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逆转的朱砂 > 第6章 江南盐事与旧案余波

逆转的朱砂 第6章 江南盐事与旧案余波

作者:青舟渡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6 04:03:53

船行至江南境内时,恰逢一场春雨。细密的雨丝打在乌篷船的篷布上,发出沙沙的轻响,两岸的绿柳被洗得发亮,垂在水面上,漾起一圈圈涟漪。

林晚意临窗坐着,手里翻着沈氏留下的盐务账册,指尖在“通州盐商王庆”的名字上停住——这人是柳家在江南的主要帮凶,账册里记着他十年前私吞官盐二十万斤,却靠着柳家的势力脱了罪。

“王庆现在还在通州?”她抬头问萧彻,他正站在船头跟船家说话,玄色衣袍被风吹得猎猎作响。

萧彻回身走进舱内,接过账册扫了一眼:“查过了,他现在是江南盐商总会的会长,住在内城的状元楼附近,排场大得很。”他拿起茶杯抿了口,“不过听说他最近日子不好过,柳家倒台后,不少人盯着他这块肥肉。”

林晚意指尖敲着桌面:“沈氏的账册里说,他库房的地窖藏着两批私盐,一批是去年冬天的,另一批……是十六年前没来得及运走的。”

“十六年前的?”萧彻挑眉,“那批盐要是还在,可就是铁证了。”

船靠岸时,雨刚好停了。江南的官员早已在码头等候,为首的江南巡抚赵大人是个红脸膛的中年男人,见了萧彻忙拱手行礼:“七殿下,王妃,一路辛苦!下官已备好了住处,就在秦淮河畔的听雪楼。”

听雪楼果然如萧彻所说,后院种着大片玉兰,只是花期未到,光秃秃的枝桠伸向天空。林晚意看着那些枝桠,忽然想起沈氏信里的话,嘴角忍不住漾起笑意。

安顿下来的第二日,萧彻去巡抚衙门查阅官盐账簿,林晚意则带着墨竹去了通州的集市。她换了身素色布裙,梳着简单的发髻,看起来像个寻常的江南女子。

集市上叫卖声此起彼伏,穿蓝布衫的小贩推着糖葫芦穿梭,卖花姑娘的竹篮里堆着带露的茶花。林晚意走到一个卖盐的摊子前,拿起一包粗盐问:“老板,这盐怎么卖?”

小贩见她面生,上下打量了她一眼:“姑娘是外地来的吧?这盐贵着呢,一百文一包。”

林晚意心里一惊——官盐定价才三十文,这分明是私盐。她不动声色地付了钱,又闲聊道:“怎么这么贵?我听说前几年才五十文呢。”

小贩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这不是王会长把着关口嘛!他说多少就是多少,咱们小老百姓有什么法子?”他往街角的方向努了努嘴,“瞧见没?那几个穿黑衣的,都是他的人,谁敢不卖他的盐,打断腿!”

林晚意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有几个精壮汉子站在巷口,眼神警惕地扫视着来往行人。她谢过小贩,转身往状元楼的方向走,刚拐过街角,就被那几个黑衣汉子拦住了。

“站住!”为首的刀疤脸上下打量她,“你刚才在盐摊前说什么了?”

林晚意心头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我问盐价而已,怎么?买包盐还犯法?”

“少装蒜!”刀疤脸伸手就要抓她的胳膊,“王会长说了,最近有个女的在查盐的事,八成就是你!”

墨竹立刻挡在林晚意身前,从腰间摸出短刀:“敢动我家小姐试试!”

正僵持着,忽然听到有人喊:“王会长来了!”

只见一个肥头大耳的中年男人摇着折扇走来,正是王庆。他看到林晚意,眼睛一亮,色眯眯地笑起来:“哟,这不是七殿下带来的那位美人吗?怎么跑到这儿来了?”

林晚意冷冷地看着他:“王会长倒是消息灵通。”

“那是自然。”王庆得意地晃着扇子,“在江南地界,还没什么事能瞒过我。听说殿下在查私盐?我劝王妃还是别白费力气了,柳家倒了,还有我呢。”他凑近几步,声音油腻,“只要王妃陪我喝杯酒,别说私盐,就算是天上的月亮,我都能给你摘下来。”

话音刚落,就听“啪”的一声,林晚意扬手给了他一记耳光。

王庆捂着脸,不敢置信地瞪着她:“你敢打我?!”

“打你怎么了?”萧彻的声音从巷口传来,带着彻骨的寒意。他不知何时来了,身后跟着巡抚和一队官差,“光天化日之下调戏王妃,王会长的胆子倒是不小。”

王庆看到官差,脸色瞬间惨白,腿一软就跪了下去:“殿下饶命!下官是一时糊涂!”

“糊涂?”萧彻走到林晚意身边,握住她的手查看,见她没受伤才松了口气,随即看向王庆,眼神冰冷,“查抄王宅,搜地窖!”

官差们一拥而上,将王庆和他的手下捆了起来。林晚意在王庆的书房搜到一本密账,上面不仅记着私盐交易,还写着柳家当年如何利用漕运将私盐运往北境,与敌国交易兵器——这竟是柳家通敌的铁证。

地窖里的两批私盐也被搜了出来,十六年前的那批盐早已受潮板结,却依旧能看清上面刻着的官盐印记。

“难怪柳家倒了,你还敢这么嚣张。”林晚意看着密账上的记录,冷笑,“原来藏着通敌的把柄,以为朝廷不敢动你。”

王庆瘫在地上,面如死灰:“我只是个跑腿的……都是柳老夫人让我干的……”

审讯王庆的当晚,听雪楼的后院忽然来了位不速之客。是个穿灰衣的老妇人,手里提着个布包,见到林晚意就跪了下去:“王妃救救我孙儿!”

林晚意扶起她:“老人家起来说,怎么回事?”

老妇人抹着泪打开布包,里面是件小小的虎头鞋:“我是前盐运司主事李大人的奶妈,十六年前李大人揭发柳家私盐,被他们害死了,留下个刚出生的孙儿。王庆抓了我孙儿,逼我盯着巡抚衙门的动静……”

原来李大人是沈氏当年安插在盐运司的人,他被害后,奶妈带着孩子躲在乡下,直到王庆找到她,用孩子要挟她做眼线。

“孩子在哪?”林晚意急问。

“在城郊的破庙里……”

萧彻立刻让人去破庙救人,自己则带着老妇人去巡抚衙门指认王庆的罪行。当老妇人抱着被救回的孩子,在大堂上哭着说出李大人的冤屈时,王庆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将柳家十六年来的盐务黑幕全盘托出。

江南的盐案尘埃落定时,玉兰刚好抽出了新芽。林晚意和萧彻在听雪楼的后院种下了一株玉兰苗,萧彻挥着锄头挖坑,林晚意则把那对“相守”玉佩埋在土里当基肥。

“这样就能长在一起了。”她拍了拍手上的泥土,笑得眉眼弯弯。

萧彻放下锄头,从背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她发顶:“就像我们一样。”

春雨又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打在新栽的玉兰苗上,溅起细小的水花。林晚意望着远处秦淮河上的画舫,忽然明白,沈氏留下的不只是账册和玉佩,更是一份“守”的信念——守着真相,守着民心,守着那些不该被遗忘的名字。

离开江南的前一天,林晚意去了李大人的坟前。老妇人已经带着孩子回了乡下,临走前给了她一张李大人的画像,画中男子眉眼清正,正对着她微微含笑。

“李大人,安息吧。”林晚意将画像焚在坟前,“您守护的江南,如今很好。”

船再次启航时,两岸的玉兰枝桠在风中轻摇,像是在挥手送别。林晚意靠在萧彻肩头,看着账册上被圈掉的最后一个名字,轻声道:“还有最后一个。”

萧彻握住她的手,指尖划过账册末尾那个模糊的“柳”字——那是柳家最后一个隐藏的据点,在极北的苦寒之地。

“冬天再去吧。”他低声说,“那里太冷,等雪化了。”

林晚意点头,抬头望向船头的方向。阳光穿过雨雾,在水面上投下一片金光,仿佛铺就了一条通往远方的路。这条路或许还有荆棘,或许还有迷雾,但只要两人握着的手不松开,就一定能走到尽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