像落在地上的花瓣,早已融进泥土,滋养出如今的安宁。

(第二卷 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